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撤销五大区域公司,头部房企集体迈向“扁平化时代”

音符科技网

界面新闻记者 | 王妤涵

房企的组织架构调整浪潮仍在持续。

7月28日,界面新闻获悉,金地集团于近期在内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将沿用多年的“总部-区域-城市公司”3级管理模式,压缩为“总部-大区-地区公司”的2.5级管理模式,由此形成了四大大区公司、10个地区公司的全新框架。

此次调整旨在通过组织架构的扁平化来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强化公司内部组织效能与运营协同”,金地集团内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行业视角来看,金地的变革并非孤例。CRIC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超30家重点房企推进组织调整,万科、中国金茂、招商蛇口等头部企业不约而同选择架构瘦身。在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的背景下,组织架构调整已成为房企应对市场变化、提升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

精简区域层级

从调整路径看,金地集团延续了2024年以来的收缩逻辑,核心方向直指 “强总部、弱大区、精地区”这一思路设计。

在总部层面,金地集团对总部部分职能部门进行了调整、合并。如将原工程管理中心与成本管理中心为工程与成本管理中心,撤销监事会办公室;总部新设立供应链管理中心,新设“综合审议工作小组”。

与此同时,部分高管的职责分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调整之后,总裁李荣辉分管集团供应链管理中心、财务资金中心、产业管理中心;高级副总裁陈长春分管投资管理中心、开发管理公司;高级副总裁郝一斌分管集团信息科技中心、稳盛投资基金,不再分管投资管理中心、开发管理公司;高级副总裁韦传军不再分管稳盛投资基金,高级副总裁王南不再分管企划运营中心、美国公司,转为分管设计管理中心、营销管理中心。

区域层面的重组更为彻底。金地集团撤销了原有的五个区域公司,新设立了华南大区、北方大区、华东大区和中西部大区四大大区公司。各大区设置业务督导,审计监察,人力行政职能。

同时,各大城市公司迎来合并,形成10个地区公司架构具体包括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浙江、天津、东北、南京、华中和西南公司。

据界面新闻了解,接下来各地区公司结合业务需要,设置投资拓展部,设计管理部,营销管理部,采购管理部,工程管理部,成本管理部,运营管理部,财务管理部,行政人事部及项目部

落实到具体职能方面总部作为经营决策中心,负责重点经营事项的决策,直接管理地区公司,确保公司经营目标有效达成;大区公司作为业务督导中心,督导地区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和重难点专项工作;地区公司作为一线经营的主体,具体负责地区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保证地区公司经营目标有效达成。

这种设计使地区公司成为实质性的经营主体,而大区承担“上传下达”的协调功能,形成独特的2.5级管控模式。一方面可以强化集团总部经营决策、业务管控与资源配置的职能;另一方面,有效缩短了管理半径与决策链条,推动地区公司提升一线执行效率。

在区域架构变革后,人事调整也同步落地。

新设立大区公司集团高级副总裁郝一斌回归一线,担任华北大区董事长陈爱虹担任华南大区董事长原华南董事长杜宏调华东大区总经理兼上海地区公司总经理阳侃担任华东大区董事长,施鑫华担任中西部大区董事长

城市公司负责人基本保持不变,原地城市总变地区公司总有调整的是北京公司总经理遇绣峰调华中地区公司总经理,上海城市总季斌调南京地区公司总经理

“原有的区域公司调整为大区后,承担总部与地区公司之间的督导、协调功能,确保了经营决策的可落地性。原城市公司精简合并为地区公司,也是为了聚焦核心,推动资源整合协同,更好发挥集约效应”,金地集团方面对界面新闻介绍称。

加快经营修复

金地集团大刀阔斧的组织变革背后,是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下的业绩压力

2024年对于金地来说是艰难的一年。从年报数据来看,2024年全年金地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53.44亿元,同比下降23.2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1.15亿元,同比下降788.54%,基本每股收益亏损1.35元。

房地产开发主业面临巨大挑战,2024年金地实现签约金额685.1亿元,同比下降55.4%;签约面积47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2%。

债务压力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金地集团2024年共有9笔境内债、1笔境外债、3笔ABS(证券化融资工具)到期,涉及到期规模约180亿元,偿付压力主要集中在去年上半年,共有本金91亿元的债券到期。

但好在金地集团坚持以现金流为核心的经营策略,全年按时足额偿付了共约200亿元的公开市场到期债务,实现公开市场债务零违约,顺利完成了债务风险的阶段性化解。

在走出公开市场债务危机后,金地集团也在慢慢恢复“元气”。

经历一段谨慎期后,金地集团于2025年一季度重启土地投资,在杭州临平老区和上海松江各获取一宗宅地。据年报披露,2025年金地集团计划新开工面积127万平方米,同比将增加25.7%。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向前看,其判断金地集团年内或将延续体量小、流速快、以合作为主且布局核心城市的投资策略,或逐步带动销售表现改善,并形成经营端良性循环。

