“沪杭高铁二线”有新进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日前发布的消息,国家发改委近日已批复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线路长约223.8公里,总投资约670.97亿元。
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意味着这条新高铁拿到了“准生证”,标志着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关键进展,距离开工建设又近了一步。
*** 息显示,新沪杭高铁全线设9座车站,其中新建奉贤、上海金山、平湖市、临平北4座,改扩建四团、嘉兴南、桐乡、杭州西4座,利用上海东站1座。
这是继2010年开通的沪杭高铁(沪昆高铁沪杭段)后,上海与杭州这两座超大城市之间的第二条直连高速铁路。正如批复指出的,项目建设对提升沪杭运输通道能力,支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图均为 杭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图
为何要有“沪杭高铁二线”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沪杭高铁的规划建设已历时多年,早在2019年就被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并被列为国家“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涉铁项目。此次取得的最新进展,并不让人意外。因为今年6月,在南京举办的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它就被列入第二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
这条新高铁可谓让沪杭两地民众期待已久。因为现有沪杭高铁作为长三角最繁忙的线路之一,早已呈现出运力饱和的态势。
高峰时期,沪杭高铁最短间隔3分钟就有一趟高铁开出,实现了“高铁公交化运行”,但在庞大的商旅和通勤需求面前,仍然经常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沪杭高铁二线的建设,正是对这一迫切需求的直接回应。
正因为沪杭之间的巨大客流通行需求,一些新的设想也在催生。如在今年初,《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开稿)中就明确提到“预控上海方向超高速铁路建设空间”。显然,相比长远规划的超高速铁路,最新获批的“沪杭高铁二线”,是眼下更好满足沪杭两地民众出行需求最为现实的方案。
事实上,即便是相较于其他一些地方的高铁建设可能具有的“超前性”,新沪杭高铁也体现出了更多满足于当下需求的特点。 *** 息显示,该线路开通后,杭州西站至上海东站将实现40分钟直达,这不仅将为沿线乘客的出行提供更多选择,也将进一步缩短两地的高铁通行时间,有效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高效流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沪杭高铁将为三座城市带来积极影响
新沪杭高铁共串联起上海、嘉兴、杭州三座城市,不仅织密城与城之间的联系,也将对沿线城市及其不同区域产生多层次的积极影响。
对上海而言,这条高铁将进一步强化其作为长三角龙头的辐射能力。线路东端终点位于上海东站,这将为上海东站与浦东机场联合打造集航空、国铁、市域铁路、城市轨道等交通功能,以及站场城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提供坚实支撑。
*** 息显示,东方枢纽上海东站计划于2027年7月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建成后将助力上海形成“西有虹桥枢纽、东有东方枢纽”的格局,成为连接长三角与全球的世界级交通枢纽,并推动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沪杭高铁开通后,将使得东方枢纽的能级和辐射力进一步提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沪杭高铁二线”还将强化上海西向辐射,肩负着连接上海浦东尤其是临港新片区与嘉兴、杭州等地区的城际客流运输任务。这将为临港片区补上陆路交通短板,提升与上海其他区域乃至长三角其他地区的联系效率,从而加速人才、产业等要素的聚集。
对嘉兴来说,这更可能是一个改变城市命运的机遇。“沪杭高铁二线”将直接增进嘉兴与杭州、上海这两座超大城市的联系。此外,再叠加正在建设中的通苏嘉甬高铁,未来嘉兴将成为连接长三角数座万亿城市之间的超级高铁枢纽。值得注意的是,嘉兴很早就被赋予当好接轨上海“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门户”的重任,而沪杭高铁可以说将为嘉兴实现该目标提供关键助力。同时,这种区位优势的质的提升,又将为嘉兴产业升级和城市能级的提升带来新的可能性。
对杭州而言,受益更大的则是临平区。作为沪杭融合的桥头堡,临平已明确提出“打造融长接沪’之一站’”的目标。此次“沪杭高铁二线”将设临平北站,把临平至上海的时间压缩至40分钟,有望继续强化临平在沪杭协同发展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在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添加重磅牵引力量,也助力巩固杭州在长三角的中心城市地位。
可以说,相比之前的沪杭高铁,新沪杭高铁不仅意味着把上海、嘉兴、杭州三座城市的融合发展推到一个新的“超链接”阶段,也将利好各城市内部的协同发展。

“沪杭高铁二线”反映高铁发展新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沪杭高铁二线”并非简单重复现有线路,而是在技术标准、站点设置、连接功能等方面都有优化和提升。线路东起在建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利用沪苏通铁路二期至四团站,经嘉兴地区嘉兴南站衔接在建通甬高铁,经桐乡站衔接在建杭州机场高铁,终至杭州西站。这种设计充分考虑了与现有及规划中的交通 *** 的衔接,体现了系统思维和整体规划的理念。
同时,该线路的规划建设,也反映了我国高铁发展的新趋势——从主干 *** 建设转向 *** 加密和效能提升。截至2024年底,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建成投产率已达到81.5%,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随着不同区域人口的变化,高铁建设的重点正越来越转向在产业和人口上具备优势的重点城市群。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骨干,提升城际运输通道功能,加强核心城市快速直连。“沪杭高铁二线”的建设,也可以说正是对这一要求的具体落实。
类似的核心城市之间的高铁直连线路建设并非孤例。如目前在建的成渝中线高铁,就是继成遂渝高铁和成渝高铁之后,重庆、成都两座超大城市间开建的第三条高速铁路通道;广深第二高铁在日前也迎来新的进展——启动南延线规划建设方案预研招标。
这些现象表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群正在通过高速铁路的进一步加密和优化,以提升区域内部连接效率,持续增强发展活力、挖掘发展潜力。如沪杭高铁二线的建设,就将进一步加强上海、杭州两个核心城市的联动效应,为建立更加紧密的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提供交通基础设施保障。
“沪杭高铁二线”的建设,将进一步巩固长三角作为全国高铁密度更高的城市群的地位。随着项目的推进和建成,沪杭“双城记”将更加精彩,嘉兴的“枢纽梦”将照进现实,长三角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也将拥有新动能。

海报设计:郁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