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西昊董事长罗慧平:年销售额将破20亿,但人体工学椅行业仍未爆发

音符科技网

界面新闻记者 | 梁宝欣

界面新闻编辑 | 林腾

“从2017年之后,我们每年都有30%—50%的增长,预计今年有望突破20亿销售额。我们在国内的人体工学椅市场排之一。”深圳西昊智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慧平对界面新闻说。

西昊是一家人体工学椅公司,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深圳宝安,供应链在佛山。西昊给界面新闻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西昊的销售额近16亿元,产品进入到85个国家和地区,年销量突破150万件。

“我们明年应该会有一个现象级的产品出现,预计单款目标销量达到百万级”,罗慧平兴奋地向记者算起了“业绩账”,西昊的目标是未来10年持续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长——按30%的复利计算,3年就能实现规模翻倍,5年则能翻两番。

找不到工作,被逼创业

罗慧平是80后,在刚毕业三年的时间里,就换了多份工作。后来因过去履历不好看,难再找工作,便决定创业。

他笑着说,“找不到工作了,就自己给自己安排了一份工作,去创业。”

选择人体工学椅这一赛道,主要受家庭影响。当时罗慧平与家人一同创业,而其家人此前就从事家具生意,主营产品是椅子,还曾协助一个中国台湾品牌在华南地区搭建连锁专卖店。

开始创业那会儿,罗慧平就发现,用户对人体工学椅这类产品的认可度特别高,需求也旺,价格还卖得很贵——2007到2009年的时候,一人体工学椅能卖到一万多,一套下来两三万,这样算下来,一家专卖店一个月也能做上百万的业绩。

刚好有机会自己做这个产品当时做线下成本很高,就想着如何降低成本。借着 *** 兴起,我们产品放到线上,解决了用户选择少、购买不便的问题。坚持做了两年后,拥抱互联网的变化,从 *** 、天猫开始正规化运营。”罗慧平说。

2011年,罗慧平正式创立西昊的品牌,同时也吃到了最早的一波国内电商红利,2013年销量就破亿了。

不过,到了2014年底,人体工学椅市场趋于同质化,西昊陷入竞争劣势,产品价格从8500元跌至600元,积压上千万库存,面临 *** 难题。因缺成本控制与低成本运营能力,西昊开始转型:收缩业务聚焦核心,投入技术创新,避开同质化。

久坐族的需求觉醒

CBNData数据显示,2024年人体工学椅线上市场同比增速达到43%。这背后是庞大的腰椎病患者。国家卫健委数据,2015年中国腰椎病患者已超2亿,且年增百万级;《2025人体工学座椅消费趋势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腰痛患者将达8.43亿。

罗慧平说:“大家经历了十几年的长期久坐办公之后,这个腰实在受不了。因为痛才觉醒,因为觉醒就愿意在这方面去投资。”

这种需求升级推动产业进化。中国办公椅最初是“打字椅”,上世纪80—90年代常见,仅靠两个海绵垫支撑背部,结构简单到几乎没有“设计”可言,仅满足“能坐”的功能。随着用户需求的升级,单一的支撑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强化腰部支撑、增加颈部托举等细分诉求相继出现,推动着椅子从“基础坐具”进化为“多维度支撑工具”。

2014年,面对同质化困境,西昊因响应用户需求实现突破:当时有用户提出希望人体工学椅腰部支撑可调节,罗慧平带领团队研发出带四向调节腰枕的M18产品,以差异化优势走出低谷。

此后,西昊沿着“满足细分需求”的路径持续加码技术创新:如推出“太空底盘”“6D扶手”,细化座椅的可调节性,将座椅拆解为137个可调部件,而行业普遍是数十个。此外,“太空底盘”借鉴航天技术,采用特种玻璃纤维材料,形成了玻纤弹片基础材料,突破传统限制,使产品实现145°后仰。

支撑创新的是持续投入:西昊每年将13%—16%的利润投入研发,100多人的研发团队占公司非生产制造类员工总数的20%。

不过,2014年推出的M18产品虽帮助西昊突破了同质化困境,却未能带动其快速增长。西昊直到2017年后才实现快速发展,这与渠道的调整密切相关。

2017年,西昊在国内市场面临价格竞争胶着的局面,且线上渠道集中度提升对品牌要求更高。基于全球市场规模庞大、欧美等发达国家消费力强的判断,西昊决定进军海外。

2018年,西昊团队尝试将M18人体工学椅以近200美元的价格上架亚马逊美国站。当时欧美品牌的人体工学椅价格高达上千美元,200美元左右市场近乎空白。结果大获成功:产品入仓后一个月售罄,前6个月销量超8000张,全年累计销售额超340万美元。

之后西昊加速扩展海外市场。截至2024年,西昊产品已出口至85个国家和地区,当年海外销量达45万张。

人体工学椅市场未来将“人均两张”

我们现在推出的产品都会被同行全线对标,新品一上市,之一波一大半都是被同行买走的一看后台的收货地址,我说怎么又去他家,罗慧平说。不过,他也希望有更多同行参与进来,共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因为没有竞争的行业,要么缺乏发展前景,要么会导致企业失去进步的动力。

他以智能手机行业为例,“智能手机要是只有苹果一家做,整个智能手机市场没那么大,因为各方面的生态应用认知跟不上,供应链也跟不上。”

