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机构之家
8月19日,企业预警通显示,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601696.SH)发布公告,中银证券中证500ETF、中银证券创业板ETF、中银证券、中银证券中证500ETF联接四只产品同步增聘刘先政为基金经理,同日,中银证券盈瑞混合基金增聘罗雨为共管基金经理。
机构之家梳理后发现,除中银证券中证500ETF联接基金外,其余四只基金此前均是“双基金经理”配置,此时再增聘基金经理刘先政,似乎都在指向原基金基金计伟。在刘先政被增聘之前,计伟所管理的四只指数基金均由他与另一位基金经理共管。如今,这四只基金悉数变为“三经理共管”模式,这种罕见的“拥挤”配置,在业内通常被解读为一种信号——为原基金经理的离任进行平稳过渡。这使得拥有7.83年投资经验的老将计伟,其未来的职业道路显得颇为尴尬和不明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先政一人“身兼四职”,接管的均为被动指数型产品,而其过往履历却与该领域并无交集,此时增聘公告,究竟是中银证券对基金经理能力边界的认知出现了模糊,还是在下一盘关乎人事更迭的“大棋”?
表格系中银证券8月19日基金经理变更情况统计表

被动指数基金经理的跨界困局
计伟,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就职于华安基金担任基金经理,聚焦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管理;2016年8月至2019年7月,转至汇安基金,管理范畴涉及增强指数型股票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混合债券型基金(二级);2019年10月加入中银证券,管理类型进一步多元。
辗转多家基金公司,管理类型多元,然而,复盘计伟过往的产品业绩难言优秀。在华安基金管理的四只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无一实现正收益,其中,华安创业板50ETF任职一年时间录得-7.87%亏损,行业排名倒数第二。或许是业绩压力使然,2016年8月,计伟转战汇安基金,除了管理增强指数型股票基金,增加了管理灵活配置型基金和混合债券型基金(二级)。
这次转型并未持续太久,仅三年后,2019年10月加入中银证券,在中银证券管理的之一只基金是其从未涉足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中银证券祥瑞混合,这次“跨界”尝试的结果并不理想,在不到两年的管理期内,该基金录得了-14.9%的亏损;中银证券对其尤为偏爱,2022年12月,计伟同时被增聘为中银证券瑞益混合、中银证券安弘债券的基金经理,这次的安排令人费解,结果也印证了市场的担忧,中银证券瑞益混合基金在其任职期间总回报为-38.73%,业绩表现惨淡,中银证券安弘债券这只混合二级债券型基金,在其管理下同样录得-2.98%的负收益,在同类822只基金中排名第783位,几乎垫底。
计伟在中银证券卸任的这三只基金,无一例外均以亏损告终。截至目前,计伟旗下仍管理4只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合计管理规模2.53亿元。其中管理四年多的中银证券创业板ETF录得回报-6.94%,中银证券盈瑞混合这只偏债混合型基金任职总回报接近-10%,在同类排名中垫底,仅两只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实现正收益,即便兜兜转转多年,计伟表现相对稳健的领域,或许依然是其职业生涯起点的被动指数型基金。
表格系计伟以往管理基金产品收益及排名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8月19日,计伟旗下的四只基金全部进入“三位基金经理共管”的模式。这种安排在基金行业较为少见,不仅增加了沟通和决策成本,也稀释了基金经理的责任归属。或许合理的解释,便是为计伟的最终离场进行人事上的“软着陆”。
刘先政上任疑云:折戟老将转战陌生领域
如果说计伟的处境是“英雄迟暮”的无奈,那么继任者刘先政的任命则带来了更大的谜团。此次四只被动指数型基金交由刘先政共同管理,而从其公开履历显示,刘先政此前从未涉足过被动指数型基金管理工作。
数据显示,刘先政曾任太平基金行业研究员、百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高级权益投资经理;2017年11月至2021年4月任职于诺德基金,担任基金经理;2021年4月加入中银证券。
2021年9月,刘先政从王玉玺、蒲延杰手中接管中银证券安泰债券,这只二级混合债券基金自其接手后,截至其卸任,任职总回报为-6.51%。2021年11月,中银证券为其量身打造了一只新基金——中银证券内需增长混合,然而,这只被寄予厚望的偏股混合基金,在刘先政管理的一年多时间里,净值大幅回撤,录得-34.32%的亏损。中银证券不得不在2022年12月增聘刘航与其共同管理,试图挽回颓势。同月,刘先政被增聘为中银证券成长领航混合基金经理,与蒲延杰共管,也是在一年多任职时间里,刘先政再次在偏股混合基折戟,任职期间总回报录得-27.35%,最终,2024年3月7日,该基金的资产净值因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已触发基金合同终止事由,进行基金财产清算。刘先政以基金清盘的方式,黯然退出了基金产品的全部管理工作。
从二级债基到偏股混合基金,刘先政均以失败告终,其管理的三只产品全面折戟。如今时隔一年,这位昔日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王者归来”,却被委以管理四只指数基金的重任。这不禁让人发问:中银证券在进行人事安排时,是否充分考虑了基金经理的能力边界?将过往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直接空降到毫无经验的被动指数领域,这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
表格系刘先政旗下产品收益及排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