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金融数据公布!

音符科技网

  来源:金融时报

  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金融数据。

  1. 截至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2. 2025年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3. 2025年前7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

  4. 2025年前7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44万亿元。

  总体来看,主要金融指标继续高于经济增速,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是比较大的。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M2增速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为实体经济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 债券发行节奏明显提前 

  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合力

  对于社融数据的较快增长,业内专家分析称,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支持力度加大, *** 债券发行节奏明显提前,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合力,带动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保持合理增长。

  数据显示,上半年 *** 债券累计发行13.3万亿元,其中,国债发行7.89万亿元,同比增长36%;2万亿元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地方专项债额度也发行了约1.8万亿元。在政策合力带动下,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较高增速。

  业内专家表示, *** 债券发行短期对贷款有一定替代效应,但长远看,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充分发挥财政乘数效应拉动总需求,有助于让经济更好“动起来”,进而撬动增量信贷需求,促进财政、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一石多鸟”效应正加快显现。同时,完善地方债务管理,加快推动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撬动破解“三角债”“连环债”,也畅通了经营主体的资金循环,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 *** 债券快发多发,实质是 *** 加杠杆、企业和居民稳杠杆,是加大逆周期调节、减轻实体部门债务负担的合理优化之举,也有利于宏观杠杆率的结构优化。”一位业内人士解释,今年以来, *** 部门杠杆率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至65.3%。同期,非金融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杠杆率相对稳定,分别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略降0.7个百分点。 *** 部门信用等级较高,融资成本通常明显低于企业和居民, *** 发债扩容提速能够在扩大需求、支撑经济的同时,降低社会平均融资成本,减轻实体经济的债务负担,为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季节因素影响导致信贷数据波动

  对于如何看待近期的信贷数据,业内人士分析称,贷款增量存在季节特征,对月度贷款读数要综合分析。

  比如,年初开门红的时候贷款就会增长较旺,而7月则是明显的信贷小月。同时,部分银行工作人员在业绩考核压力下,倾向于将半年末前后的信贷投放前置到6月完成,也对7月贷款读数带来一定扰动。

  “实际上,我国6、7月信贷数据波动,与金融机构上半年报表披露和实体企业结算窗口期有很大关系。”一位业内人士解释,一方面,6月恰逢金融机构半年报披露,部分机构会出现短期调整信贷投放节奏、拉高6月数据的情况,这种“冲时点”的做法在以往年份也常常出现,从经营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6月也是企业半年期经营结算的重要时间窗口,大量企业面临货款回收、债务偿还、资金清算等刚性需求,这种阶段性的资金流动高峰也会反映在信贷数据上。对此,业内认为,观察6、7月份金融数据时,可考虑将两个月的数据合并起来综合分析,剔除季节性和外部冲击因素的扰动。

  此外,观察贷款数据不能只看当月增量或环比变化,还应从贷款的累计增量、余额增速等维度综合分析。从余额增速看,7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仍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反映了一段时间以来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是稳固的。

  有专家解释,新发放贷款是一个流量指标,反映的是当期银行实际发放和回收的情况。如果一段时期内,贷款发放量很大,同时回收量也很大,最终从贷款余额增量和增速角度看可能不高,但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也是充分满足的。从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实践来看,贷款余额增速到一定阶段后会趋于稳定,但存量贷款滚动续作,贷款发放和回收等流量指标并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均能有效满足。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与此同时,信贷结构方面亮点颇多。根据《金融时报》记者从央行获悉数据,截至7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结构上看,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5.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79万亿元,同比增长8.5%,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综合来看,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的贷款增量占比不断上升,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质效稳步提升。”业内专家解释。

  “这也与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趋势相一致。”业内人士表示,新发展阶段要求信贷高质量投放经济结构转型推动信贷结构也做出相应增减调整。分析信贷增长不宜仅关注“量”,要有多元视角,重视信贷扩张的“质”。

  近年来,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传统动能贷款增速趋缓,人民银行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家表示,今年以来,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安排不断完善,统计制度进一步明确,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牵引带动作用持续增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的能力和意愿不断提升,效果也持续显现。

  业内专家判断,随着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的持续发力显效,全年信贷仍将维持合理增长,科创、消费、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保障是有力度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工程案例:光峰工程投影助力《如梦大同》,跨越千年入梦
  • 龙湖中票特别议案通过,将提前三个月兑付20亿元
  • 利郎转型,与迪桑特合作进军高尔夫服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近五年医疗广告监测违法率逐年下降,降幅约60%
  •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今年以来全国矿山杜绝了重大以上事故
  • 韩国昔日币圈大佬在美承认诈骗罪,曾导致投资者遭“血洗”400多亿美元
  • 社保新规下,我们的工资会变少吗?
  • 国家防总提升广东、福建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三级
  • 哈铁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61%
  • 瑙鲁政府宣布与中国公司达成10亿澳元项目协议,外交部回应
  • 拜登女儿官宣离婚,跟整形医生结束13年无娃婚姻,“分手词”被指尖刻
  • 广汽集团宣布启动华望汽车城市招募计划:坚持少商多店原则
  • 18只军工基金业绩透视:“王者”年内飙涨36.7% 首尾业绩差高达27% 如何掘金?(附名单)
  • 外交部:希望美方停止抹黑干扰中国对外正常经贸合作
  • 8月13日,ETF两市成交额4100.49亿,买基金用什么APP?业内人士对比评价后选择了新浪财经APP
  • 【青春华章·向西而歌】西部热土召唤青春力量:在时代坐标中锚定青年价值
  • 新加坡副总理访印:印度获2000亿卢比投资,开设新数据中心
  • 郑商所提示:近期影响菜粕、菜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 江苏省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蔡叶明接受审查调查
  • 中国已要求本土企业避免使用英伟达H20芯片?外交部回应
  • 扭亏为盈、估值破30亿元,AI企业海清智元冲击港股IPO!
  • 蚂蚁消金: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工作,做实做细实施方案
  • 昔日“币圈”风云人物权道亨承认诈骗罪
  • 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开票, 赏百舸争流拓“票根经济”
  • 超350亿!腾讯二季度广告收入创新高,AI成关键因素
  • 以色列加大对加沙空袭,新西兰总理:内塔尼亚胡已丧失理智
  • 总经理获批不足一年离任,“80后”高管拟任临时负责人,增资、股转、“合转中”……东方嘉富人寿再出发
  • 【深度】FOF“豹变”:重塑资产配置之路
  • 3674点已收复!“牛市旗手”发力,A股下一站去哪里
  • 中注协提示:注册会计师应正确适用审计准则,规范出具审计报告
  • 看展览、学艺术,充实多彩过暑假(文化中国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越山向海!超级工程将连上“最后一环”
  • 荷兰兄弟公司CEO称公司处于“增长模式”,星巴克转型加剧饮品行业竞争
  • “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陈吉宁龚正黄莉新胡文容向抗战先烈敬献花篮
  • 多家银行火速响应!一文读懂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怎么用?
  • 金融时报:不宜过度炒作单月信贷增量波动
  • 他们在这一天来到淞沪抗战纪念馆,“要让下一代记住这段历史”
  • 8月及之后出口走势将进入政策与需求的双重博弈期|宏观晚6点
  • 银行“反内卷”对金融数据有何影响?权威专家:产生“挤水分”效应,资金循环更加顺畅
  • 7月金融数据出炉:M1-M2剪刀差明显收窄 因季节等因素信贷数据略有波动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