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险大潮下的消费者真相|转型分红险③

音符科技网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随着8月31日预定利率下调的脚步渐近,“炒停售”的声音又在社交媒体上散播。

多家险企公告显示,普通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将从2.5%下调至2.0%,分红型寿险的保证利率上限由2.0%降至1.75%。

为了抓住最后的高利率产品,不少消费者选择加速入场。但更高收益的分红险不同于传统产品“所见即所得”的设计,也暗藏误导销售的深坑。

分红险正反面

分红险之所以可以实现3%以上收益率,核心在于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中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不低于约定比例(通常不低于70%)分配给保单持有人。这意味着,消费者除了享有保险保障外,还有机会获得与公司经营状况挂钩的红利收益。

监管部门近年多次下调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通过非对称降息方式凸显分红险相对优势。

非对称下调意味着同等保费下分红险的保障额度下降更温和,产品性价比相对提升,有助于吸引消费者重新评估分红险的价值。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教授朱俊生向界面新闻分析称,此举体现了监管对分红险“保障+收益共享”机制的认可,也释放了分红险的竞争优势。

分红险虽有吸引力,但其收益的“不确定性”往往让消费者困惑,甚至被误导。

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禹彦向界面新闻表示,分红险从固定收益转向浮动收益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销售误导风险。销售人员为促成交易,可能会夸大分红实现率,声称分红实现率可超100%,甚至将高档分红险产品演示利率解释为确定性收益,误导客户认为能获得高额稳定回报。

陈禹彦同时指出,分红险的分红收益取决于保险公司实际经营成果,具有不确定性,公司经营不佳时红利可能为零。但销售人员往往不会告知客户这一点,刻意隐瞒收益的不确定性。分红险是固定收益+浮动收益模式,然而业务员容易将浮动收益根据公司往年的分红水平演示,将其纳入固定收益范畴,让客户误以为未来收益有较高确定性。

衡量预期与现实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分红实现率”。

简单来说,分红实现率=实际派发的红利金额 ÷ 原先演示的红利金额。例如,投保时演示未来某年度红利1000元,而实际只分配了900元,则该年度分红实现率为90%;若实际也是1000元,则实现率100%。该指标直观反映了保险公司红利兑现程度,数值越低意味着实际分红“打了折扣”越多。

根据监管要求,自2023年起各寿险公司需每年披露分红险红利实现率,以提升信息透明度。而后披露的数据令市场一片哗然:2023年度近半数分红险产品的红利实现率低于100%,不少产品只有 25%~50% 左右。换言之,许多消费者实际拿到的红利不到当初演示的一半。

一些中小保险公司情况更为严峻。百年人寿便是一个例子。

从2020年开始,百年人寿重仓了复星国际、首开股份、美凯龙等房地产企业。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这些投资成为其2022年亏损的主要来源。

据中债资信报告,百年人寿2022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浮亏达76.25亿元。自2023年二季度起,百年人寿便在偿付能力披露上缺席。

百年人寿在2024年宣布,“根据分红保险业务的实际经营情况,我公司分红型产品本分红年度不进行红利分配”。0分红引起不少消费者重新审视分红险演示收益的可靠程度。

陈禹彦表示,香港保险前些年宣传的高额收益实为浮动收益,3年后普遍未达预期,其经验可借鉴:需警惕高收益诱惑,理性看待演示利率,关注保证收益;重视收益不确定性,不将预期当必然;关注产品细节条款,了解退保规则等以避损失;同时加强风险意识,明白保险非无风险理财工具。

另外,分红险分红的方式也对分红水平产生影响。(详见《投教·保险|英式VS美式、保额分红VS现金分红,你的钱如何投保更划算?》

明亚保险经纪人郑琳向界面新闻表示,相比于现金分红,更推荐保额分红。“现金分红直接到账后,客户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直接领取,但前期分红较少,若客户资金量不大,这笔钱实际意义有限;二是放入万能账户增值,但目前万能账户保底利率不高,结算利率也受压制,长期效益不如保额分红。”

郑琳表示同意,保额分红无需领取,直接利滚利用于购买保额,长期下来,客户的现金价值和养老金都会更多。多数客户买保险并非为近期现金流,而是着眼几十年后的教育金、养老金等长期规划。保额分红能让资金在后期产生放大效果,因此一般会选择保额分红的交清增额方式。

监管打补丁

为避免险企为提升吸引力,罔顾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红,监管多次对如何分红进行限制,让分红水平和公司经营水平牢牢绑定,禁止“内卷”。

早在2020年2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强化人身保险精算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修订完善了分红保险利益演示的 *** ,明确了演示利率上限,并将红利分配比例统一为70%,将险企自主调节的空间压缩,既能防范销售误导和恶性竞争,也有利于防范行业利差损风险,防止公司通过分红演示进行恶性竞争。

