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晓涛:全球经贸秩序正在重塑,中国制造要从“量”向“质”转型

音符科技网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婷

自7月初重启“对等关税”以来,美国已经与欧盟、日本、韩国、越南等主要贸易伙伴达成了初步的框架协议,向其征收15%-20%不等的进口关税,同时这些国家承诺对美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特朗普 *** 的关税政策2.0框架基本清晰。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晓涛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迄今为止,美国和多数其他国家达成的协议基本遵循了这样一个模式,即要求贸易伙伴完全开放市场+保护美国市场+投资美国+购买美国能源、武器等+X(其他诉求)。

“特朗普关税2.0实际上是以‘实力外交’取代了传统的‘秩序外交’,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也体现了美国在经贸领域的霸凌,严重动摇了二战之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张晓涛说。

他指出,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全球经贸领域的多边主义、自由开放的贸易格局的传统秩序将被重塑。在这个重塑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原来的优势产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也会经历“洗牌”。比如,虽然对等关税“平等地”面向美国的几乎所有贸易伙伴,但是不同国家的税率并不相同,从而影响不同国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面对这次历史性、趋势性的经贸规则与经贸格局大变革,中国企业需要理性地评估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及时关注经贸格局和规则的变化,三思而后行,要在市场布局、运营模式以及国际化战略上进行系统性的、整体考量调整。”张晓涛说。

他表示,未来中国企业应该更加关注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深入挖掘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潜力;通过削减中间环节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实现进一步的降本增效,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市场的需求;对目的地市场做足深入考察,对当地市场的高监管和合规要求进行充分研究,建立系统性战略规划与布局。此外,中国制造要研究如何从“量”向“质”的转型,加大品牌的建设力度,提高影响力。

以下内容经过界面新闻编辑整理

界面新闻:8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宣布新一轮“对等关税”基本已定不作调整。除了中国,特朗普基本与主要经济体都达成了协议,特朗普关税2.0框架基本清晰,特朗普这轮关税有何特点?

张晓涛:总体来看,特朗普关税2.0实际上是以“实力外交”取代了传统的“秩序外交”,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也体现了美国在经贸领域的霸凌,严重动摇了二战之后建立的国际秩序。

从迄今达成协议的情况来看,基本遵循这样一个诉求公式,即:要贸易伙伴完全开放市场+保护美国市场+投资美国+购买美国能源、武器等+X。比如,要求贸易伙伴完全开放市场,而贸易伙伴的商品进入到美国将被征收15%-20%不等的关税,这体现了对美国市场的保护。同时,还叠加了要求在美国投资、购买美国能源、武器等附加条件,这都体现了美国利益至上的特点。

另外一个特点是体现了谈判思维。特朗普在宣布加征关税后,往往采取延期执行的方式,并利用这个时间段,来推动达成更有利于美国的贸易协定。

界面新闻:中央财经大学联合发起的全球贸易监测实验室长期跟踪贸易形势,自4月初特朗普首次发布“对等关税”以来,全球贸易流向有何变化?

张晓涛:4月初特朗普对各国宣布“对等关税”措施之后,其实大部分都是延期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它对全球贸易产生了两种影响。

一是,从数据来看,4月初至6月期间的全球贸易并没有遭受特别大的负面冲击,甚至个别月份的贸易量增长还比较好,当然这主要是“抢进口”“抢出口”带来的一个效应。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全球贸易更新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贸易额增长约3000亿美元。其中,一季度全球贸易增速达到1.5%,预计二季度增速将进一步加快至2%。

二是,“对等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背后的保护主义潮流拖累了经济增长的未来预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贸易。

根据我们监测的现有数据,今年前5个月全球货物贸易规模预计达10.3万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非美国市场需求稳定增长,欧盟、日本、巴西、东盟等多数经济体自中国进口规模和占比均上升,我国市场份额在非美市场持续扩大。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美国因“抢进口”效应,进口同比激增15.1%,但涨幅持续收窄,预计未来需求进一步减弱。其余经济体进口规模多数保持增长,其中,欧盟同比增长5.5%,日本增长2.9%,新兴市场如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的进口也都比较强劲,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3.8%、11.9%、11.7%。

界面新闻:特朗普关税最终会导致形成一个什么样的贸易格局?

张晓涛:生产是上游,贸易是下游,是生产的镜像。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以及达成的贸易协定,体现了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增加了贸易的不确定性,将会对产业链产生深远且长期的影响,对企业的创新和投资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在出口投资和经营方面预计将更趋谨慎。

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全球经贸领域的多边主义、自由开放的贸易格局的传统秩序将被重塑。在这个重塑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原来的优势产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也会经历“洗牌”。

对美国来说,一方面,美国产品会加大对不同国家的出口,比如美国农产品和能源产品可能会抢占更多全球份额;另一方面,美国将吸引更多全球资本。比如,在迄今达成的大部分框架协议中,均有增加对美投资的条款。

就其他国家产品在美国的份额来说,虽然对等关税“平等地”面向美国的几乎所有贸易伙伴,但是不同国家的税率并不相同,这就促使不同国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受到差异化的影响。具体如何差异化演变,可能要等到所有的协议落地执行之后才能做更具体的判断。因为关税的执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部分产品的关税也可能得到减免,这都使得特朗普关税的落地实际效果面临很大不确定性。

界面新闻:在美国与越南等国达成的协议中,特别关注打击转口贸易,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通过第三国“曲线出口”的路被堵死了?

