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将落地,消费贷会破3%吗?

音符科技网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两项贷款贴息是宏观发力促消费的举措,有利于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和居民融资成本,激发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潜力。

两项贴息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有利于通过财政金融联动的方式,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要抓好贴息政策组织实施,加强部门协同,简化办理手续,推动政策尽快落地,同时严格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用好用到位。

“我们还没有看到具体的文件,但按照之前的经验,消费贷贴息应该会主要面向装修、家电、汽车这类大额消费场景。服务业经营主体面向餐饮、旅游、托育、养老等经营主体。”一位国有行省分行个金条线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对界面新闻表示,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生产的动力和最终目的。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发力点,是当前和未来宏观政策的重中之重,是应对内外部冲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董希淼表示,2025年《 *** 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年度首要任务。今年以来,在一系列增量政策措施推动下,国内消费市场回升向好,但恢复的态势并不稳固,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仍然较为疲软,物价水平还在低位徘徊,市场信心和预期偏弱。从金融数据看,上半年住户贷款仅增加1.17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贷款增加9239亿元,短期消费贷款增长缓慢。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财政贴息政策将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并强化与金融政策协同,进一步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董希淼向界面新闻分析称。

消费贷会再次“破3%”吗?

有银行总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消费贷贴息可能意味着消费贷利率再次下破3%。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3%的“红线”可能并不会因为贷款贴息松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国两会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提出消费贷要“提额延时”。随后,央行、金融监管局火速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各家商业银行纷纷跟进,将产品额度更高提至50万、最长延至7年,消费贷利率也被一降再降至2.5%以下水平。为避免陷入价格战“内卷”,监管机构于4月1日叫停了3%以下的消费贷。

前述省分行人士也认为,消费贷未来会不会回到3%以下还有待观察。“事实上能够拿到银行更低利率消费贷的只有少数优质客群,贴息一定会遵循市场化原则,我认为最终受益的可能是基数较大、信用次优的中间客群。最后结果是平均贷款利率有所下降。”

董希淼对界面新闻表示,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息,是提振消费的创新举措,下一步应进一步落细落好:

之一,将贴息政策嵌入各类消费场景,并简化申请流程和手续,让消费者和商家方便申请甚至是一键申请、立等可得;

第二,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应面向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应覆盖国有、民企等各类所有制企业;

第三,强化与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国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协同,形成叠加效应,更大程度发挥政策效用。

此外,董希淼建议,阶段性降低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授信的资本占用和风险权重,并不断丰富金融机构处置消费信贷领域不良资产的手段,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减轻发展包袱。目前,部分年轻群体个人债务负担较重。建议支持金融机构加快核销消费贷款(含信用卡透支),对年度核销的消费贷款,按照贷款本金的50%予以财政补贴,同时推动金融机构适时优化消费者的征信记录。同时,拓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多元化融资和资本补充渠道,如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发行二级资本债券来补充资本,支持优质的中小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上市,增强资金和资本实力,提高消费信贷投放意愿和能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辉创电子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 需说明境内子公司权益取得及合规性
  • 科普|哪些人容易患甲状腺癌?如何预防和干预?
  • 嘉应制药信披违规涉2.2亿资金 内控和业绩存风险
  • 大恒科技控股股东郑素贞全部1.3亿股被裁定转让 或导致控制权变更
  • 日播时尚:跨界并购布局双主业 拓宽盈利增长极
  • 大恒科技:李蓉蓉成第一大股东 持股6.29%
  • 和美药业赴港上市收证监会反馈:需说明A股辅导、历史沿革等问题,搭建、拆除红筹架构过程中合法合规情况
  • 10倍大牛股,明日复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减32.91%
  • 盐湖股份:实控人中国五矿增持5300万股
  • 普路通股东张云减持100万股 持股降至6.79%
  • 又一沪琼合作项目有新进展,上海仁济医院三亚医院开启门诊试运营
  • 2025ChinaJoy观众参观人次41.03万,创历史新高
  • 算法失灵?3000亿美元趋势跟踪基金今年表现创1998年以来最差纪录
  •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关税不确定性时期已经过去
  • 马斯克,大消息!
  • 7489亿华安基金迎新“掌门人”
  • 瑞士面临72小时限时挑战 力阻特朗普征收39%的关税
  • 又见增持!南京高科增持南京银行持股重回9% 年内多家上市银行股东出手增持
  • 环世物流赴港上市收证监会反馈:需说明环世集团股权架构调整过程中3次减资原因 是否涉及虚假出资、抽逃出资
  • 泰森食品三季度EPS超预期
  • 这类ETF,有成分股今年以来涨超230%
  • 哪吒汽车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 19.5亿元主力资金“围猎”银行股 农业银行股价再创新高
  • 在热点事件中冒充当事人“高中室友”、“移花接木”扰乱公众认知,两名用户被关闭账号
  • 000716,筹划控制权变更
  • 骅升科技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 聚焦境内运营实体合规性及收购合规性
  • 海特高新:已回购617.56万股,使用资金总额6497.29万元
  •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丛林赴北京密云、河北兴隆现场督导金融支持服务防汛救灾工作
  • 麦当劳计划2027年前加码AI布局 印度将成核心枢纽
  • 金融“反内卷”,不得低于成本报价!
  • 赛腾股份: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孙丰于7月31日存在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票的情形
  • 拓璞数控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是否涉及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A股科创板上市撤回原因
  • 驭势科技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 关注境外子公司、国有股东程序等问题
  • 我国成功救助一失火外籍集装箱船
  • 河南省长王凯调研抗旱保秋:积极组织群众抢浇快浇、能浇尽浇
  • 中电环保: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393.68万元,同比增长2.87%
  • 创记录内地资金涌入港股ETF,IPO规则改革将为市场再“添一把火”?
  • 基孔肯雅热“后遗症”到底怎么回事?如何预防?专家解答
  • 万亿赛道“振翅高飞”!低空经济三股涨停封板,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劲涨3.29%
  • 日御光伏港股IPO收证监会反馈:聚焦经营范围、股东入股价格差异原因等问题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