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巨头集体涨价, *** 包邮时代渐行渐远

音符科技网

当资本市场不愿意再为亏损换市场的故事买单,快递巨头们必须向投资者证明,自己具备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撰文丨陈白

当主打电商 " 最后一公里 " 的外卖正在如火如荼开打价格战的时候,早就打了多年价格战的快递业,却来到了涨价的时刻。

据南方 · 都市报报道,8 月 4 日起,广东省快递底价整体上调 0.4 元 / 票,单票均价涨至 1.4 元以上,按照有关部门要求,各家均不得低于 1.4 元成本价揽收,否则将遭受重罚。8 月 5 日起,通达系(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已开始执行涨价。各品牌则纷纷借坡下驴,将单票底价涨至 1.4 元,单量领先的中通、圆通甚至开出了 1.46 元、1.43 元的 " 高价 "。

不要小看这 4 毛钱的涨幅,对于销售高客单价商品的品牌商家而言,几毛钱的成本或许可以轻易消化,但对于那些销售 "9 块 9 包邮 " 商品的低利润商家来说,这几乎是致命的。上涨的快递费可能直接吞噬掉其全部利润。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快递物流成本上升、即时零售抢占 " 最后一公里 ",传统电商行业,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时刻。

但此刻更值得追问的问题是,多年已经习惯 " 包邮 " 的消费者们,未来能否接受一个为快递买单付费的新阶段?

谁来买单

首先,最紧迫也最多人关注的现实问题是,这上涨的每单 0.4 元的快递成本最终将由谁来承担?答案是复杂的,它不会由单一环节凭空吸收,而是在整个电商生态链中进行传导和分摊。

更先感受到寒意的,无疑是数以千万计的电商卖家,他们是成本上涨最直接的承压者。紧接着,成本会以间接而隐蔽的方式传导至消费者。卖家很少会直接增加一笔明确的 " 快递费 ",而是将成本 " 融化 " 到商品价格中,或者提高 " 包邮 " 门槛。

此外,消费者还可能以牺牲 " 服务体验 " 的方式间接买单,例如派送时效变慢,或者送货上门的服务减少。长期一点看,消费者承担的成本可能并不会以一次性的直接支付的方式出现,而是一种不易察觉的 " 温水煮青蛙 " 式的体验降级。

在行业内部,这次涨价则一定会引发一场关于利润重新分配的博弈。

要知道,目前除了顺丰和京东之外,主要的快递厂商采用的都是加盟制快递 *** 的模式。而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处于一线、负责收派件的末端网点长期以来在价格战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段时间以来,网点倒闭、跑路的新闻屡见不鲜。

如果增加的这 0.4 元收入大部分仍被快递公司总部获取,而给到末端网点的派费没有相应提高,那么加盟商的生存状况并不会得到根本改善,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依然堪忧。

内卷的尽头

要真正理解今天的快递涨价,必须回溯过去多年来快递业的持续价格内卷。

内卷是近年来才流行起来的概念,但事实上,中国的快递行业,尤其是以 " 通达系 " 为代表的加盟制快递 *** ,其实一直是观察 " 内卷 " 的绝佳样本。

一方面,其竞争高度同质化,对于绝大多数电商卖家和消费者而言,各家快递的服务体验差异微乎其微,价格便成了唯一的,也是最残酷的竞争手段。但另外一方面,过去十余年来电商的爆发式增长,又反过来为快递业提供了 " 无限战争 " 的土壤。

早期的逻辑非常清晰:通过极限低价抢占市场份额,形成事实上的垄断或寡头格局,最后再通过提价来实现盈利。这是一个典型的 " 先烧钱、后赚钱 " 的互联网打法。

更直接点说,只要预期的投资回报率足够高,资本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入,支撑企业打一场又一场的价格战—— " 双 11" 多年来持续攀升的交易量,就是快递业持续价格内卷的动力来源。

回过头看,最激烈的时候,快递单价一路狂泻至 "8 毛发全国 " 的惊人水平,远低于成本线。而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跟进,期望能比对手 " 活得更久一点 "。

然而,快递业证明了一件事,任何 " 烧钱 " 的游戏都有尽头。当投资回报率低到一定程度,再怎么鼓励和倡导,市场也不会再继续内卷下去了。

单量上涨、单价下滑的趋势,在快递业已经持续了至少 5 年。从 2019 年至 2024 年,快递市场规模已经超过 1.4 万亿,但 5 年时间里,单票均价整体下降了 32%。

经过多年的烧钱大战,投资者们发现,预想中的 " 垄断后盈利 " 的剧本迟迟没有上演。翻阅各大快递公司近两年的财报,一个共同的趋势是 " 增收不增利 ",甚至 " 增收还减利 "。

单票收入持续下滑,而油价、人力等成本却在不断上涨,利润这块海绵里的最后一滴水也被挤干了。处于一线的加盟商们早已哀鸿遍野,网点倒闭、跑路的新闻司空见惯,这正是整个系统不堪重负的信号。

更大的压力源自下游市场格局变化。电商增速放缓,资本市场开始回归理性,从看重 " 市场份额 " 的故事转向看重 " 盈利能力 " 的基本面。当投资回报率的预期跌落,资本的热情退潮,快递公司们也失去了打价格战的底气和弹药。

