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绣花”圈粉记:非遗在厦门湖里走进生活,让年轻人愿看愿学

音符科技网

清晨的阳光穿过厦门市湖里区惠和石文化园的雕花窗棂,落在一群孩子专注的脸上。他们握着两斤重的合金钢针,在水磨抛光的黑胆石上轻轻凿刻,钢针与石头碰撞的 “嗒嗒” 声,像时光在低语。

他们练习的是“惠和影雕”手法,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被誉为“石上绣花”,曾惊艳世界,如今得益于湖里区文化惠民工程,常态化面向居民免费开展体验课。

8月22日,一名参观者在湖里区惠和石文化园手握两斤重的合金钢针,体验“惠和影雕”技艺。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惠和石文化园向市民开放的文化体验还有更多,包括展出众多隋唐等朝代的精美石像、展出当代知名石雕作品,开发“石尚文创”等,将闽南文化以可触、可感、可亲的方式,融入现代城市生活,让年轻人愿来、愿学,让非遗技艺从展柜走向市井,让文化惠民从理念落地为日常,走出一条将闽南传统文化融为现代生活的新路径,打造非遗传承与文化惠民的双向通道。

非遗文化“赚钱”又“圈粉”

惠和石文化园占地约4.2万平方米,被誉为“闽南文化会客厅”,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市民文化学堂”。

这里不像传统景区那样“只可远观”,而是将文化做“活”、让大众走进来、动手学、带得走。自2008年开园以来,这里已发展成为集石雕艺术展示、创作、文化交流、旅游休闲与教育学习为一体的综合园区,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

“我们公园绝大部分区域是免费开放的。”2025年8月22日,惠和石文化园创始人李雅华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市民可以随时走进来,在石雕长廊中漫步,在闽南古厝前驻足,在书院中静读。这里首先是一个公园,然后才是一个文化空间。”

8月22日,惠和石文化园创始人李雅华接受澎湃新闻采访。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李雅华是国家级非遗“惠和影雕”的代表性传承人。“惠和影雕”源自清代,以“在水磨抛光的黑胆石上用钢针凿刻,以点成线成面”为特色,一般需6年学艺,方有所成,被誉为“石上绣花”,在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曾震惊世界。

然而,这项有300多年历史的非遗技艺,因工序复杂、学习周期长,曾长期让普通人望而却步。作为非遗传承人,李雅华想方设法让这项“高冷”技艺,逐渐变得让普通人“触手可及”。

“我们把影雕的复杂图案拆解成‘入门级’纹样,比如简单的花卉、生肖轮廓,做成材料包分发给社区居民。”李雅华8月22日介绍,材料包里面有预处理好的黑胆石片、标注好图案轮廓的模板、合金钢针和简易工具,“居民不用懂复杂构图,跟着模板凿刻就行,碎片时间就能做,一个材料包能赚10到50元,不少宝妈一个月能增收 2000 多元。”

惠和石文化园展示用“惠和影雕”技艺在石板上雕出的惠安女形象。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此外,在惠和石文化园,居民和游客也能近距离观赏、体验影雕这门“石上绣花”的非遗技艺。

从“大师专属”到“全民可学”,李雅华秉持“文化不应束之高阁,而应走入市井,惠泽于民”的理念,搭建起非遗传承与文化惠民的双向通道。

“绣花石头”从展厅融入生活

惠和石文化园还把惠和影雕文化带进了日常生活。

该园依托惠和书院、三嘉悦读体验馆等空间,常态化举办读书会、文化沙龙、美育课程等公益活动,年均服务超5万人次,成为不少市民的“第二书房”。

在非遗传承方面,惠和石文化园推出“非遗体验日”“小小传承人工作坊”“非遗大师面对面”等项目,将影雕、篆刻、闽南童谣、剪纸等非遗内容设计成体验课、夏令营、周末营等形式。仅2025年度,目前就已经开展公益非遗课程超过120节,吸引超过5000人次参与。