张晓涛:在迄今的多个协议中,美方对转口贸易征收特别高额的税率这一点要求是比较明确的。在此背景下,中国通过第三国进行“曲线出口”的风险变得特别大。此外,一些企业的海外产业基地也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美国可能会以各种法案或者规则的变化来围追堵截。

实际上,“对等关税”等附加关税对中国出口有三重打击,转口渠道受阻是其中之一。其他还包括高额的34%的直接关税,以及全球需求收缩。

但是其带来的冲击也呈现结构性、差异性的特点,需要具体来看待。比如,在市场方面,虽然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下降,但是在新兴市场的份额上升。在产品方面,不同类别产品遭受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在企业类型方面,大企业也就是产业链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遭受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界面新闻:在这样的变局下,中国外贸应该向哪个方向转型发展?

张晓涛:首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深入挖掘东盟、非洲、拉丁美洲这些新兴国家的市场潜力。虽然这些区域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现阶段的消费能力有限,但是其经济增长是长期向好的趋势,消费潜力巨大。比如,东盟国家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大,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其市场吸引力日益增强。而非洲作为全球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虽然目前人均消费能力有限,但其未来潜力不可小觑。

另外,这些区域的产品需求,实际上与中国制造业的特点是吻合的。在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的情况下,我们对“共建一带一路”经济体的贸易量还是在上升的。

其次,企业还可以通过削减中间环节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实现进一步的降本增效,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市场的需求。比如,一些公司可以直接与当地的电商平台合作,这就绕过了原本复杂的批发和零售链条,从而节约了成本。对于多数传统产业而言,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仍是其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而对于电子及半导体相关产业或者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产业而言,我们的主要竞争力在于产业链核心企业生产区域变化带动配套企业的迁移能力。

另外,全球市场的一个长期趋势是一般性商品供过于求,所以中国制造要研究如何从“量”向“质”的转型,加大品牌的建设力度,提高影响力。过去,中国商品往往靠低价取胜,但随着全球消费升级,低价策略已不再是“*”。要在新兴市场站稳脚跟,中国企业不仅需要提升产品质量,还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出口转内销也是一个方向,但这也面临多个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品牌与市场不适配、消费者认知度不足、标准衔接难、运营模式差异、知识产权风险以及加重供给过剩下的内卷式竞争等。

对于企业来说,出海并不是简单地逃避竞争与内卷,而是为了成为一家真正的跨国公司。为此,企业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拓展出海的深度与广度。纵向指的是从制造环节向服务和消费领域深耕,横向则意味着要从产业链横向化发展视角出发,加强与关联企业及专业服务业的战略合作。

中国企业已经从初期的“产品出海”转向“生产、服务及供应链出海”,现在应该要特别注意对当地市场的高监管和合规要求进行充分研究,对目的地市场做足深入考察,建立系统性战略规划与布局。

简而言之,面对这次历史性、趋势性的经贸规则与经贸格局大变革,中国企业需要理性地评估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及时关注经贸格局和规则的变化,三思而后行,要在市场布局、运营模式以及国际化战略上进行系统性的、整体考量调整。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对话樊纲:没有就业和收入 消费很难增长
  • 最新金融数据公布!
  • 3674点突破!牛市无阻?四大ETF选品策略
  • 专家:得房率最高140%,对卖地有好处,二手房没法卖了
  • Cava自 IPO 以来首次下调年度销售额增长目标,股价跌22%
  • 中天策略:8月13日市场分析
  • 非洲尿不湿之王,要赴港IPO!创始人夫妇是哈工大同学
  • 创新医疗六年半亏超17亿,“脑机接口”业务何时挑起业绩大梁?
  • CoreWeave股价下跌:亏损扩大盖过人工智能需求激增的利好
  •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访问黎巴嫩,将与黎总统会晤
  • 央行: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7月末M2增长8.8%
  • 广东佛山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108例
  • 午后爆发!601138,直线封板!A股这一赛道,涨停潮!
  • 淘汰旧手机如何避免信息泄露?国家安全机关:分三步恢复出厂设置
  • 央行:2025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 邦达亚洲:美国通胀数据巩固降息预期 美元指数承压下行
  • 日本百日咳持续蔓延,今年累计病例数超6万例
  • 北欧半导体业绩强劲且第三季度业绩指引乐观,股价触及两年高点
  • 屹唐股份:起诉应用材料公司侵犯核心技术秘密,索赔9999万元
  • 金融“国补”接力“以旧换新”促消费,更好发挥财政货币政策联动效应
  • 央行: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7月末M2同比增长8.8%
  • 男子称数十万元无人机运输中受损快递公司只愿赔九千元,顺丰:正协商处理
  • 国际能源署称:明年全球石油市场将面临创纪录供应过剩
  • 黑龙江省交通厅副厅长王志臣转任双鸭山市委常委、副市长
  • 顾客自带8200元茅台被调包?餐厅服务员5个月调包120多瓶名酒,已被批捕
  • 西班牙山火蔓延致2人遇难、数千人撤离,火势难控形势严峻
  • 央行: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44万亿元
  • 今年188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下达完毕
  • 鸡蛋:淘鸡不及预期,供应压力较大
  • 俄排水量最大的核动力巡洋舰将出海测试,升级改造耗时近12年
  • 央行:2025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
  •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正洽谈安排新的债务互换业务
  • 央行: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 央行:前七个月社融增量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
  • 连续16年减少!这个亚洲国家,人口崩了
  • 白宫将审查美国8家主要博物馆,确保与特朗普的“历史观”保持一致
  • 央行: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 俄堪察加半岛克柳切夫火山喷出高达12千米灰柱
  • 【社论】消费贷“国补”政策的乘数效应
  • 上海银行领逾3000万元罚单!新董事长顾建忠回归面临哪些挑战?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