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说|2300万撬动48亿,泰格医药海外并购是险棋还是妙招?

音符科技网

泰格医药(300347.SZ,03347.HK)日本子公司一桩2348万元的交易一度为其带来市值单日增长约48亿元。

股价上涨背后,是投资者对最近两年泰格医药等国内头部CRO频频出手欧洲、日本等专科资产,意图以低成本拓展全球服务版图的看好。不过,泰格医药的这桩交易并非没有隐忧,被并购标的亏损与高企的合规成本值得关注。

卡位日本

“以控股来整合”是泰格医药出海收购的主要意图。公告显示,日本泰格以每股37.60万日元价格受让MICRON 56.37%股份(总计2,041股),交易总对价4.84亿日元。交割完成后,泰格日本持股56.37%,产业投资方CE Holdings保留33.33%股权;这意味着泰格凭借过半控股已取得经营主导,产业方CE Holdings保留的1/3股权有助于平衡初期客户关系和团队稳定。

泰格医药所收购公司MICRON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东京,员工逾160人,长期深耕医学影像集中阅片、影像质控与影像生物标志物开发。该公司近二十年服务超过250家医药器械客户,助力40余款产品获批上市。该公司还为医疗器械软件(SaMD)提供临床试验设计与注册支持,据披露截至2021年已承接20个医疗器械软件(SaMD)开发合同,熟悉日本药品医疗器械局(PMDA)的可靠性检查要求。

泰格医药则具备承接整合的“底盘”。2024年报显示,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达到10185人,业务覆盖30多个国家;在中国与1400多家临床试验机构合作,并设有252家重点合作中心。与此同时,公司在 *** O(现场试验管理)、数据管理等配套领域形成规模化能力:2024年 *** O团队完成344个项目、在研项目2,253项,临床协调员(CRC)超过3,400人。庞大的 *** 与体系为吸收日本影像团队提供了人力与流程保障。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MICRON总资产约7.8亿日元、净资产-4.52亿日元(未经审计);1–5月实现收入9.396亿日元、净亏损约0.67亿日元。如果折算成人民币,MICRON前5月亏损约300万元,相当于泰格医药同期归母净利的约2%(泰格2025年一季度净利为1.65亿元),短期财务拖累有限。不过,负净资产并表仍需要在商誉确认和少数股东权益方面审慎处理。

由于并购体量较小,按港交所规则计算资产比例未达5%,同时也不构成深交所关联交易,由泰格医药董事长审批后迅速完成交割。同时本次交易定价参考可比收购协商确定,未设置业绩对赌,凸显“控股换协同”的战略考量,更看重标的技术和客户价值而非当期盈亏。

目前,高质量医学影像正成为临床研发的刚需。泰格医药曾指出,主要监管机构已开始接受AI影像等工具辅助审评,影像生物标志物有望提高试验敏感度并缩短周期。MICRON深耕的影像AI与医疗器械软件(SaMD)方向恰契合这一趋势;若与泰格医药自研的风险监控(RBQM)平台和去中心化临床(DCT)工具链对接,或可在跨国多中心试验中形成“数据+ *** ”的闭环优势。

同时,日本对临床影像数据完整性的监管要求严苛,日本药品医疗器械局(PMDA)将“可靠性检查”作为软件器械审批标配。有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MICRON作为日本影像CRO的先行者已树立起本地口碑,泰格医药此次并购相当于获得这一高壁垒市场的入场券,有望借助日本节点输出合规的影像数据标准,服务跨国药企全球同步申报的需求”。

短痛远利

从已公布的财报看,泰格医药目前业绩承压。

2024年,泰格医药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降10.6%;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下滑29.9%;主营毛利率由上年的38.2%降至33.3%,减少近4.9个百分点。具体来说,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31.78亿元,同比减少23.8%;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收入32.96亿元,同比增长5.6%。公司在投资者交流中提到,2023年下半年起国内部分疫苗和创新药订单取消、执行单价下滑,导致临床运营板块承压;相对而言 *** O、数据管理等服务需求稳定,使相关及实验室板块毛利率维持约36.8%。

进入2025年,泰格医药单季业绩仍在筑底。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15.64亿元,同比下降5.8%;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下滑29.6%。受益于回款周期改善和预收款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98亿元,同比增加37.3%。

