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人误报厦大马来分校 | 官方霸气回应:要么退学,要么复读!就问你服不服!

音符科技网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国科学报

  16名贵州考生因志愿系统代码混乱被误录至厦大马来西亚分校,623分的高分却面临38万天价学费。家长哭诉‘系统界面小得看不清代码差异’,招生办却称‘考生应自行核对’。这究竟是技术漏洞还是责任推诿?当青春被代码bug改写,公平该由谁来守护?

  通知书上的校徽倒是熟悉,可地址栏明晃晃写着"马来西亚雪兰莪州"。 小宇妈抹了把眼泪:"我们老两口攒了十年钱,就想着娃能上985,结果...这学费一年38万,四年下来够在贵阳买套小房子了! "

  这事儿搁谁身上不懵? 更离谱的还在后头。和我聊天的半小时里,陆续有家长加我微信——16个被误录的孩子,全来自贵州,全是因为志愿系统里的"代码bug"。

  我翻出贵州省教育考试院发的《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找到厦大那页。 好家伙,"厦门大学"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在系统里只差了一个括号备注,代码分别是A001和B901。 可问题是,全国其他省份这两个代码差得远呢!

  "我们在云南招生的时候,厦大本部代码是0003,分校是0892,分差能有50分! "一位在云南做过招生工作的老师跟我吐槽,"贵州往年分差也有30多分,今年不知道咋搞的,系统里分校代码突然变成B901,和本部就差了个字母。 "

  更扎心的是,这16个孩子里,10个都是超过厦大本部线10分以上的考生。 小宇考了623分,比厦大在贵州的调档线高了18分——放在往年,这分数稳进本部。 可今年系统里,分校代码B901被排在厦大本部后面,志愿顺序一填,直接被"截胡"了。

  "我们填志愿的时候,根本没注意到括号里的'马来西亚'! "另一个家长急得直拍桌子,"系统界面那么小,代码、校名、专业挤成一堆,谁能逐字核对? 再说了,往年也没这情况,谁知道今年突然变这样? "

  8月1号上午,厦大招生办终于发了声明。 可看完我只觉得喉咙发紧:"根据教育部规定,平行志愿投档后原则上不退档。 学生若不愿就读马来西亚分校,需自行联系其他高校补录,或选择复读。 "

  更让人窝火的是后面那句:"代码差异属于技术问题,考生应仔细核对志愿信息。 "

  "合着我们考生得长八只眼睛? "小宇妈翻出厚得像砖的《招生计划》,"你看,这书上确实写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可谁会想到系统里代码和本部就差个字母? 往年又没这情况,我们哪知道今年要翻到十几页去核对备注? "

  我特意查了下教育部的《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里面确实写着"考生须对志愿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可问题在于,系统设计是不是该给考生留道"安全锁"? 比如设置"是否接受分校录取"的二次确认弹窗,或者在代码差异超过一定范围时自动提醒——这些技术问题,真的解决不了吗?

  事情发酵后,有家长扒出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招生处一位老师的朋友圈。 6月底发的,配图是学校的游泳池:"今年分数线真给力,600分上厦大(马校)是给你面子! 嫌贵? 爱来不来,别整那些没用的。 "

  评论区炸了锅。 "我家娃就是602分被误录的,他说这话什么意思? " "高校招生老师怎么能这么说话?" "这是歧视考生吗? "

  我联系上这位老师时,对方秒删了朋友圈,但态度强硬:"我就是实话实说,分校本来就是面向国际生招生的,学费高很正常。"

  可问题是,这些贵州孩子根本没报过国际生! 他们的志愿表上,之一志愿清清楚楚写着"厦门大学",连"中外合作办学"都没勾选。 现在倒好,被系统"一键分配"到分校,还要被说"嫌贵别来"——这像话吗?

  现在这16个孩子,分成两派。

  一派打算复读。 "我家就一个娃,砸锅卖铁也得让他上本部。 "小宇爸抽着烟叹气,"可复读一年风险多大? 万一明年考砸了呢? "

  另一派咬着牙准备去马来西亚。 "不去的话,志愿就废了,只能等补录。 "有个女生跟我说,她查过分校的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第412位,比国内很多211都强。 "就是学费贵点,可我妈说,只要我能学出来,借债也供。"

  可他们心里都憋着一股气。 "要不是系统出错,我们根本不会选分校。 "女生翻出志愿填报截图,"你看,我的'不服从专业调剂'是勾选的,可系统还是把我投到分校了——这到底是谁的问题? "