换句话说,即便不用监管出手,当市场无利可图时,快递行业自然也就不会再内卷了。

转向背后

站在今天这个时点上来看,快递费几毛钱的上涨,绝非一次简单的价格调整,而是标志着与传统快递业绑定的传统电商进入了一个结构调整期。

这次集体提价背后所展现的转向目标,核心还是从 " 份额优先 " 转向 " 利润优先 "。当资本市场不愿意再为亏损换市场的故事买单,快递巨头们必须向投资者证明,自己具备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因此,告别价格战,回归理性的成本定价,长期看是必然的选择。

这也将倒逼快递公司将竞争的重点从价格转移到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和技术创新上,例如通过优化中转路线、投入自动化设备、提升末端服务体验等方式,来构建真正的护城河。从这个角度而言,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未必是坏事。

而从产业视角来看,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物流成本的显性化,正在重塑传统电商的格局。过去被极低物流成本所掩盖的商业模式问题,如今开始浮出水面。严重依赖 " 包邮 " 来吸引用户的低客单价商品,其生存空间将被严重挤压。

但反过来,这可能会加剧电商巨头们对即时零售等新业态的押注。当传统快递的成本与时效不再具备绝对优势时,主打 " 小时达 "、从本地发货的即时零售,在生鲜、日用等品类上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凸显,从而加速抢占电商的 " 最后一公里 "。

总而言之,这 0.4 元的涨价,如同一只蝴蝶扇动的翅膀,其涟漪效应将扩散至整个电商产业链。

未来,单一的、模糊的 " 包邮 " 概念或许会逐渐分化。消费者将面临更清晰的选择:是选择价格低廉但时效和服务标准化的基础快递,还是愿意为更快捷、更个性化的优质配送服务支付溢价?

对商家而言,如何优化供应链、控制成本、提升商品本身价值,将成为比以往更严峻的考验。

而对于多年来习惯 " 薅羊毛 " 的消费者,最直接且必须面对的现实是,我们可能真的要告别那个 " 万物皆可包邮 " 的时代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这是一轮“健康牛”!A股仍有充足空间和机会
  • 回本了!市场逼近3700点,半数“高位基”已解套!仍有基金腰斩:汇添富国证生物医药ETF亏59% 广发诚享亏53%
  • 四川一村1.5米宽土路只硬化了0.8米?镇政府:原土路非全部都宽1.5米
  • 从“整体憧憬”迈向“订单验证”!人形机器人第二轮行情有何不同?
  • 中信建投:慢牛行情后续的2个演化可能
  • 净利增六成股价翻倍,科沃斯中报现大量机构身影,发力具身机器人或重塑估值
  • 突发!万亿级银行董事长辞职:成都银行58岁董事长辞职,任职超20年,“75后”黄建军接任
  • A股肉鸡龙头,业绩暴增792%!
  • 民生证券给予北特科技推荐评级,2025Q2盈利高增,丝杠产能持续推进
  • 小商品城: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78%
  • 广西一景区小火车脱轨,导致游客被困最终下车徒步走回终点?涉事公司通报
  • 孔祥东茅善玉明天作客澎湃直播间,点此预约观看
  •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发生山洪导致人员失联,自治区政府主席王莉霞赶赴现场
  • 用音乐丈量欧洲大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欧巡收官
  • 净利增六成股价翻倍,科沃斯中报现大量机构身影
  • A股持续回暖,创投“募投管退”通了!
  • 小商品城上半年净利增16.78% 牛散夫妇大幅加仓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全力搜救因山洪失联人员
  • 妄图“倚外谋独”的赖清德连连被点名
  • 加拿大航空公司称将于17日晚恢复航班运营
  • 冯德莱恩:乌克兰“始终可以信赖欧洲”
  • 东吴证券给予建投能源买入评级,2025半年报点评:受益区位优势火电高增长,定增20亿建设西柏坡火电项目
  • 一周债市看点|融创房地产新增到期未偿付借款本金10.89亿元,晟晏实业重要子公司新增被列入失信被执行
  • 美国务卿:俄乌要达成和平协议 双方必须做出让步
  • 岳阳林纸以14亿元债权转股权 对全资子公司茂源林业增资
  • 宁德时代旗下一矿区停产,碳酸锂持续大涨
  • 20部学术专著、数百人参与,复旦大学“两大工程”二期丛书首发亮相
  • 云南3岁女童头上插刀淡定就医:刀体已取出,警方认定系意外
  • *ST天茂计划主动退市 财报难产投资者如何理性决策?
  • 广州拟新增20亿元专项债注入政府投资基金
  • 8月18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华虹公司筹划购买华力微控股权,8月18日停牌
  • 开源证券给予天士力买入评级,优化研发布局提升竞争力
  • 内蒙古一充气城堡遭强风掀翻,致10人受伤
  • *ST铖昌强势扭亏 高端芯片驱动业绩质变
  • 东吴证券:给予建投能源买入评级
  • 新奥股份:赴香港上市备案反馈意见,涉重要股东穿透、股份质押等
  • 基金近1个月调研3800次 相关标的股价涨幅跑赢大盘
  • 1700亿的金龙鱼,打了场翻身仗
  • 突发!301203,实控人、董事长被立案调查并留置!他掌舵企业24年,是高校特聘教授,曾为母校捐款500万元设立基金
  • A股市场走势强劲逾六成翻倍股系基金重仓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