行业集体转向

金地集团的组织架构调整并非孤例事件,而是2025年以来头部房企组织变革浪潮的一个缩影。

从各大房企今年上半年组织架构的调整内容来看,“集团-城市”的二级管控体系成为本轮重点房企组组织架构的一个重要调整方向。

如中国金茂,3月份宣布将“总部—区域—城市”三级管控架构,调整为“总部—地区”二级管控架构,取消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五个区域公司,裁撤重组近20个城市公司为14个城市公司与6个事业部/片区。

再如招商蛇口,在6月份宣布,取消原有的华东、华南、华北、华西、江南五大区域公司,转为总部直接管理城市公司,形成“集团—城市”二级管控体系。在调整后,招商蛇口全国50多个城市公司将由总部直接统筹,减少中间管理层级。

这些调整的背后是房地产行业发展逻辑的深刻变化。随着当前“房住不炒”定位的持续深化,房地产市场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房企的发展模式也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已难以适应市场竞争,房企也必须通过组织架构调整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防范风险。

从上半年的销售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核心城市表现出较强韧性。

中指研究院监测显示,今年1-6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1.8%,降幅较前五月扩大1个百分点,各阵营房企销售额均有下降。其中,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893.8亿元,较上年下降13.2%,上半年销售总额超千亿房企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百亿房企46家,较去年同期增加2家。

TOP100房企单月销售额  图片来源:中指研究院

分城市能级来看,2025年上半年,20家代表房企47.8%的销售业绩来源于二线城市,为主要业绩贡献来源,一线城市销售业绩贡献率同比增长9.0个百分点至40.0%,增速显著。

投资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重点布局经济增长好、有产业支撑的高能级城市,已成为多数头部房企当前的共同策略。

在这一背景下,接下来头部房企的组织架构变革也将持续深化。在管理模式上,可能会更加灵活和扁平化,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在业务布局上,可能会更加聚焦核心城市和核心地段,组织架构也会随之向这些区域倾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国产医械巨头分野
  • 捏造大熊猫“受虐”谣言煽动网暴,主播夫妻被判刑
  • 交通银行:积极落实消费贷贴息政策 以数字化手段和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提振消费
  • 洗霸有研固态电池领域布局:携手成立合资公司夯实硫化锂市场领先优势【SMM分析】
  • 黑暗的一天,特朗普生吞冯德莱恩
  • Strategy上周耗资24.6亿美元购入2.1万枚比特币
  • 热点丨特斯拉弃台积电选三星,165亿芯片订单背后的攻坚战
  • “全球最大上市船企”要来了,中国船舶将合并中国重工
  • 比亚迪方程豹钛 3 上市后首次 OTA,支持无人机动态起降
  • 蚂蚁消金首发金融债,火热态势下,还有18家机构未触及发行“门槛”
  • 禾信仪器:上半年亏损1745.96万元
  • 年内举牌21次 险资正跑步入市
  • 天然溶洞遭破坏调查:垃圾成堆,大量钟乳石被售卖
  • 南京银行:南京高科增持750.77万股,持股比例升至9%
  • 格力电器朱磊谈“火焰山”直播:只有格力空调能让你和家人坐在空调前聊天
  • 奕斯伟赴港上市收到证监会反馈:用通俗易懂语音介绍业务模式 说明新增股东入股价格差异原因与合理性
  • 辉创电子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 需说明境内子公司权益取得及合规性
  • 科普|哪些人容易患甲状腺癌?如何预防和干预?
  • 嘉应制药信披违规涉2.2亿资金 内控和业绩存风险
  • 大恒科技控股股东郑素贞全部1.3亿股被裁定转让 或导致控制权变更
  • 日播时尚:跨界并购布局双主业 拓宽盈利增长极
  • 大恒科技:李蓉蓉成第一大股东 持股6.29%
  • 和美药业赴港上市收证监会反馈:需说明A股辅导、历史沿革等问题,搭建、拆除红筹架构过程中合法合规情况
  • 10倍大牛股,明日复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减32.91%
  • 盐湖股份:实控人中国五矿增持5300万股
  • 普路通股东张云减持100万股 持股降至6.79%
  • 又一沪琼合作项目有新进展,上海仁济医院三亚医院开启门诊试运营
  • 2025ChinaJoy观众参观人次41.03万,创历史新高
  • 算法失灵?3000亿美元趋势跟踪基金今年表现创1998年以来最差纪录
  •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关税不确定性时期已经过去
  • 马斯克,大消息!
  • 7489亿华安基金迎新“掌门人”
  • 瑞士面临72小时限时挑战 力阻特朗普征收39%的关税
  • 又见增持!南京高科增持南京银行持股重回9% 年内多家上市银行股东出手增持
  • 环世物流赴港上市收证监会反馈:需说明环世集团股权架构调整过程中3次减资原因 是否涉及虚假出资、抽逃出资
  • 泰森食品三季度EPS超预期
  • 这类ETF,有成分股今年以来涨超230%
  • 哪吒汽车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 19.5亿元主力资金“围猎”银行股 农业银行股价再创新高
  • 在热点事件中冒充当事人“高中室友”、“移花接木”扰乱公众认知,两名用户被关闭账号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