  这事闹到现在,网上吵翻了天。 有人说考生"没看清志愿","填志愿是大事,自己不仔细怪谁? "可更多人觉得:"系统设计有问题,凭什么让考生背锅? "

  我找了位做了15年招生工作的老教授,他叹了口气:"其实每年都会有类似情况,比如校名相似、代码接近的学校。 但像今年这样16个考生集体误录,确实少见。 问题可能出在两方面:一是考试院和高校的信息同步没做好,二是系统界面设计不够友好。 "

  更关键的是责任划分。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高校"未按规定公示录取结果的"要被追责,但"考生因自身原因误填志愿的",责任自负。 可这次的情况,到底是"考生自身原因"还是"系统缺陷"? 至今没个明确说法。

  现在小宇还在家复习,说"大不了复读一年"。 他书桌上堆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封皮都翻卷了。 他妈偷偷跟我说:"这孩子昨晚躲在被子里哭,说'妈,我是不是太笨了,连志愿都填不好'。"

  我看着心疼。 志愿填报确实是个技术活,可再技术活,也不该让考生一个人扛所有风险。 系统该优化,信息该透明,责任该厘清——这不只是16个家庭的事,更是关乎每个考生的公平。

  最后想跟所有考生和家长说:填志愿时,多查一遍代码,多对一遍校名,多问一句招生办。 毕竟,那串数字不是简单的代码,是你未来四年的青春,是全家的期待。

  至于那16个孩子? 希望他们能得到一个公道的结果。毕竟,谁的人生,都不该被一个"代码bug"耽误。

  网友评论:

  孩子辛辛苦苦累死累活考的优异成绩,家长盼星星盼月亮自己孩子毕业。结果搞得这个乌龙,厦门大学也是能嘚瑟,搞什么国外分校。填报志愿就应该有标注好。国家教育局应该处理妥当,复读对于考的高分学生来说就是重重打击。

  让你失望了,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985毕业,还真填过高考志愿。你评论之前就没看媒体晒出的志愿填报指南?厦大本校和马来分校学校代码都是2529,专业514-515-516都是本校,517又是马来分校,523-527是本校,528又是马来分校,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个在大陆一个在马来西亚,为什么要搞得这么不容易区分,导致本来就是之一次填报志愿的孩子容易犯错??这不是问题??

  怎么说呢?我家孩子就是今年的高考生。我们出去旅行也特意赶在出分前回来,我买了一个优志愿APP模拟填报了好多次,老公把去年的那两本招生目录都翻了个遍。等真正填志愿时,花了两天时间就填好了,余下的时间反复确认,认真核实。可以说,录取的学校就是是我们最想去的学校。所以说,这些填错志愿的孩子,其家长是什么都不做的吗?怎么能出现这样大的错误呢?家长们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

  为什么不该他们背?他们粗心搞错了呀,考试的时候粗心看错了,难道还能让老师把分再还给他们?想报厦门大学的人,难道不知道厦大有个马来分校?就算不知道,在报考的时候看到了相近的容易混淆的两个编码,怎么不谨慎一点多检查?如果实在弄不清楚,怎么不给招生办打 *** ?实在不行百度也行啊?不要什么都扯社会的责任,这难道不是一种道德绑架吗?如果今天厦门大学开了这个口子,允许填错志愿的再转回本部,那明天会不会就有人借口误报要求转去本部?那难道不是一种更大的,对更多考生的不公平吗?18岁了,成人了,自己也知道自己家境不够好,知道高考填报大学志愿对于自己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为什么不检查?这些孩子本就应该愧疚,应该自责

  我05年上大学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些乱七八槽的联合办学,今年姐姐家孩子高考让我参考,才发现联合办学防不胜防,感觉每个学校都有就连大专都有联合办学,怎么着,挂个国外的名头都高档了,还是光靠自己办不起学。许多县城农村的家长孩子确实容易报错学校,我用的办法是看学费,学费一万多的统统归为联合办学不选。

  16人误报厦大马来分校后复读,为何只有考生“全责”?

