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贬值又如何,民办大学赚疯了

音符科技网

图源:pexels

学历贬值遇到学费通胀。

学历贬值等来的不是学费降级,而是学费通胀。

在新一届大学新生即将步入校园之际,大学学费先来给新生来了个下马威。今年大学学费普涨后,或将迈入 " 万元时代 "。

尤其是民办大学部分专业年学费已突破 4 万元,足以掏空一个二、三线普通家庭的全年工资。

学费飙涨,民办大学赚的盆满钵满。

中教控股 2025 年上半年财年净利率 30%,宇华教育 2024 年净利率 32%。这个利润率,堪比全球顶奢品牌爱马仕。

民办大学的暴利要从这门生意的本质说起:民办大学的生意类似升级版的连锁零售,逻辑是 " 扩招 + 高价 + 低成本 "。

其中,高价、扩招类似传统零售的量价齐升,成本则是民办大学生意的升级之处:相比标准化的实物商品,教育天然能获得更高溢价,民办大学毛利率大多在 4 成以上。

如果是一门普通生意,赚高毛利无可厚非。但在教育行业中,毛利率的高低往往和教学投入成反比。

毕竟对高校来说,压缩成本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降低教育质量,比如砍教师工资,压设备支出。显然,民办高校对高毛利的追逐有些过头了。

低质高价的生意或许可以赚一时,但注定不会持续。

当高溢价遇上学历贬值:学生拼尽全力考进大学,毕业后却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读民办大学,渐渐成了 " 亏本买卖 "。

随之而来的是,民办大学招生难的故事在全国蔓延,这门暴利生意,怕是难以为继了。

学费通胀民办大学净利率堪比爱马仕

一个产业的发展,往往系于历史进程中某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节点。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境,为缓解就业压力,更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决策层将目光投向高等教育事业,轰轰烈烈的扩招大幕就此拉开。

三年扩五倍的直接结果是捉襟见肘的校舍和师资跟不上陡增的应届生人数,公立高校普遍面临没钱扩张的问题。

这种情况有一个百试百灵的方案: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一个名为 " 高等教育集团 " 的隐秘群体由此成为这个过程中更大的受益者。

所谓 " 高教集团 ",指手中拥有合法合规能够被认证的,能够发放高等教育文凭院校的商业机构。在香港上市的 22 家高教集团,旗下各类学校覆盖了全国 24 个省级行政区,从大专到二本覆盖面不一。如果算上还未上市的,覆盖面会更多。

这些隐藏在民办大学背后的高教集团,闷声赚了大钱。

例如,江西科技学院和广东白云学院背后的中教控股,2025 年上半年财年净利率 30%。郑州工商学院背后的宇华教育 2024 年净利率 32%。

这个利润率水平相当于全球顶奢爱马仕的赚钱能力。

很多人认为民办大学的暴利来自近些年的学费暴涨。

学费暴涨确实是事实,分类型看,公办大学涨的适可而止,涨幅基本在 500 元 -2000 元,而民办大学涨的疾风暴雨,涨幅很多以万元为单位。

凶猛涨幅后,民办高校中的上海中侨艺术类本科学费年费 4.3 万元,南京传媒学院播音专业总价直逼 5 万。这个学费差不多是二三线城市普通职工半年到一年的工资。

客观来说,公立大学涨学费有一定的不得已而为之。

大学虽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 " 公共福利 ",但它却长期享受着 " 类公共福利 " 的地位:公立高校超六成经费来自 *** ,学费 20 年几乎没涨,远低于实际培养成本。

但随着大学从 " 精英教育 " 变成 " 全民教育 ",财政压力越来越大。

2025 年教育部高教拨款 1143 亿元,比 2024 年预算执行额降了 4.7%。

为了生存,公立大学越来越依赖学费。民办大学虽一直自负盈亏,但公立大学一涨价,民办大学的价格天花板也跟着打开了。

不过,将民办大学的暴利归结为学费通胀并不准确。实际上,学费没涨之前,民办大学也赚的盆满钵满。暴利还要从这门生意的本质说起。

升级版的连锁零售生意

家里有孩子的都知道,私立中学和私立大学有截然相反的特点。

私立初高中入学门槛极高,不少知名私立高中的中考录取分数线常年在 680-690 分之间徘徊,接近满分。

而私立专科和本科院校恰好相反,过线就录取,给钱就能上。

这背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私立中学的商业模式是打造品牌效应。

对于初高中来说,优质的生源是决定一个学校等级的唯一因素,并最终体现在 985/211 的升学率上。

这种高升学率形成的品牌效应,能让它们的 " 非公开招生 " 环节拥有更强的 " 赞助费 " 议价能力,数万到百万级都有可能。

而民办大学追逐的则是规模效应。

民办大学想从二本升级到 985/211 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如不广开生源,提高学费来的实在。

由此民办大学的生意经类似升级版的连锁零售,商业逻辑是 " 扩招 + 高价 + 低成本 "。

高价已经在上文中提到,扩招不仅通过本校加名额实现,还通过并购实现。尤其在 2018 年高校并购政策放开后,各家各显神通收购学校,为完成收购产生的财务费用也飞速增长。

