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企偿付能力“亮红灯”

音符科技网

  来源:国际金融报

  保险公司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密集出炉。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6日,已有60家人身险公司、76家财产险公司和11家再保险公司披露了偿付能力相关信息。其中,5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包括1家人身险公司和4家财产险公司,分别是华汇人寿、安华农险、华安财险、亚太财险和前海财险,原因均为风险综合评级未能过关。

  受访专业人士指出,未达标的保险公司可以从内部治理、资本补充、金融科技手段及合规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自身的偿付能力。

  风险综合评级未达标

  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包括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综合评级3个有机联系的指标。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即核心资本与更低资本的比值,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不得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即实际资本与更低资本的比值,衡量保险公司资本的总体充足状况,不得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即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综合风险的评价,衡量保险公司总体偿付能力风险的大小,不得低于B类。

  以上三项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方为偿付能力达标公司;其中任一指标不符合的,即为偿付能力不达标。

  记者梳理发现,已披露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147家保险公司,核心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不过,仍有1家人身险公司和4家财产险公司的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不满足偿付能力达标要求。

  具体来看,人身险公司方面,华汇人寿已连续13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被评为C类。对此,华汇人寿解释称,因公司治理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尚未完成,监管部门于2022年一季度将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由B类变为C类。通过对主要风险情况的分析,目前公司偿付能力充足,资产流动性较好,偿付能力风险(除公司治理相关风险外)处于较低且可控的状态。

  财产险公司方面,华安财险表示,公司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类,主要是在声誉风险、操作风险等领域存在一定风险。

  安华农险在偿付能力报告中指出,公司2024年四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法人机构风险综合评级(分类监管)结果均为C类,主要原因为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风险。根据监管部门的整改要求,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有关整改工作,已取得实质进展。

  延期或暂停披露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因“技术原因”,瑞华健康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将延迟至8月中旬披露。

  根据相关规定,非上市保险公司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30日内,披露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保险公司不能按时公开披露偿付能力信息的,应当在规定的公开披露期限之前,在公司官方网站首页公布不能按时披露的原因及预计披露的时间。延迟披露的时间不得超过15日。

  2025年一季度,瑞华健康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79亿元,同比下滑23.98%;净利润为0.7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73.71%,较上季度下滑25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1.51%,较上季度下滑32个百分点,已逼近监管红线(100%);近两期风险综合评级为BB级。

  偿付能力承压的同时,瑞华健康高管层也于近期面临变局。7月15日,瑞华健康发布公告称,总经理田凯因个人原因向公司董事会提出辞职申请。经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田凯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并指定副总经理冯华暂时代为行使总经理职权。

  此外,仍有部分保险公司长期未按监管要求,及时披露偿付能力报告。例如,中融人寿、上海人寿、珠江人寿和富德生命人寿四家保险公司的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披露时间均停留在2021年,此后未再更新;合众人寿从2024年二季度后再未公开披露相关数据。

  多举措提升偿付能力

  偿付能力被业内称为保险公司风险防范的“牛鼻子”,不达标的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处处受限。那么,上述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保险公司,将采取哪些改进措施来“摘帽”?

  亚太财险透露,公司将对波动异常的指标进行回溯分析,明确成因并进行完善,在不断夯实经营基础、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力争改善各项指标。

  前海财险表示,公司已就在前两个报告期报送的风险综合评级数据信息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数据梳理,深入剖析了评级中的主要失分点和存在问题,及时督促相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积极落实整改。

  华安财险在偿付能力报告中提到,公司增资扩股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治理风险有序化解。

  北京排排网保险 *** 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保险公司要想提升偿付能力,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投资管理,优化资产配置,提高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二是深化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对各类风险的监测、预警和应对能力;三是增加资本补充渠道,通过上市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壮大资本实力;四是提升业务质量与效率,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业务转型升级,降低赔付率和费用率;五是加强科技赋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偿付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保险公司可以从内部治理、资本补充、金融科技手段及合规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自身的偿付能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表示。

  龙格进一步分析道,首先,要强化内功,通过内部治理、风险管理、业务结构调整等内生性措施来提升偿付能力;其次,要多渠道补充资本金,通过增资扩股、发行资本补充债或永续债等方式,有效增加公司实际资本;再者,要充分利用DeepSeek等金融科技手段,提高风险管理的精准性与高效性;最后,在监管政策调整的背景下,险企需要更为积极地应对规则变化,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符合监管要求。

  在中航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薄晓旭看来,保险公司可通过内部治理、风险管理、业务结构调整等内生性措施来提升偿付能力。同时,监管政策的支持也为保险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过渡期延长至2025年底。

  “通过‘内外兼修、内主外辅’的策略,预计保险公司可以更好地应对偿付能力挑战,实现稳健发展。”薄晓旭指出,当前险企正积极通过优化承保理赔,提升运营效率来改善承保盈利。同时,险企也在投资端改变资产配置结构,以应对利率下行的挑战。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特朗普政府扩大美联储主席候选人范围 新浪财经APP:热门人选观点一览
  • 哈马斯代表团将与埃及官员就加沙停火等问题举行会谈
  • 对话樊纲:没有就业和收入 消费很难增长
  • 最新金融数据公布!
  • 3674点突破!牛市无阻?四大ETF选品策略
  • 专家:得房率最高140%,对卖地有好处,二手房没法卖了
  • Cava自 IPO 以来首次下调年度销售额增长目标,股价跌22%
  • 中天策略:8月13日市场分析
  • 非洲尿不湿之王,要赴港IPO!创始人夫妇是哈工大同学
  • 创新医疗六年半亏超17亿,“脑机接口”业务何时挑起业绩大梁?
  • CoreWeave股价下跌:亏损扩大盖过人工智能需求激增的利好
  •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访问黎巴嫩,将与黎总统会晤
  • 央行: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7月末M2增长8.8%
  • 广东佛山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108例
  • 午后爆发!601138,直线封板!A股这一赛道,涨停潮!
  • 淘汰旧手机如何避免信息泄露?国家安全机关:分三步恢复出厂设置
  • 央行:2025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 邦达亚洲:美国通胀数据巩固降息预期 美元指数承压下行
  • 日本百日咳持续蔓延,今年累计病例数超6万例
  • 北欧半导体业绩强劲且第三季度业绩指引乐观,股价触及两年高点
  • 屹唐股份:起诉应用材料公司侵犯核心技术秘密,索赔9999万元
  • 金融“国补”接力“以旧换新”促消费,更好发挥财政货币政策联动效应
  • 央行: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7月末M2同比增长8.8%
  • 男子称数十万元无人机运输中受损快递公司只愿赔九千元,顺丰:正协商处理
  • 国际能源署称:明年全球石油市场将面临创纪录供应过剩
  • 黑龙江省交通厅副厅长王志臣转任双鸭山市委常委、副市长
  • 顾客自带8200元茅台被调包?餐厅服务员5个月调包120多瓶名酒,已被批捕
  • 西班牙山火蔓延致2人遇难、数千人撤离,火势难控形势严峻
  • 央行: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44万亿元
  • 今年188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下达完毕
  • 鸡蛋:淘鸡不及预期,供应压力较大
  • 俄排水量最大的核动力巡洋舰将出海测试,升级改造耗时近12年
  • 央行:2025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
  •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正洽谈安排新的债务互换业务
  • 央行: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 央行:前七个月社融增量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
  • 连续16年减少!这个亚洲国家,人口崩了
  • 白宫将审查美国8家主要博物馆,确保与特朗普的“历史观”保持一致
  • 央行: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 俄堪察加半岛克柳切夫火山喷出高达12千米灰柱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