  文 | 樊秀娣(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近日,一起“考生误报志愿”事件引发关注。据《南方周末》报道,有贵州高考考生称,因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在志愿填报系统中未额外标注校区,自己误填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以下简称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的招生专业并被录取。同时,厦大马来西亚分校今年在贵州的招生分数线也有巨大变化,投档更低位次大幅跃升。

  厦门大学招生网显示,厦大马来西亚分校2025年在贵州省计划招生19人,物理类考生17人,历史类考生2人。目前,已录取的19人中有16人确认“误填”。对此,贵州省招生考试院的回复为“填报志愿时就应注意。这学校挺好的,只是学费有点高”。厦门大学的回复为“可以‘二选一’,要么报到,要么复读一年”。据悉,这16名误填报的学生已决定复读。

  笔者认为,厦门大学和贵州省招生考试院等有关部门对此次学生误填报志愿事件负有责任。原因如下:之一,在贵州省招生志愿填报系统中,厦门大学与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共用同一个院校代码,仅用*码进行区分。其他高校与其分校都有不同的代码。第二,贵州省招生考试院没有在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处明确标注海外、分校字样,而其他省市的招生系统中都有明确标注。以上两点含糊之处,容易造成学生对填报厦门大学与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志愿的混淆。

  据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招生公众号介绍,该校是之一所中国名校全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校园的海外分校,也是中国大学在马来西亚的之一所分校。其性质不同于中外合作办学。客观讲,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在马来西亚境内,学费远高于厦门大学且全英文授课,有适合的特定群体。因而,有关部门在国内的高考招生系统中应当明确提醒考生“注意区别、慎重选择”, 因为他们本应预见,部分家庭和考生可能会因该校较高的学费和生活成本而为难。然而,厦门大学作为其马来西亚分校的办学主体,贵州省招生考试院作为 *** 的管理部门,两者都没有尽到告知义务。

  高考竞争激烈,社会对志愿填报和录取环节尤为敏感。本次误填报志愿事件,受影响的不仅是误填的学生,还包括正在或准备就读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的学生。厦门大学和贵州省招生考试院等对此事件缺乏权威解释或及时回应,造成公众相互猜测和指责,引发更多学生和家长的心理紧张与教育焦虑,对此有必要深刻反思。

  一问,学生何错之有?

  一些人认为,相关学生在此次误填报志愿事件中存在“不够仔细、没看清楚、疏忽大意”,甚至“阴谋论”式的动机。

  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荒谬的“受害者有罪论”, 根本原因在于部分人至今未能厘清高校分校与中外合作办学之间的本质差异。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分阶段在国内外学习若干年的安排较为常见,而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在国内招生系统中招收中国学生前往海外就读的模式相对罕见,如果不特别加以说明,学生产生误解十分正常。

  据《南方周末》报道,如果是高校分校区开设的专业,系统基本都有注明。但到了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却没有标注,且在系统搜索厦门大学时也会出现马来西亚分校的专业。这也是考生认为会将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的招生专业误以为是本部的核心原因。

  此外,部分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的学生及家人认为有关学生的“误填”影响了该校的声誉,而这恰是有关部门在事前、事中和事后“惜字如金”、不作为的后果。如果一定要找出相关学生在此事件中的错误,恐怕就是他们过于信任“招生系统”。 然而,国家建设“招生系统”的初衷,正是为了让学生安心、放心。总之,相关学生是受损失者,他们不是主要过错方。

  二问,后果为何只由学生来承担?

  对于学生误填报志愿造成的后果,相关学生最终只能独自承担全部责任。令笔者不解的是,在相关学生、厦门大学和贵州省招生考试院三方责任主体中,学生无疑是相对弱势、责任最轻的一方,而能力更强、责任更大的厦门大学和贵州省招生考试院,是否曾采取任何积极补救措施?

  虽然“学生误填报志愿”与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办学质量、值不值得就读是两回事,但问题终究因此而起。厦门大学完全可以就此介绍一下该校的地理位置、语言环境、学费标准、办学特色、教学优势和就业认可度等,以帮助未来考生作出理性选择,同时也向在读学生及其家长作出一个清晰而有力的回应。贵州省招生考试院也应就相关考生提出的退档申请及时与厦门大学沟通与协调,尽可能给予回应。总之,出现这样的问题,掌握权力的有关部门应主动担负责任并积极解决问题。

  三问,今后该怎样教育学生?