尽管业绩承压,订单与现金有回暖迹象。2024年度泰格医药新签合同额101.2亿元、净新增合同额84.2亿元,同比增长7.3%,年末在手订单达到157.8亿元,同比上升12.1%。2025年一季度公司净新增合同额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约20%,其中国内客户需求复苏明显。公司管理层表示,已加大海外商务团队建设并瞄准跨国药企和头部生物科技客户,高质量订单占比正稳步提升。这种订单结构的优化有望提升项目平均毛利,为承接MICRON此类高专业度标的提供更充足的业绩弹性。

因此MICRON财务并表,市场预期呈现“短痛远利”。短期看,标的公司亏损和负净资产将轻度拖累合并报表利润率,并增加商誉和少数股东权益科目,并购还会产生流程对接、系统改造等一次性费用。中长期而言,若借助泰格医药的项目池快速提高MICRON产能利用率、承接更多高附加值影像项目,对公司当前约33.3%的总体毛利率将形成正向拉动。

职业投资人周衡表示:“并购落地常见‘三段式’:之一段并表期费用抬升与团队磨合,出现利润短压;第二段通过SOP统一、报价分层和跨区导流,人均产出上行;第三段进入再生产期,复制高毛利产品化方案,现金流转正。” 他进一步指出,“判断优劣看两点:一是12–18个月内能否将高价值项目移交新节点,二是FTE日费率与交付周期是否同步优化。若两点兑现,估值修复通常先于利润表发生。”

能力拼图

2023年至2025年间,头部CRO已实施多起跨境并购,标的多为“补短板”的专科资产。梳理历史交易可知,总金额并不大,即交易对价未超过单季经营现金流的30%,却涵盖了影像评估、AI合成实验室、早期药物代谢、欧洲产能等关键环节。

如2023年6月康龙化成(300749.SZ)出资4300万元收购上海机颖智能实验室78.5%股权;2024年1月方达控股(1521.HK)斥资683.5万欧元并购意大利Accelera的生物分析及ADME(药物吸收、分布、新陈代谢、排泄)业务;2024年5月凯莱英(002821.SZ)接手辉瑞位于英国Sandwich的研发生产基地。通过上述收购,康龙化成引入AI算法加速合成设计,方达控股补齐早期药代和生物分析能力,凯莱英则获得在欧洲独立开展工艺研发和小试中试生产的基地。

今年以来,除了泰格医药收购日本MICRON 56.37%股权之外,九洲药业(603456.SH)通过新加坡子公司投入9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600万元)分别在日本和德国组建CRO服务平台,拓展GLP毒理和工艺开发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龙头选择同步“瘦身”:2025年5月药明生物(2269.HK)以1.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出售其德国制剂工厂予日本Terumo(行业报道),以换取现金回笼和聚焦更核心业务。

这些动作表明,中资CRO正尝试通过海外并购实现服务链条和地理覆盖的双扩张。

推动这波跨境并购潮的是行业景气与政策环境的双重因素。一方面,全球创新药投融资进入下行周期。2024年全球Biotech企业融资总额同比下滑约43%,优质CRO资产估值随之走低,中国龙头得以相对低价“捡漏”海外技术团队。另一方面,国际监管环境收紧,地缘风险上升。美国酝酿推出的《生物安全法案》等强化了对生物技术外包的审查,欧洲也日趋重视供应链自主,国内CRO加快布局欧美日市场以分散潜在政策风险。

资本市场对能力型并购的反应总体积极。泰格医药这桩2348万元的交易让其市值单日增长约48亿元;凯莱英在Sandwich基地投入运营后的5个交易日内A股累计上涨14.5%,明显跑赢同期医药板块指数(约9.2%);方达控股公布并购消息当周股价上涨6.8%,不久即启动总额900万~1000万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并于2024年全年累计回购约2400万港元股份。

康龙化成虽然收购机颖实验室消息发布后股价反应有限,但在2024年三季报会上披露“算法合成平台FTE日费率上调15%”后,次日股价上涨4.1%。九洲药业采取自建海外团队模式,初期股价波动不大。对于自主拓展而非直接并购的路径,市场反应相对谨慎,需待盈利预期上调后才有所表现。

