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晚间,、、等130多家公司密集披露回购实施进展,A股市场“回购热”持续。
据数据统计,以公告日期为统计口径,截至8月4日19时,7月以来已有387家A股公司披露回购实施进展,涉及金额达602.42亿元,上市公司回购热情呈现明显上升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回购的公司中,有246家获得回购专项贷款的支持,占比超过60%。在获得专项贷款的公司中,已有49家完成回购计划。
产业龙头领衔亿元级大额回购
在政策引导与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共振下,近期A股公司实施回购的积极性持续高涨。
数据显示,7月以来披露回购实施进展的387家公司中,累计回购金额位居榜首,、、、等8家公司已实施回购金额均超10亿元。
8月4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345.17万股,占总股本的0.2748%,已支付的总金额为53.01亿元,回购股份将用于减少注册资本。贵州茅台回购方案于去年9月21日首次披露,预计回购金额为30亿元至60亿元,回购用途为减少注册资本。
三一重工8月3日晚发布回购股份进展公告显示,截至7月底,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7267.92万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13.55亿元。公司本次回购计划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0亿元且不超过20亿元。
此外,部分上市公司的回购计划执行效率颇高。6月以来发布的回购计划中,已有超20家公司落地实施;甚至7月刚发布回购计划的、、、等公司已迅速启动回购,其中芯原股份、岩山科技等已实施完毕。
以芯原股份为例,公司于7月15日首次披露回购方案,拟斥资2300万元至3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仅7天后的7月22日,公司便已完成回购,实际使用资金总额约2483.19万元,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8.7万股。
芯原股份回购提速的底气来自公司亮眼的业绩表现。8月2日,芯原股份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情况公告,公司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5.84亿元,环比增长49.90%;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30.25亿元,在手订单已连续七个季度保持高位,较今年之一季度末增长23.17%,再创历史新高。
从行业分布来看,7月披露回购进展的公司中,生物医药、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四大行业的上市公司回购最为积极。上述行业参与回购的公司数量均超过30家,合计回购金额均在30亿元以上。
逾六成公司已使用回购贷款
自去年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启动以来,A股已有653家公司获得该专项贷款支持,回购增持贷款额度上限合计达1418.17亿元。其中,用于股份回购的贷款金额上限为894.21亿元,占比达63.05%。牧原股份、京东方a、等7家公司取得回购专项贷款额度金额上限均在10亿元以上。
具体来看,牧原股份8月1日晚间公告,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5363.12万股,占总股本的0.98%,回购总额为21.6亿元,回购价格更高为46.20元/股,更低为36.16元/股。据了解,牧原股份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实施回购,总金额不低于30亿元且不超过40亿元。今年3月,已将其对本次股份回购专项贷款总额调整为2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专项贷款正成为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的重要资金来源。数据显示,7月至今披露实施回购的387家公司中,有246家已取得专项贷款,其中49家已完成回购计划。
以为例,该公司8月4日公告称,截至7月31日已完成回购,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194.4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76%,使用资金总额为2亿元。此前公告显示,公司曾取得银行不超过3.6亿元贷款,专项用于回购上市公司股票。
部分上市公司在获得专项贷款之后,迅速推进回购实施。如,其6月20日公告称,近日从中国无锡分行获得2500万元回购专项贷款,借款期限为一年,资金主要用于回购公司股票。7月8日,该公司便公告,截至7月7日回购期限届满,累计回购169.31万股,占当前总股本的1.47%,成交总金额2549.64万元,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
此外,、岩山科技等上市公司也在取得专项贷款后,较快地完成了股份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