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亏超13亿!呷哺呷哺降价也救不了低迷翻座率

音符科技网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之星

  近期,呷哺呷哺(0520.HK)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盈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营收19亿元,同比上期减少约18.9%;预计上半年将录得净亏损约在0.8亿元至1亿元之间。尽管公司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呈现收窄,但仍未能实现业绩扭亏,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呷哺呷哺已累计亏损超13亿元。

  呷哺呷哺上半年的盈利减亏更多得益于对成本的优化,整体营收增长仍显乏力。证券之星了解到,2016年,呷哺呷哺尝试从平价快餐转向中高端市场转型,推出子品牌“湊湊”并提升主品牌客单价,公司营收自2021年达到顶峰,然而此后便一路震荡下行。其原因既有后疫情时代下消费结构出现变化的外部环境压力,也有公司高端化转型不及预期后遗留的后遗症。

  01. 从“增长王牌”到“亏损黑洞”

  2021年是呷哺呷哺业绩亏损的元年,该年受疫情冲击,国内餐饮企业经营承压,呷哺呷哺也未能幸免,公司全年关闭230间经营亏损的呷哺呷哺餐厅,大规模闭店潮叠加部分餐厅经营业绩持续下滑,最终使得公司2021年净利润大幅亏损2.93亿元。

  这一年,呷哺呷哺餐厅的收入增长也显露疲态,仅较上年同期不足1%,相较之下,同年公司旗下中高端火锅品牌“湊湊”餐厅的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约39%至23.53亿元。得益于湊湊品牌收入对整体营收的有力拉动,呷哺呷哺当年营收达到61.88亿元,刷新了自2014年上市以来的营收纪录。

  与主打性价比的主品牌“呷哺呷哺”不同,湊湊聚焦新中产阶级,为此其餐厅门店更多布局在一线及二线城市。此外由于2021年湊湊品牌呈现较好的收入增势,公司面对外部环境承压下,仍决定对其逆势扩张,然而,这一决策也为公司后续几年的亏损埋下了隐患。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2年,公司新开44间湊湊餐厅,扩张步伐超过同期呷哺呷哺品牌新开的41间餐厅。与此同时,这一年,湊湊餐厅的人均消费从上年140.6元增长至150.9元,然而该品牌的收入却较上年同比下滑约6.29%至22.05亿元,其中湊湊餐厅布局的主阵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净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7.79%和3.25%。另外,湊湊餐厅的翻台率也呈现显著下滑,由上年的2.5下降至1.9。

  2023年,湊湊餐厅收入短暂回暖,同比增长15.89%至26.18亿元,但消费降级环境对湊湊品牌业务形成冲击,导致净亏损额达到9837.8万元。证券之星注意到,2023年湊湊餐厅的部分经营数据承压明显,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9.7%,其中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同店销售额分别同比下滑11.7%和11.9%。

  到了2024年,受餐饮市场竞争加剧及消费持续疲软的影响,湊湊餐厅不仅收入同比大幅下降26.55%至19.48亿元,亏损规模更达到3.53亿元,最终导致呷哺呷哺全年亏损超4亿元。

  02. 双品牌齐失速

  今年上半年,呷哺呷哺通过成本优化方式,实现了亏损收窄。证券之星注意到,闭店调整仍是其优化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2021年至2024年,公司关闭的呷哺呷哺餐厅分别为229间、81间、99间以及138间,除2023年净增长32间呷哺呷哺餐厅外,其余各期分别净减少220间、40间以及73间。

  这一系列调整反映出主品牌“呷哺呷哺”长期深陷门店结构优化的阵痛。由于新增门店未能有效抵消闭店带来的影响,导致餐厅规模不断萎缩,收入端的下滑尤为明显:2021年末该品牌收入为34.97亿元,截至2024年末已缩减至26.27亿元,短短三年间规模显著缩水。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品牌吸引力的弱化。呷哺呷哺曾凭借高性价比的“一人食”火锅赢得市场,但近年来这一核心优势逐渐褪色:一方面,成本上涨推动的涨价使其性价比标签松动;另一方面,尽管公司的人均消费虽从2021年的62.5元下降至2024年的54.8元,试图挽回客群,却未能带动翻座率的实质性提升——该指标仅从2021年的2.3次/天微增至2024年的2.5次/天。侧面反映出,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未得到显著增强,单纯的价格调整并未真正解决市场认可度下滑的核心问题。