  学生在国家官方招生系统中填报高考志愿出错并最终以复读收场,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本次事件也让不少教育工作者、家长对今后该如何教育学生感到有些迷茫。大人们不太希望对本该天真烂漫的孩子说出“社会‘坑’很多”等话语,怕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但又担心不这样提醒孩子,会导致孩子将来吃大亏。

  其实,大家更希望看到,厦门大学作为办学主体,不管是因为何种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都拿出责任担当的气度,尽可能站在学生的立场积极寻找补救方案,让大家看到教育的温度。

  综上所述,此事件所暴露的深层问题,亟须相关部门切实改进工作态度与作风。要增强工作责任心,把党和国家重视学生利益、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雷厉风行地落实到行动上。

  《中国科学报》 (2025-08-05 第3版 大学观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化学纤维行业董秘薪酬观察:新乡化纤前董秘付玉霞任职仅1年半收警示函 两年薪酬合计不到30万元
  • 南泥湾“牵手”北大荒
  • 小摩:升亚盛医药目标价至93港元 评级“增持”
  • 化学纤维行业董秘薪酬观察:蒙泰高新董秘朱少芬收警示函 年薪30.8万元缩水15.8万元 年内减持套现33万元
  • 乘用车行业CFO薪酬榜:海马汽车营收下滑、连亏3年 CFO罗理想年内涨薪7成
  • 瑞银:永利澳门第二季调整后物业EBITDA低预期 评级“中性”
  • OpenAI推出GPT-5 人工智能产业寻求投资回报
  • 国防部:血的教训不容忘却,历史悲剧不能重演
  • 赛百味正在中国快速拓店,未来每年至少开300家
  • 美国经济已出现拐点?小摩一改此前观点:美联储年内将降息三次
  • 瑞银:微降太古A目标价至74港元 评级“中性”
  • 航海装备行业董秘薪酬观察:中船防务业绩大幅增长 董秘李志东年薪93.71万元行业登顶 但同比缩水2.64%
  • 航天装备行业董秘薪酬观察:“最年轻董秘”航天环宇李嘉祥26岁即上任 2024年薪酬42.32万元同比增长42.89%
  • 乘用车行业CFO薪酬榜:北汽蓝谷5年巨亏295亿 CFO宋军年内涨薪至154万上榜
  • 摩根大通将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前至9月
  • 航天装备行业董秘薪酬观察:星网宇达业绩断崖式下滑 董秘袁晓宣违规收警示函 年薪70.1万元逆势大涨16.83%
  • 高盛:首予三花智控“买入”评级 目标价33.2港元
  • 农林牧渔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观察:永安林业去年营收、净利双降 财务总监查桂兵加薪25.71万元至80.82万
  • “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上海开幕,炎炎夏日里也有冰雪奇缘
  • 国防部:菲方应停止在南海拉帮结派,兴风作浪
  • 南昌马拉松赛事定档11月9日开跑,沿用“一江两岸”特色路线
  • 国防部:赖清德之流“跪美卖台”,最终只能羊入虎口
  • 中金:降小米集团-W目标价至70港元 料次季小米SU7交付量达8.1万
  • 小摩“超鸽”预测:美联储9月起或连续降息四次
  • 航海装备行业董秘薪酬观察:海兰信营收同比“腰斩”股价跌超19% 董秘杨晔年薪70.27万元逆势大涨65.65%
  • 瑞银:微升中国移动目标价至102港元 评级“买入”
  • 特斯拉被曝解散超算团队转向外部合作,马斯克:分散资源毫无意义
  • 国防部:希望有关方客观理性看待中俄正常防务合作
  • 今日涨跌停股分析:72只涨停股、2只跌停股,新疆板块活跃,新疆交建、青松建化等涨停
  • 里昂:料中国移动提高全年派息比率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 物流行业董秘薪酬榜:中储股份收利双降、扣非净利转亏 董秘彭曦德年薪涨至120万上榜
  • 里昂:首予IFBH“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43港元
  • 广告营销行业董秘薪酬观察:天龙集团董秘王晶新晋“百万年薪董秘俱乐部” 年薪100.52万元同比大涨186.87%
  • 非金属材料行业董秘薪酬观察:唯一“90后”董秘坤彩科技黄蓝菲年薪62.78万元 曾在26岁时出任新大陆证代
  • 广告营销行业董秘薪酬观察:“最年轻董秘”佳云科技郑玉飞年仅29岁 任职半年匆匆辞职 2024年领薪19.74万元
  • 农林牧渔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观察:67%的财务总监薪酬在上涨 乖宝宠物袁雪上涨95.73万元至159.97万元
  • 北京正处暴雨蓝色预警中,最大降水量超50毫米
  • 7000元一瓶的茅台纪念酒,上线3分钟"售罄"!二手平台溢价暴跌……
  • 物流行业董秘薪酬榜:建发股份净利大降77%、内控问题频发 董秘江桂芝年薪涨至387万居首、超第二名150万
  • 消息称Meta联手PIMCO、Blue Owl启动290亿美元数据中心扩建计划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