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002898.SZ)一则公告震动资本市场:公司创始人、实控人蔡南桂与妻子唐霖,连同7名董事及1名副总裁集体辞职。这场罕见的高管“大撤离”,标志着这家深陷退市危机的仿制药企正式告别创始人时代。
从上市高光到退市边缘,集采成致命转折
赛隆药业2017年登陆A股,主营心脑血管和消化系统仿制药。上市次年即遭遇药品集采大潮冲击。尽管公司曾将集采视为“机遇”,高管在2022年公开宣称高质量、低成本是公司的强项,但惨烈的价格厮杀远超预期。
2022年第七批集采,公司主力产品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中标价暴跌91.7%。2023年第八批集采,氨甲环酸注射液报出7.9元的全场更低价,仅为更高价一半。集采影响之下,公司2020年-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五年亏损,其中2024年营收不足3亿,同比下滑超15%;净利润巨亏3314.56万元,跌幅高达447.67%。2024年4月,赛隆药业“披星戴帽”,濒临退市。
研发困局难解,集采依赖成枷锁
在集采价格战重压下,赛隆药业无力转型。2023年研发投入仅2752万元(占营收8.8%),低于行业水平;2024年虽增长7%,但对动辄数亿的创新药研发仍是杯水车薪。公司被迫持续押注集采,累计7个品种中标,却陷入“中标即亏损”的恶性循环。
今年8月,其第十批集采中标品种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更被曝出未建立配送关系,供应出现危机。面对积重难返的局面,创始人蔡南桂选择退出。今年7月,成立仅数月的海南雅亿共赢科技合伙企业出资1.99亿元收购赛隆14.16%股权,蔡南桂主动放弃部分表决权,海南雅亿成为新任实控人
穿透股权可见,海南雅亿合伙人之一为立白集团创始人陈凯旋之子陈展生。这意味着日化巨头立白的二代力量正式跨界进入医药行业。跨界而来的新股东海南雅亿,能否为这家连续亏损、供应链承压的*ST公司找到生路?立白二代的医药行业首秀,正面临严峻考验。
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