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金融联盟NFA
对于已经准入的贷款经办机构而言,需要调整产品业务流程,既要满足客户需求,又要避免留下风险隐患,特别是大行的一线将会承担更大的压力。对于名单外机构而言,一方面可以争取地方贴息,另一方面,努力进入下一年的名单中也很重要。
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更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六大行、12家股份行,以及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入列贷款经办机构。那么,新政策对消金和助贷有何影响?名单内机构如何落地政策?名单外的机构应如何应对?
对消金和助贷影响几何?
从金融的宏观背景来看,包括信用卡、消费贷乃至住房按揭贷款在内的个贷不良率都在升。因此,不要单纯把这一个百分点计入利润表,而要把它计入抵消不良率的上涨里。这一个点的贴息要实现的目的和金融机构会做的事情一样:扩大消费信贷覆盖面。
对五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而言,不良率如果减去1%,则前三家的不良率将低于1%,在商业银行中也会成为首屈一指的存在,后两家虽然不良率较高,但也能喘口气。(贴息所针对的是未来,历史不良率只是为了让读者更直观。)于是,大家都敢发放消费贷款了,比如增加授信金额、贷款期限或者降低利率。更大的影响是:不良率可能是3%、4%的客群,过去可能不敢做,现在敢了。
对不在名单中的区域性银行、其他经营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和助贷而言,就比较被动。如果不能争取到地方版贴息政策,市场会被大行、股份行和5家机构抢走——因为有这1个点的贴息,不良会被缓释,这些机构可以更激进的向消费贷客户授信。这对于助贷可谓上下夹击:一方面,名单内机构会更激进地发放消费贷,导致优质客群减少;另一方面,9 号文的严格执行会压缩下沉空间,使得中间层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
名单内机构如何落地政策?
在贷款用途方面,贷款经办机构要健全信息系统,对贷款账户符合条件的消费信息进行识别。对于已经准入的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行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而言,需要调整产品业务流程,既要满足客户需求,又要避免留下风险隐患,特别是大行的一线将会承担更大的压力。
按照《方案》是要贷款经办机构先贴息,随后上报再由省级财政部门收到当地金融监管局提供的材料后审核拨付。对于审核未通过的个人消费贷款,由省级财政部门相应核减贴息资金;已向借款人支付贴息资金的,由贷款经办机构以适当方式扣减或追回。简单来说就是先贴息再审核,审核不通过的由贷款经办机构自行承担。
13日,监管也对此进行了解读,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借款人使用个人消费贷款用于一些非消费领域,或是其他违规套利行为,这不属于政策的支持范围,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
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督促贷款经办机构按照财政部规定和要求,做好贷款贴息资金的测算、审核、申请工作。经办机构对贴息数据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负责。
“我们也会督促贷款经办机构总部,建立健全内部问题核查和处理机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郭武平表示,将指导各金融监管局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执行情况纳入日常监管,配合财政部门适时对贷款经办机构贴息资金的申请、拨付、清算等情况开展核查。
名单外的机构如何应对?
没进入贷款经办机构名单的企业也有机会,《方案》提出:“鼓励地方财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他经营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贴息支持,扩大政策覆盖面。”
也就是说如果地方财政愿意支持,金融机构也不是没有机会。毕竟地方财政能推出地方版贴息政策,也是一种成绩体现,且的确有利于经济。其中,头部区域银行、大厂和头部消金机会更大。从规模上说,此次全国性政策也把、、等头部城商行排除在外,这些银行消费贷规模超千亿,客群覆盖能力不输部分股份行。
另外,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今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策到期后,我们还会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延长政策的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和调整贷款经办机构的范围。”
也就是说,这大概率不会是一个只做一年的政策,名单外机构一方面可以争取地方贴息,另一方面,努力进入下一年的名单中也很重要。
贴息分500元、1000元、3000元三档
据官方介绍,消费贷款利率由银行综合考虑资金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溢价等因素,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确定,贴息部分由财政资金直接补贴给老百姓。对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具体操作,借款人在申请个人消费贷款、签订相关贷款合同的同时,只需要增加一个操作,就是要授予贷款经办机构相关权限,允许其识别贷款发放账户或者指定账户的交易信息。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在3%左右,根据《方案》,本次贴息利率为年化1%,差不多贴补了三分之一的利息。但贴息比例更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无论是日常生活性的小额消费,还是买车、装修、购置家具家电或手机电脑等较大额度的商品消费,或者是旅游、养老、生育、教培、医疗等服务消费,只要是在相关机构获得了消费贷款,其中实实在在花出去用于消费的部分,都可以享受贴息支持,每人单笔消费更高享受的贷款贴息是500元,多笔消费可以叠加享受。
累积贴息有上限,对于单个借款人不是无限贴息下去,毕竟要把优惠给更多的人。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给予贴息,对于单笔消费达到5万元及以上的,需要在一些重点领域的消费才能贴息。其中,对于单笔超过5万元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在政策执行期内,对于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消费,贴息可以多笔叠加。每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贴息上限为3000元,相当于累积消费金额30万元。
对于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贴息也可以多笔叠加,每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累积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的累积消费金额10万元。
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不仅要追回相关贴息资金,对于违法违规的贷款经办机构追究相应责任,对借款人违法违规行为则纳入个人征信记录。
NFA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