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分支机构精细化管理
银行股在过去一年多时间成为场内表现最强势的板块,并受到场内投资者的普遍关注与热烈追捧。
8月25日,率先召开中期业绩说明会,就公司经营和业务具体情况回答投资者提问。或许是因为平安银行领导层一贯的实在、接地气的语言风格,高峰期有超过25万人通过线上线下关注平安银行这场业绩发布会,充分体现了市场对该行经营情况的高关注度。
出席这次业绩发布会有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项有志,副行长方蔚豪,行长助理兼首席风控官吴雷鸣,行长助理王军,董事会秘书周强以及主要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出席并回答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业绩上看到积极变化
行长冀光恒率先发言,他表示,今年以来,平安银行积极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持续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的战略方针,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推动经营质量提升,业绩表现上看到了不少积极的变化。
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整体的经营保持稳健,战略成改革的成果逐步显现。包括践行提质增效,营收利润的降幅双收窄;优化资产结构,注重量价的平衡发展;负债成本显著优化,息差降幅趋缓。
冀光恒提及,2025年上半年对银行业来说依然有较大挑战,在目前低利率环境下,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竞争加剧,息差普遍收窄,经营压力不断加大。为了更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很多同业也在积极调整经营重心,改变路径依赖。
他表示,“幸运的是,平安银行在两年前就已启动了战略改革,通过前瞻布局和主动转型,持续优化业务结构,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加快零*改革方案落地
冀光恒还表示,平安银行始终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下一步将加快改革方案的落地,推动自营队伍人数和产能提升,深化信用卡财富业务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理财服务,进一步优化付息率,完善扁平化集中化的风控体系。
在坚持零售特色的基础上,推动对公业务齐头并进均衡发展。通过做精行业、做精客户和做精产品,实现对公客户的特色化经营,持续丰富投资策略,提升收益的稳定性。
风险方面要继续坚持底线思维,业险协同,精准施策,支持高质量的信贷投放,强化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多策并举,清收完损,减轻历史包袱。
引导分支机构精细化管理与合规治理
同时,平安银行下半年还将加强关注重点经营单位和重点分行的业绩表现,提升营收和利润水平。目前各项业务转型升级举措正在推动中,后续将深化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优化客群结构,加强内部协同。
平安银行将更加专注经济活跃度高,信贷需求旺盛的经济发达地区,加大资源和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资产收益率和存款付息率,增加非息收入的占比,并引导各分支机构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和合规治理的能力。
冀光恒总结,之前也提到过,2025年会是平安银行最难的一年,在上半年部分指标已经出现积极的趋势,相信困难正逐步过去,将持续迎难而上,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好转,会努力在2025年实现业绩的筑底企稳,保持向好趋势,为业绩进一步改善打好基础。
发生了显著变化
关于零售改革,冀光恒还进一步提及,过去两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发生了显著变化。
首先,平安银行对零售战略进行了重新梳理,使战略更加清晰,能够更好地适应宏观环境和市场变化。在自营渠道、客户选择及风控能力方面均有较大提升,相比过去走高收益高风险、依赖中介机构的情况出现了积极变化。
在战术层面更加精细化,从以往偏重L端(贷款端),逐步重视A端(资产端),实现客户有效获客、客户维护和客户体验的提升。
第三,零售队伍的精神面貌也发生变化,从一味地盯市场,变成同时更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内功的修炼。
第四,总行与分行的协同更为流畅。总行更多在机制、配套、激励、考核、宏观等加强研究,分行在一线更多支撑风险,也获得更多授权。
整体来说,可以看到零售风险结构的积极变化,零售贷款不良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拐点。
一年前,他提到,止血是至关重要的。到现在他也认为,幸运的是,平安银行在两年前就已启动了战略调整。
其次,中风险产品的投放也出现了比较大的拐点。还有,客户数量持续扩张,自营渠道人员及单产显著提升。
通过两年的努力,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出现了一些趋势性的变化,为再次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机会。
总体来讲,已经实现筑底企稳,步入爬坡阶段,最黑暗的时期已经过去。但仍需市场检验。
此外,付息率方面,平安银行已从2年前行业领先的高水平逐步下降,风险成本下降显著,成本管控卓有成效。
对公规划与思考、差异化
在这场业绩说明会上,副行长方蔚豪作为平安银行对公条线负责人首秀,清晰完整阐述了该行对公业务的整体思路。
他表示,平安银行的对公战略在这几年是一脉相承的,坚持“做精行业、做精客户、做精产品”。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思考,下一步的举措也有一些想法。
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好“守正、调优、增长、创新”四个方面。
在“守正”方面,平安银行重点布局基础设施、 *** 、公用事业、基础能源、新能源等六大行业,以及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并购银团等六大主流产品。行业中,除了对房地产进行主动避险的结构调整外,其他行业均实现了良好增长,大部分领域保持双位数增长。主流产品也全部是正增长。他以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举例,跨境金融产品突破3000亿元,供应链金融发生额同比增长25%以上。
另外一点特色是战客经营。围绕扩客户、扩额度、扩久期、扩产品,做好深度经营。战略客户数量持续增加,资产余额与存款余额均实现较快增长。
在“调优”方面,平安银行围绕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为核心进行优化。例如在资产端,推出低收益乃至负收益的票证业务,腾出更大的报表空间去支持一般信贷投放;在负债端,有效管控高息负债和保证金业务,提高活期负债占比。
在“增长”方面,平安银行从特色产品与竞争优势出发进行思考,例如参考车生态,积极研究钢铁、煤炭、消费电子、汽车上游供应链等产业链。对公理财、企业移动支付、商户收款对账等业务也做精,更好为客户服务、产生价值。特别是数字财资系统,这是一个为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提供资金管理的系统,上半年接入集团客户数量较年初增长25.7%。
在“创新”方面,平安银行推动结构性调整,重视中风险、中收益客户群体,精选行业、客户和产品,依托研发、实验,逐步实现量产。
他相信,按照这样的趋势,到年底会有不错的收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