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信物·时空对话|炸不断的民族脊梁: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

音符科技网

【编者按】

在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不分阶层、不分职业,众志成城,共御外敌。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文艺宣传的阵地,从物资保障的后方到秘密情报的战线,万千力量汇聚成不可阻挡的民族洪流。历经岁月洗礼而留存至今的抗战信物,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精神的传递者。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之际,荔枝新闻推出《抗战信物 · 时空对话》系列报道,以 " 信物 " 为媒,邀请当代青年与抗战亲历者的后人展开对话,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探寻跨越时代的青春信念。

video

1937 年 12 月,钱塘江上爆发一声巨响。刹那间,钱塘江大桥钢梁扭曲断裂,桥墩轰然坍塌,浓烟裹着火星弥漫在江面上。茅以升望着江水,内心翻涌着难以言喻的痛楚——这座他耗时 900 多个日夜、甚至亲手参与打之一根桩的 " 中国之一桥 ",通车仅 89 天,为了防止日军南进,就这样在他眼前断裂。

" 父亲形容,炸桥就像掐死了自己的孩子。"

钱塘江大桥全景鸟瞰图

茅玉麟是茅以升最小的女儿,当年,她还没有出生,但是对于父亲茅以升,她花了一生时间去了解。从钱塘江畔对父亲的回忆,到跨越世纪的精神传承,茅玉麟对话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茅以升班学生李婧,讲述茅以升用一座钢铁桥,挺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茅以升女儿茅玉麟(左)与青年学生李婧

天堑难越,誓建中国之一桥

钱塘江,自古以 " 险 " 闻名。上世纪三十年代,积贫积弱的中国,面对这处天堑,徒唤奈何。江底流沙深达 41 米,寻常根基无从立足;夏秋狂潮,每秒 4 米的流速足以吞舟;更有台风肆虐,虎视眈眈。而此前,国外设计师曾放言:" 能在钱塘江上造桥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生!" 不到 40 岁的茅以升,率领一群同样热血的工程师,向不可能发起了挑战。

" 父亲与团队工程师共 *** 了 6 套建桥方案,他做了很多钱塘江的水文地理的调研,最后选中一套认为是更好的,用自然界的力量解决自然界的障碍。" 茅玉麟说道。他们在绝境中开出生路:首创 " 射水法 " 穿透深厚淤泥,用 " 沉箱法 " 在激流中浇筑根基,以 " 浮运法 " 驾驭庞大桥身…… 80 余项难题被一一攻克,茅以升深知肩上重担:钱塘江大桥的成败,非一人荣辱,实乃中华民族能否挺直脊梁之大事!1934 年,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之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在国人的瞩目与期盼中,破土动工。

钱塘江大桥奠基仪式上的茅以升(前排中)

战火迫近,坚守中的生死考验

桥未成,国难已至。1937 年," 八一三 " 淞沪会战的硝烟弥漫华东,也笼罩了钱塘江畔的工地。翌日,凄厉的防空警报撕裂长空,日军轰炸机直扑大桥!彼时,茅以升正与工友们在 6 号桥墩水下的沉箱中研讨。骤然间,电灯尽灭,高压空气或停止输送——一旦断电,江水将瞬间吞噬所有人。生死一线间,他们在冰冷的沉箱中煎熬了漫长的半小时。当警报解除,光明重现," 来到岸上一看,工地上只有一位阀门工人,父亲问刚才怎么回事,工人说飞机又来了,关闭灯是怕被敌人发现。" 茅玉麟说,父亲当时非常感动,坚守电闸的工人,未曾离开岗位半步,用生命守护着沉箱内的同胞。

战火日益迫近,大桥的命运蒙上浓重阴影。茅以升心里思量," 万一杭州失守,这桥不能留给日本人 "。可即便炸毁,如果处理不当,敌人仍能修复大桥,快速通车南下。作为大桥的设计者,茅以升最清楚大桥的关键点在哪里。" 父亲设计之初,在 14 号桥墩处,就预留了埋放*的方洞。" 茅玉麟回忆。这处暗藏的 " 死穴 ",是他最不忍面对却不得不备的 " 后路 "。

1937 年 9 月钱塘江大桥概观

痛下决心,亲手炸毁 " 亲子 "

1937 年 11 月,上海沦陷,杭州门户洞开。日军铁蹄汹汹,企图跨过钱塘江长驱直入。" 此桥,绝不能资敌!" 于是,炸毁大桥,阻滞日寇的命令传来。茅以升如遭雷击,心如刀绞。" 现在炸桥不可以,因为杭州很多的百姓还没有离开,炸了大桥就等于炸断他们的生路。" 茅以升想了个 " 不是办法的办法 " ——先布好*,兵临城下时再点燃*。随后,他一面指挥工兵在大桥最致命处——主跨钢梁衔接点、桥墩承重节点、公铁连接部——精准埋设百余根引信;一面焦灼地守望着,守望着一车车物资和一批批逃难的同胞,通过这钢铁生命线。据许多浙江老人回忆,如果不是这条 " 生路 ",杭州可能也会遭遇一场*。

12 月 23 日,暮色如铅,离 " 炸桥令 " 已过去 30 余天,日军骑兵部队抵近大桥北端。最后时刻,终究来临,茅以升万箭穿心。

" 轰——!!!" 天崩地裂的巨响过后,开通仅 89 天的钱塘江大桥,钢梁扭曲断裂,桥墩轰然坍塌,带着满身伤痕,缓缓沉入冰冷的江水中。他悲愤地写下:" 桥虽被炸,然抗战必胜,立此誓言,以待将来。"

