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中原,智汇郑州;七届耕耘路,今朝再启程。”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已成功举办七届,期货日报记者近日获悉,第八届——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将于8月19日至20日在郑州举办。
本届论坛以“赋能实体经济 助力强国建设——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机遇”为主题,由郑州商品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联合主办,将汇聚 *** 部门、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实体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等各方精英,共同探讨期货市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趋势与创新实践。
当前,全球市场风云变幻,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实体经济对风险管理的需求愈发迫切。作为市场经济的“稳定器”与风险管理的“工具箱”,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中不可或缺:在农业领域,它稳定生产者收益、筑牢粮食安全屏障,为农业强国建设添砖加瓦;在制造业版图,它助力企业锁定原材料成本、熨平价格波动风险,为制造强国建设保驾护航;在国际贸易舞台,它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避险工具,为贸易强国建设凝心聚力。可以说,期货市场已成为实体经济抵御风浪的“压舱石”,更是支撑强国建设的重要金融力量。
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期货和衍生工具的作用,将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更高质量赋能实体经济、助力强国建设,成为摆在期货和衍生品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本届论坛主题紧扣这一时代命题,通过深挖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与新机遇,为实体企业应对复杂环境提供新思路,推动期现深度融合,为提升实体产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注入新动能。
高水平开放是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期货市场的开放步伐与这一进程同频共振。南华期货总经理贾晓龙认为,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加快“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近年来,中国期货市场以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为目标,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今年,QFII和RQFII可参与商品期货、期权品种加速扩容,进一步拓宽了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吸引境外机构参与定价,提升了我国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也为产业企业提供了更加精准的价格信号。”贾晓龙表示,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是中国期货市场联通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其议题精准把握市场核心使命,是行业凝聚共识、探寻破局的关键平台之一。
论坛的“温度”,源于对实体企业需求的真切回应。厦门国贸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德伟直言:“本届论坛主题非常贴近企业所需。在石化行业从‘进口依赖’向‘出口导向’深刻转变的背景下,期待在本届论坛中学到运用期货工具去进行出口定价、锁定加工利润的新 *** 。”
“让实体企业稳健盈利,就是稳就业、保民生,是实实在在地为强国建设注入动力。”刘德伟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
作为论坛的“老朋友”,刘德伟表示,参与论坛能清晰把握行业脉动,与全球伙伴交流期现结合经验。据记者了解,借助论坛,他所在的公司在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指导下,成功与外商借助国内期货合约价格对出口业务进行定价,海外提货流程也更加顺畅,对欧洲、中东、东南亚的石化产品出口规模也稳步增长,生动印证了期货服务实体、助力贸易强国的实效。
谈及本届论坛,刘德伟最想了解的是跨品种加工费套保的财务记账、审计原则,以及龙头企业用期权解决远期出口套保的经验。
记者了解到,除主论坛外,本届论坛还设置了四个分论坛,分别是对外开放论坛、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论坛、农产品(油脂油料)论坛和工业品(聚酯)论坛,精准覆盖了强国建设的关键领域。主论坛除 *** 及归口监管部门参与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余斌、中国期货业协会党委书记杨光、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亚太地区董事总经理拉塞尔·贝蒂等嘉宾也将分别带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形势及展望”“期货和衍生品行业发展与强国建设”“全球衍生品市场变革趋势与前景”的主题分享。各分论坛聚焦开放实践、风险管理、产业供需等热点话题,通过主题演讲与圆桌讨论,为对外合作、产业升级与风险防控提供解决方案。
从思想盛宴到实践平台,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蓄势待发。这场汇聚全球智慧的盛会,不仅是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头脑风暴”,更将成为期现融合助力强国建设的“助推器”。
届时,全球期货和衍生品行业的目光将聚焦郑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