以中教控股为例,2016 年 -2024 年,其融资成本从 1500 万增至 4.7 亿。持有高校也从 3 家变成 10 家。

如果说高价、扩招还没有偏离传统零售的量价齐升,那成本就是民办大学生意的升级点,相比标准化的实物商品,教育天然能获得更高溢价。

由此,民办大学毛利率大多在 4 成以上,部分高校甚至一度干到 70%。

如果是一门普通生意,赚高毛利无可厚非。但在教育行业中,毛利率的高低往往和教学投入成反比。

换句话说,毛利率的高低,可以判断一个学生的学费,到底有多少花在了教育上。

毕竟对高校来说,压缩成本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降低教育质量,比如砍教师工资,压设备支出。以此来看,民办高校对高毛利的追逐有些过头了。

诚然,这些大学并非 " 野鸡大学 ",毕竟学历学位证都是真的,学信网可查。但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上海鳞爪》一书中对 " 野鸡大学 " 的概括:

" 办学宗旨以营业牟利为目的,学校对校舍装修则富丽堂皇,学费高昂异常,对学生培养则纯取放任主义,等到毕业时再给他们一顶方帽子,一张文凭就算尽责。"

低质高价的生意或许可以赚一时,但注定难长久。

暴利生意难延续

资本市场一直喜欢追逐高盈利公司。但暴利的民办大学在资本市场表现并不好。近一年中教控股下跌 30%、新高教集团跌超 25%。

不受投资人待见是因为民办大学的扩招路径走不通了,民办大学难招生的故事正在全国上演。

根据公开报道,至少 20 所以上民办高校出现显著缺额(缺额超 100 人),不少学校甚至达到数千人缺额,涵盖广东、山东、湖南、广西、海南、河北等多个省份。

而因长期招生困难,多所民办大学,面临停止办学窘境。例如南京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等疑似被强制停办。

民办大学招生难,核心在于天价学费遇上学历贬值,读民办大学成了 " 亏本买卖 "。

文凭过剩正让本科生失去就业光环:2022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 1076 万,2025 年增至 1222 万,增幅超 14%。

最难就业季的故事已经重复了一年又一年,大量本科毕业生涌入灵活就业、营销、服务行业。

大学生收入也水降船低,麦可思就业蓝皮书显示,应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薪为 6050 元,其中 57.8% 的本科生月收入低于 6000 元。与此同时,学生在大学四年的直接支出早已突破 10 万元大关。

拼尽全力考进大学,出来却难有自己的位置;而支付的成本,除了高额学费,还有整个家庭的时间、金钱与机会成本。

当过去的 " 寒门出贵子 ",变成了 " 中产买安慰 "。高等教育的性价比已经很难配得上 " 全民投入 "。民办大学生源去就读就业率更高的职校已经是大势所趋。

教育在中国是一个全民话题,它承载着万千家庭的期盼,身系一代人的成长与国家的未来。它可以是事业、责任,但唯独不该是一门暴利生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La-Z-Boy股价跌13%,Joybird 销售额拖累业绩
  • 披露信息显示,特朗普在任期间购买了超过1亿美元债券
  • 深夜!全线暴跌,发生了什么?
  • 法官裁定:CVS子公司须在药品多收费诉讼中支付2.9亿美元
  • 以色列将购买两架波音军用空中加油机
  • 美军在叙利亚西北部进行军事行动并逮捕数人
  • 住房部门官员呼吁调查“抵押贷款欺诈”后,特朗普要求美联储库克辞职
  • 韦德布什:英伟达财报或成下一波AI行情催化剂
  • 官方通报“湖北黄石发生房屋倒塌事故”:楼房在装修时发生部分垮塌,2名施工人员死亡
  • 印度无视美国施压坚持进口俄罗斯石油 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升温
  • 机器人技术初创公司FieldA获3.14亿美元新融资
  • 深夜,大跌!特朗普:美联储理事库克必须辞职!
  • BOSS直聘: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1.02亿元,AI工具服务更多用户
  • 乌克兰任命新的常驻欧洲委员会代表
  • 济民健康: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6449449.00元
  • 现货黄金日内涨幅扩大至1%
  • 吉宏股份: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3.27%
  • 丽珠集团: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40%
  • 三维化学: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不存在逾期担保
  • 三维化学2025半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1元
  • 赞宇科技:董事会、监事会延期换届
  • 青云科技:选举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
  • 医药一哥,业绩创新高!有重要股东减持了......
  • 金石资源: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144898.28元
  • 西高院披露2025半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2.31元
  • 厦钨新能公布2025半年度分配预案 拟10派2元
  • OpenAI计划上市!​微软合作谈判现曙光,搜索市场份额达12%
  • 8只科创板股今日大宗交易平台发生交易
  • 永辉超市:二季度关闭186家超市门店,预计损失8.27亿元
  • 喜临门2025半年度拟派1.04亿元红包
  • 再升科技2025半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0.2元
  • 北方稀土8月20日大宗交易成交363.44万元
  • 三孚股份: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458409.75元
  • 桂冠电力2025半年度拟派3.94亿元红包
  • 雷鸣获批出任建设银行副行长
  • 法国最大电信运营商披露:遭遇第三次网络攻击
  • 贵州茅台大宗交易成交1.00万股 成交额1450.00万元
  • 51股每笔成交量增长超50%
  • 九芝堂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4亿元 干细胞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 沙钢股份2025半年度拟派5484.56万元红包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