惠和石文化园收藏展示一批隋唐等朝代的石像,造型精美,图为一批汉代风格的伎乐俑。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学习惠和影雕手艺需要6年时间,3年学画画,3年学雕刻。”李雅华8月22日说,虽然成为传承人需要漫长的时间,但让大众体验和了解这门技艺却只需要一堂课,“我们就是要降低门槛,让非遗从展馆里走出来,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惠和石文化园能不断发展,离不开湖里区的文化惠民。

李雅华介绍,在湖里区 *** 的政策扶持下,这座 “闽南文化会客厅”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质量,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展示湖里区文旅商建设成果的标杆,变得越发热闹。​

每周的公益读书会座无虚席,银发族在剪纸体验课上重拾童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通过“新厦门人夏令营”感受城市温暖。据其统计,园区年接待游客 50 万人次,其中10万是青少年、5万是港澳台侨同胞。

8月22日,一名游客在惠和石文化园体验石雕技艺。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李雅华说,园区通过“ *** 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既保证了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也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惠民,不只是简单的物质让利,而是审美的影响、精神的滋养、生活的升华”。在李雅华看来,文化是一种认同,是一座城市的共情纽带。当年轻人愿来、愿留、愿传承,当市民开始插一束花、品一盅茶、读一本书,文化便实现了它的惠民使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新美联储通讯社:鲍威尔释放谨慎降息信号,不要期待利率快速下降
  • 2025海峡两岸(上海)青年电竞文化节落幕,EDG战队亮相表演赛
  • 女子提离婚7天后遭丈夫杀害,丈夫因“抑郁发作”获死缓判决,电脑搜索记录令家属愤怒
  • 卢卡申科:泽连斯基无脑发言,中国不欠你的!
  • 普京访问萨罗夫:一座消失在地图上的神秘核城
  • 刘和平:中俄同时邀约印度,联手对抗美国霸权
  • 山东通报审计工作报告:两市向505名死亡人员发放养老保险
  • 近期接连发生中国游客在马尔代夫不幸溺亡案,中使馆郑重提醒
  • 东方甄选披露董宇辉“分手费”终结版,俞敏洪最新发声
  • 时玉宝任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 光伏产业链价格呈现回暖迹象 融资客大手笔加仓7只光伏设备股
  • 沈阳中小学校服网络投票存在供应商刷票?官方发布公告!
  • 2万月薪吃不起百果园?这些进口高端水果正在被国产平替掉
  • 美国得州参议院通过重划国会选区法案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62622人死亡
  • 健身不得使用音响产生过大音量,《北京市公园条例》修订草案出炉
  • 观察|加速“生产”科技成果转化,临港科创城建设首发推出“零成本”起步
  • 感染“食脑虫”5岁女童去世,母亲发文
  • 工信部: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
  • 000612,重大资产重组!“反内卷”新动作,光伏产业回暖
  • 依托专业资源,丰富公共文化(文化中国行·视线)
  • 自然资源部针对广东海南启动海洋灾害应急响应
  • 中国游客接连在马尔代夫溺亡,中使馆提醒加强涉水安全防范
  • 环太浦河、淀山湖流域水生态如何保护?长三角示范区有新动作
  •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广东一干部被查!曾因“两名基层干部豪华葬母”事件受到处分
  • 缩编、裁员、降薪、分流……医院的铁饭碗,也难保了
  • 为儿童点亮文学灯塔,第4届文学灯塔阅读节颁奖
  • 科技股发出警告:AI叙事开始动摇,风险正蔓延至“看不见”的角落
  • 全台大罢免最终局刚刚落幕:7席国民党民代罢免案被完封
  • 青海成立西成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重大垮塌事故调查组
  • 对于互联网平台竞争,不是叫停而是规范
  • 紫金银行迎江苏农商联合银行 “空降” 新行长,前行长离任未公告
  • 海南将防汛防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 为求生存,燃油车悄然降价简配
  • 捏造事实向中央巡视组诬告陷害副局长,湖北武穴一村支书被拘5天
  • 档案里的上海老字号: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文化记忆
  • 新和成:牛磺酸产品今年销售量与销售额同比均处于上升阶段
  • 万科上半年营收1053亿,2027年前已无境外公开债
  • “抗日战争与上海”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
  • 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海浪橙色和风暴潮蓝色预警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