  与此同时,湊湊餐厅的扩张步伐大幅放缓,闭店规模却在快速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新开44间、48间和13间湊湊餐厅,各期闭店的数量却呈现显著增长,依次为:3间、15间和73间,其中2024年湊湊餐厅首次呈现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公司此前规划,湊湊餐厅2023年和2024年在中国大陆新开数量分别为74间和26间,但实际扩张进度远未达预期,反映出品牌扩张策略已明显收缩。

  此外,湊湊餐厅近年同样在降低客单价,其人均消费从2021年的140.6元下降至2024年的123.5元,但其2024年的人均消费仍要显著高于同年海底捞的97.5元。从运营效率来看,截至2024年末,湊湊餐厅的翻座率仅为1.6次/天,不仅大幅低于海底捞4.1次/天的水平,也落后于人均消费更高(142元)的巴奴火锅(3.2次/天)。

  受近年整体业绩不振的影响,2021年至今,公司股价跌幅超九成,今年以来,公司股价跌幅超20%。(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吴凡)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加拿大矿企蓝月金属公司为挪威铜矿项目获得4亿美元融资
  • 男子因儿子非亲生起诉前妻:两子拒鉴定,法院认定亲子关系不存在
  • 云南罗平一女子拉泔水被处罚,官方:根据法规泔水未经处理不能喂猪
  • 85岁老人容留卖淫,每次收10元场地费!法院在其门口公开审理
  • 习近平观看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雪域欢歌》
  • 英特尔正与其他大型投资者洽谈,计划以折扣价增发股权以增加资本
  • 富途控股公布财报后股价下跌
  • 港交所,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 万物新生公布财报后股价下跌6.4%
  • 亚钾国际董事长被逮捕,去年境外落网: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联
  • 液化天然气运输商Flex LNG重申财年展望
  • 李强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强调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 美国联合航空风投部门投资航空航天初创公司Astro Mechanica
  • 恒瑞医药上半年净利增近三成,创新药收入超75亿元
  • 中美俄战略三角,有新动向
  • 俄罗斯对英国部分组织及机构人士实施制裁
  • Celldex药物二期试验结果公布后股价重挫
  • 塔吉特新任首席执行官面临艰巨任务,需赢回投资者信心
  • 好评中国丨环境“善治”到乡村“共美”
  • 阿富汗总理阿洪德会见王毅
  • 8月20日增减持汇总:暂无增持 三鑫医疗等22股减持(表)
  • 泰恩康: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708.48万元,同比下降56.75%
  • 探访阅兵训练场:以科学训练方法提升阅兵训练质效
  • 港元港息急升压制港股,A股全年涨幅有望迎头赶上
  • 上海全市216个街镇乡实现基层调解组织100%覆盖
  • 安徽红星镇就“入户要求老人火化”道歉
  • 智利化工矿业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2.6%
  • 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在列
  • 61%美国大学生称将受到特朗普“大漂亮法案”影响
  • 老人未去世就要求火化,官方致歉
  • 用19种语言24小时为学生服务,院士吴志强展示“硅基”的吴志强
  • 早盘:三大股指悉数走低 纳指跌逾240点
  • 塔吉特百货更换首席执行官为公司元老,股价下跌10%
  • 美国制商银行上调季度股息至每股1.5美元
  • 百度高管解读Q2财报:正在开发Ernie的下一代旗舰版本
  • 行业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布伦特原油一度上涨1.4%
  • 雅诗兰黛季度亏损及业绩展望不及预期,股价下跌4.3%
  • 恒铭达: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约2.34亿元,同比增加43.01%
  • 九芝堂: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下降29.71%
  • 百奥泰上半年净利亏损1.25亿元,同比减亏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