罗慧平认为,人体工学椅行业真正爆发的时刻尚未到来,西昊一直在为此做准备“2017年后我们每年保持30%50%的增长,但这并非市场整体爆发所致——如果是市场爆发应是全行业普涨,而不是只有几家增长,我们自身的增长更多源于产品打磨与渠道拓展。”

他进一步分析,目前国内人体工学椅市场规模约400—500亿元,全球市场规模则达2000多亿元,但这一数据主要基于过去以To B市场为主的统计,“如果算上未来To C市场的需求,比如每家每户配备一张人体工学椅,整个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0—5000亿元。这个市场仍处于培育阶段,发展空间还很大。”

西昊的愿景是让人人都能用上西昊的人体工学椅,并为此规划了三个阶段的目标:之一阶段,实现四亿家庭一户一张;第二阶段,达到人均一张;第三阶段,做到人均两张,确保家里一张、工作的地方也有一张。

在罗慧平看来,实现愿景的核心逻辑在于:要让人体工学椅成为“普世性”产品,必须通过降本扩大终端需求——只有成本降下来,才能让更多人用得起,进而释放更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西昊的产品目前采用的是直接成本定价法:产品价格仅包含直接成本与所有费用成本,连研发费用都未计入其中——研发投入全部从利润中支出,产品定价既不考虑研发成本,也不涉及管理成本的分摊。其核心逻辑是省去用户无感知的开支,比如老板办公室设施。

在与供应商合作时,西昊也坚持这一原则:明确要求供应商不得将老板的个人开销摊入成本。罗慧平解释,消费者没必要为没享受到的东西买单”。他举例,“老板一天喝五瓶茅台,这与用户的产品体验无关,凭什么让用户为此付费?”

对于供应商的成本核算,西昊的标准是“用了多少面积就只算多少面积的成本,用了多少人力就只计多少人力的费用”。

可以这样说,西昊对过去的家具业供应链进行了一轮理念改造。不仅如此,西昊还主动帮助供应链企业降本增效——通过自身积累的行业数据,指出同行在该环节的成本控制更具优势,建议借鉴优化,为供应商提供明确的降本方向。

“不管是研发的投入,还是供应链的管理,我们都是奔着用户的需求去,用户需要好的产品,就专门投研发,用户说想要便宜点买到,我们就搞工程降本”,罗慧平说,未来西昊将聚焦三点:强化产品力、拓展各类渠道、提升品牌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大恒科技:李蓉蓉成第一大股东 持股6.29%
  • 和美药业赴港上市收证监会反馈:需说明A股辅导、历史沿革等问题,搭建、拆除红筹架构过程中合法合规情况
  • 10倍大牛股,明日复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减32.91%
  • 盐湖股份:实控人中国五矿增持5300万股
  • 普路通股东张云减持100万股 持股降至6.79%
  • 又一沪琼合作项目有新进展,上海仁济医院三亚医院开启门诊试运营
  • 2025ChinaJoy观众参观人次41.03万,创历史新高
  • 算法失灵?3000亿美元趋势跟踪基金今年表现创1998年以来最差纪录
  •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关税不确定性时期已经过去
  • 马斯克,大消息!
  • 7489亿华安基金迎新“掌门人”
  • 瑞士面临72小时限时挑战 力阻特朗普征收39%的关税
  • 又见增持!南京高科增持南京银行持股重回9% 年内多家上市银行股东出手增持
  • 环世物流赴港上市收证监会反馈:需说明环世集团股权架构调整过程中3次减资原因 是否涉及虚假出资、抽逃出资
  • 泰森食品三季度EPS超预期
  • 这类ETF,有成分股今年以来涨超230%
  • 哪吒汽车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 19.5亿元主力资金“围猎”银行股 农业银行股价再创新高
  • 在热点事件中冒充当事人“高中室友”、“移花接木”扰乱公众认知,两名用户被关闭账号
  • 000716,筹划控制权变更
  • 骅升科技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 聚焦境内运营实体合规性及收购合规性
  • 海特高新:已回购617.56万股,使用资金总额6497.29万元
  •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丛林赴北京密云、河北兴隆现场督导金融支持服务防汛救灾工作
  • 麦当劳计划2027年前加码AI布局 印度将成核心枢纽
  • 金融“反内卷”,不得低于成本报价!
  • 赛腾股份: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孙丰于7月31日存在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票的情形
  • 拓璞数控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是否涉及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A股科创板上市撤回原因
  • 驭势科技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 关注境外子公司、国有股东程序等问题
  • 我国成功救助一失火外籍集装箱船
  • 河南省长王凯调研抗旱保秋:积极组织群众抢浇快浇、能浇尽浇
  • 中电环保: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393.68万元,同比增长2.87%
  • 创记录内地资金涌入港股ETF,IPO规则改革将为市场再“添一把火”?
  • 基孔肯雅热“后遗症”到底怎么回事?如何预防?专家解答
  • 万亿赛道“振翅高飞”!低空经济三股涨停封板,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劲涨3.29%
  • 日御光伏港股IPO收证监会反馈:聚焦经营范围、股东入股价格差异原因等问题
  • 马尔代夫银行CEO:目前就开设人民币账户、发行银联银行卡等业务正与中方银行对接
  • 消息称买华为原生鸿蒙手机用户要签知情书:系统使用或有不便
  • 单月暴涨220%!广生堂股价疯涨难掩业绩崩塌,定增9.77亿元补血
  • 正链科技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 需说明股权结构、主营业务等问题
  • 中国外运:已回购8825.45万股,使用资金总额4.48亿元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