今年6月,监管层下发了《关于分红险分红水平监管意见的函》(以下简称“意见函”)。该意见函列明拟定分红对应的投资收益率高于该公司分红账户近三年收益水平等六类情形须特别审议,核心宗旨是真实合理设定分红水平,杜绝盲目抬高红利的“内卷式”竞争,引导行业回归稳健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此次意见函也呼应了此前的窗口指导意见。早在2024年3月监管就对行业发布过分红险分红水平的“限高”要求,彼时曾将部分中小险企分红险结算利率上限约束在3.2%左右、大型险企约3.0%。

意见函被视为“限高令”的升级版,通过引入动态指标约束取代一刀切上限,让有实力的保险公司在审慎论证后可以突破此前分红上限而实力欠佳者则受到更严格限制。

有险企战略部人士向界面新闻分析,低评级公司受限于监管收紧与特储账户约束,其分红实现率或进一步“跳水”,部分公司甚至面临丧失分红资格的风险;而高评级头部险企,凭借稳健的投资能力,充足特储及合规优势,可通过审批机制维持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北京联合大学金融系讲师杨泽云向界面新闻表示,分红险的本质是保险公司与客户共同分享保险经营的盈利,其初衷仍然是保险保障。因此,为客户提供保险保障是分红险吸引客户的主要动力,而为客户提供分红是在保险保障之外的额外收益。如此来看,满足客户的风险保障才是分红险发展的原动力。当然,如果保险公司通过良好的经营,为客户取得较高的分红收益,锦上添花,更具有竞争力。

朱俊生向界面新闻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分红险产品时应重点关注四个核心维度,即长期投资能力、历史红利实现情况、产品设计透明度和自身需求匹配度。

“分红险适合长期持有以发挥复利效应,消费者避免单纯追求高分红而忽视保障本质与资金流动性需求。选择分红险时,优先选择分红方式(现金红利或保额红利)说明清晰、分红规则公开透明的产品。”朱俊生指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哈马斯同意调解方提出的新加沙停火提议
  • 黑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邓驰,任上被查
  • 舞台剧《千与千寻》收官:近8万人次观演,外地观众占一半
  • 独家|范曾一切安好?友人证实其已乔迁新居
  • 意大利关键收益率逼近法国,交易员重新评估欧洲风险
  • CrowdStrike获纳入韦德布什证券IVES人工智能(AI)30大股票榜单
  • 媒体:数千万建成的客运站闲置十余年,不能没有“教训”
  •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低开,中概股普涨
  • 淳中科技:不涉及液冷服务器生产制造 如后续股票交易进一步异常 可能申请停牌核查
  • 新铝时代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市占率稳居前列
  • 这些植物是驱蚊“小能手”,养一盆赶跑蚊子|安全贴心话
  • 特朗普:是我摧毁了伊朗的核设施
  • 网红辛巴宣布退出直播行业
  • 光明网评论员:解决座位之争,不能仅靠“道德约束”
  • 消息人士:哈马斯谈判代表团收到新加沙停火提议
  • 洋河股份2025上半年营收148亿元 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 Associated Capital公司A类股将从纽交所退市
  • 民生银行大宗交易成交376.80万元
  • 申联生物涨停 营业部龙虎榜净买入1500.48万元
  • 中国铝业8月18日大宗交易成交378.00万元
  • 花旗银行部门主管通过增聘高管、促成交易及加强合作推动业务转型
  • 银川一学生拖拽揉捏流浪猫?涉事学校通报
  • 道明光学2025半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1.3元
  • 欧菲光上半年净亏1亿元,智能手机产品营收增长0.43%
  • 世运会的活力密码:超越“入奥”的多元价值
  • 波长光电2025半年度拟派578.59万元红包
  • 屹唐股份龙虎榜:营业部净买入1.20亿元
  • 包钢股份大宗交易成交50.00万股 成交额134.00万元
  • 中芯国际获南向资金连续5天净买入
  • 润本股份2025半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2元
  • 达梦数据现2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3730.47万元
  • 达梦数据现2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3730.47万元
  • 海天瑞声发生大宗交易 成交折价率13.37%
  • 上汽集团、宁德时代最新技术突破首发 智己新一代LS6预售即爆单
  • 中研股份龙虎榜数据(8月18日)
  • 2只个股大宗交易超5000万元
  • 中国建筑8月18日大宗交易成交199.44万元
  • 69股每笔成交量增长超50%
  • 深股通现身10只个股龙虎榜
  • 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原副主任鲍超佚逝世,享年91岁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