海外扩张也提升了中国CRO的竞争梯队位次。欧洲正成为中资CRO新落脚点:凯莱英在英国、方达控股在意大利、药明生物在德国的海外中心相继投运,头部CRO新签订单中欧洲占比已由11%(2022年)升至19%(2025年H1)。日本市场因监管门槛高、客户黏性强,也成为必争之地:泰格医药通过MICRON拿下日本医学影像评估的本土牌照,预计每年可转化≥25项影像核心实验室项目;九洲药业则借设立日本团队切入GLP毒理服务,目标3年服务50条以上创新药管线。

“小而精”的能力并购为中国CRO打开了新赛道,但整合挑战与外部风险仍然存在。海外严格监管和跨文化磨合可能推高运营成本、延长协同兑现周期。就泰格医药而言,此次拿下MICRON能否在1-2年内兑现协同价值、平稳消化商誉与文化整合风险,需待时间考验。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华夏幸福:平安人寿及一致行动人平安资管拟减持3%公司股份
  • 80后柳波出任河南三门峡市委副书记,此前拟提名为省辖市市长候选人
  • 南非经济学家:应借力非洲一体化和多元市场应对美关税
  • 以色列决定接管加沙城遭多方谴责,90万巴勒斯坦人面临强制撤离
  • 美高额关税令印度反思:面对“百年难遇机会”,如何加强战略自主与国际合作
  • 北京新增1例死亡病例(北京新冠疫情死亡病例)
  • 人民日报评“周口医生坠楼身亡”:绝不能任由网暴者肆意横行
  • 何以中国丨邂逅魅力天津:津商风骨续写新荣
  • 水利部工作组已赶赴现场,为甘肃榆中县提供抢险救援支持
  • 最高检发布10件刑事抗诉典型案例
  • 吉林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吉林疫情什么时候结束最新消息
  • 甘肃榆中多部门抓紧抢修水毁路段,已转移群众近1万人
  • 吉林疫情最新数据消息(吉林疫情最新消息今天统计)
  • “无脸者”的胜利:从《祷》看数字时代的面具视觉与情绪剧场
  • 人民日报锐评:绝不能任由网暴者肆意横行
  • 高建立任中共开封市委委员、常委、书记,柳波任中共三门峡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 108岁原中共南方局工作人员李白蕾逝世,曾参与编辑《周恩来年谱》
  • 王兴兴:大家对数据问题关注过高,对模型问题关注太少
  • *ST高鸿财务造假近200亿元!证监会:罚款1.6亿元、强制退市、移送公安机关!
  • 【无锡14例阳性人员轨迹公布,无锡疫情阳性】
  • 受极端天气影响,塞尔维亚水果产量锐减至少三成
  • 王兴兴:最快一两年就能达到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
  • 49岁“泰国小姐”被任命为发言人,对抗柬埔寨,“更漂亮”却也惹争议
  • 宝马计划召回超23万辆汽车,必要时更换起动器发电机
  • 【青岛疫情最新消息今天又增加9人,青岛疫情最新消息!一个让人愤怒,一个令人振奋!】
  • 高建立任开封市委书记,柳波任三门峡市委副书记
  • 记录中国|被潮玩重新定义的东莞
  • 新政来了!北京楼市将发生哪些变化?
  • 王兴兴:春晚机器人转手绢抛手绢是张艺谋的idea
  • 冯丹|柯卡尔迪的亚当·斯密
  • 湖南民企福天中标布吉“巨无霸”项目,深圳旧改江湖迎来搅局者
  • 网友用Grok 4拉踩GPT-5,马斯克转发
  • 辽宁兴城通报沙滩支帐篷收费:沙滩承包经营者违规,景区已解除协议
  • 王兴兴谈做人形机器人:公司啥都没有,客户直接付订金下订单
  • 王兴兴:公司成立很多年一直反对做人形机器人
  • 综述|印度纺织服装业对美大幅上调关税表示强烈担忧
  • 首项医疗保障领域国家标准发布,一图读懂
  • 甘肃榆中县征召专业救援志愿者,将参与失联人员搜寻等工作
  • 王兴兴谈第一桶金:参加比赛赢了8万奖金
  • 过度包装!同泰基金被官媒点名批评!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