钱塘江大桥炸毁后,日军在江边观望

守护蓝图,废墟之上盼重生

硝烟未散,希望未泯。" 钱塘江大桥被炸以后,父亲就把所有建桥的资料,包括影片、照片、还有一些书籍等打包成了 14 个木箱子,随身带着往后方撤离。当时父亲就说:‘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茅玉麟回忆。举家后撤时,纵使遭遇大火焚毁了几乎所有家当,茅以升和他的工友们,拼死守护着 14 箱资料,分寸未损。这沉甸甸的资料,是信念的火种,是复兴的蓝图。

自忍痛炸桥那一天起,复桥的希望便一直埋藏在茅以升心底。1946 年,茅以升带领桥工处的工作人员和精心保护下来的 14 箱资料回到杭州,开始了钱塘江大桥的修复重建。彼时,时局动荡,经济负担很重,修修停停、时断时续,7 年后的 1953 年,钱塘江大桥才得以完全修复,重新通车,至今仍巍然屹立,并于 2006 年成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钱塘江大桥通车 50 周年,91 岁的茅以升在钱塘江边

1987 年 10 月,钱塘江大桥通车 50 周年,茅玉麟回忆当时 91 岁高龄的父亲,来到了钱塘江边,他拒绝坐轮椅,颤巍巍地扶住桥栏,久久凝望着奔流不息的江水说不出话来……江风拂过他饱经沧桑的面容,他说:" 每来一次,就少了一位当年的战友……但这桥还在,还在为百姓服务。想到此,心中亦有宽慰。"

茅以升与女儿茅玉麟

今天,当我们驱车驶过这座历经战火洗礼的钢铁巨龙,当我们在桥心公园凭栏远眺,钱塘江的波涛仿佛仍在诉说着那段历史。茅以升的远见卓识——最初的双行道设计、预留的步行空间——至今仍便利着万千行人。他不仅用智慧和钢铁在惊涛骇浪中架起了通途,更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以断桥明志,挺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永远融入了中华民族浩荡前行的精神血脉之中。

如今的钱塘江大桥

监制 /王智勇  统筹 /刘娟  制片人 /沈颖 周诗婕 冯金同 姜弘毅  编导 /祝亦楠  摄像 /孙浩瀚 李博睿  剪辑 /刘香楠  视觉包装 /孙伟 乔旭 秦宏图 陈嘉骏  文稿 /吴珂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从“柯勒律治之花”看起,南艺学者型艺术家联展
  • 印度进行综合防空武器系统首次飞行测试
  • 豪赌“寒王”日赚超12亿?牛散章建平重金砸入“AI+” 此前布局这些个股
  • 鲍威尔终于“放鸽”!美股8月将如何收尾
  • 预测年收150亿元的大项目不做了,投138亿元炒股、理财!江苏国泰公司总市值才124亿
  • 3艘美国军舰最快今日抵达!委内瑞拉正式启动全国征兵登记程序,马杜罗此前宣布将部署400万民兵
  • 上海虹桥机场时隔26年重启欧洲线、往返伦敦将开航?航司回应
  • 智利伊基克大区发生5.0级地震
  • 曹克亮已任北京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局长
  • 张玉宝任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秦皇岛分校党委书记
  • 十余条高铁即将开通,两省将迎“市市通高铁”
  • 多家银行紧急提醒:信用卡这么用后果“很严重”!
  • 专访押沙龙丨人性的底色不会变。只能靠文化去约束
  • 中山大学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在南海完成首次深海试验
  • “中国电影新力量”再聚吉林长春,碰撞思想、分享洞见
  • 董宇辉出走后,东方甄选营收跌了21亿元,俞敏洪:我身处多少暴风骤雨之中
  • 《侏罗纪世界:重生》与怀旧美学的重生
  • DeepSeek“点燃”国产芯片 FP8能否引领行业新标准?
  • 献礼抗战胜利80周年 元隆雅图推出红色主题系列文创新品
  • 倒计时10天!这些大国重器即将亮相九三阅兵
  • 奇瑞校招生发邮件反对周六开会抄送全体高层,当事人发帖称“已离职”
  • 陕西榆林青云镇有狼外逃?当地回应:是狼犬,目前击毙6条,未逃的15条狼犬也已击毙
  • 来沪参访台生参观四行仓库纪念馆:“向保家卫国的军人献上最高敬意”
  • 大幅加仓,连续14周净买入!资金涌向这些股,芯片龙头成交居首
  • 李在明访日会见石破茂 双方同意加强韩日关系
  • 看图:日本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和欧洲
  •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更多女性进入全职工作岗位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和劳动力紧缺
  • 携程沉浸式餐厅TASTE OF CHINA味开业 提供服饰妆造跟拍服务
  • 广西防御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北海至涠洲岛航线停航
  • 香港,不曾忘却的抗战记忆|烽火长歌
  • “牛市”逆行者!26岁券商分析师,转行房产中介:“人生是来体验的,开心和有意义是最重要的”
  • 江苏首富陈建华任“民营造船第一股”新掌门,24岁儿子担任总经理
  • 中经评论: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 哈马斯高级官员:内塔尼亚胡蓄意破坏谈判,坚持继续进攻
  • “剑鱼”强度加强,中国气象局启动台风三级应急响应
  • 日本央行行长预计就业市场维持紧俏 继续给工资造成上行压力
  • 香港天文台:将于12时10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讯号
  • 一场篮球赛事,如何成为上海篮球少年们的青春
  • 实探:“痛金”迅速走红!业内呼吁尽快出台规范措施
  • 北京大学党委原副书记杨河出任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讲席教授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