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市场扩容与企业加码共筑红利资产投资新生态
截至8月20日,A股市场256条红利指数中,近九成年内实现上涨
本报记者 田 鹏
近年来,投资者对于收益稳定性的诉求持续升温,这一趋势直接推动红利资产(具有稳定分红能力、股息率较高且盈利持续性较强的上市公司股票或相关金融产品)配置价值不断提升。
据Wind资讯数据,今年以来截至8月20日,A股市场256条红利指数中,有224条实现上涨,占比达87.5%,直观反映出红利资产的市场热度与投资吸引力。此外,从相关金融产品来看,年内红利相关ETF产品的主动买入额为1986.01亿元,占策略指数ETF整体买入额的87.74%,从资金流向角度也有力印证了市场对红利资产的高度认可与积极布局。
在此背景下,提升分红能力成为样本股巩固自身在红利资产领域地位的核心抓手。这不仅能进一步契合投资者对收益稳定性的核心诉求,增强自身对资金的吸引力,更能推动企业在资本市场实现长期健康发展,为股东创造切实回报,从而形成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红利资产受追捧
今年以来,红利指数“上新”保持高频态势。据Wind资讯数据,年初至今,中证指数、国证指数和沪深交易所已合计推出35条红利指数,覆盖不同市值维度(如大盘、中盘)、策略因子(如低波动、高增长、高质量)及跨市场标的(如沪深港通成分股),助力多层次、差异化的红利指数体系加速成型。
高频“上新”背后,既是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在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对高股息、稳收益资产的配置需求持续攀升,倒逼指数工具不断细化;也是政策引导的结果——2025年1月份中国 *** 发布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推出更多红利、低波、价值、成长等策略指数ETF,进一步提升ETF产品多样性和可投性”,为指数“上新”提供了清晰的政策信号。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韩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指数编制机构推出更精准的红利指数,能够通过细化标的筛选标准,让市场定价更好地反映不同类型高股息资产的内在价值,从而提升资产定价效率。同时,这类精准指数的扩容为全链条产品创新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既有助于推动指数基金等基础投资工具的差异化发展,也能加速相关指数期权、期货等衍生品的创新进程,最终完善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使投资者更高效地对冲不同风格红利资产的波动风险。
以红利ETF产品为例,今年已有红利低波ETF长城、红利价值ETF、中证红利质量ETF和央企红利50ETF等4只产品上市,截至目前合计吸引16.17亿元资金流入,进一步丰富了投资者的红利资产配置工具,也为红利指数化投资生态注入了新活力。
中央财经大学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认为,红利指数化投资生态持续完善,未来将展现出多重积极价值:其一,能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标的,精准匹配不同群体的风险偏好与投资诉求;其二,可引导资金向具备稳定分红能力、财务表现优良的上市公司汇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资本市场的运行效能与公平性,助力上市公司实现健康发展;其三,依托公开透明的指数编制与发布机制,投资者能更清晰地把握市场动态和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而做出更理性的投资决策,这将有力推动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入普及。
提升分红可持续性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红利资产的关注度持续攀升,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提升分红质量与持续性提上日程。
从政策层面看,今年以来,监管持续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分红意识、规范分红行为。例如, ***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提出,推动上市公司开展中长期激励,制定稳定、长期的现金分红政策。
这为上市公司强化分红规划、提升分红可持续性提供了明确指引,有助于形成“上市公司积极分红、投资者认可回报”的良性市场生态,进一步推动红利市场的规范化、健康化发展。
目前,上市公司已积极行动。例如,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披露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同时,宣告2025年之一次中期利润分配17.10亿元的计划,并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制定2025年其他中期分红方案,简化分红程序,视公司经营情况灵活多次分红。这种前瞻性布局不仅体现了龙头企业对股东回报的持续重视,更通过稳定的分红预期,为市场注入长期投资的确定性。
在韩乾看来,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分红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工程。这需要企业在保持主营业务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合理平衡留存资金与分红比例,既要为自身的研发投入、产能扩张等发展需求预留空间,也要充分考虑投资者对收益稳定性的诉求,从而在企业发展与股东回报之间找到更佳平衡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谈及如何确保上市公司分红行为更加健康合理,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需多维度发力:一是强化监管,加大对上市公司分红执行的监督检查,对违规或弄虚作假企业依法处罚,以刚性约束确保政策落实;二是完善治理,推动上市公司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发挥独立董事作用,优化股东决策机制,使分红政策制定与执行更科学,维护中小股东权益;三是细化信披,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分红政策依据、执行进度及未分红原因,提升透明度,方便中小股东监督;四是健全激励约束,将分红落实与管理层薪酬、股权激励挂钩,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结合,促进公司平衡发展与股东回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