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与时俱进IPO新规今日落地 香港新股市场国际竞争力将获提升

音符科技网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 毛艺融

  港交所IPO定价机制迎来重要改革。8月1日,港交所就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的咨询文件刊发咨询总结(以下简称“新规”),新规将在8月4日正式生效。

  此次改革聚焦多个方向,包括优化新股配售比例分配、降低公众持股量门槛、便利“A+H”股发行人。调整后,港股新股发售须分配至少40%的股份至建簿配售部分的投资者,同时保留基石投资者6个月禁售期,未作放宽。

  早在去年12月份,港交所刊发有关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的建议咨询文件(以下简称“原建议”),引发市场各方广泛探讨。今年2月份,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曾发文表示,此次改革建议可能是近三十年来对香港新股定价机制最全面、最深入的一次调整,旨在让规则适应市场变化,提升香港新股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港交所认为,此次新规可以为发行人和投资者在新股定价和股份分配方面建立一个更灵活、清晰和透明的框架,进一步提升定价效率、吸引国际发行人和投资者,巩固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涉及多项变化

  香港新股发售分为基石认购、建簿配售和公开认购三部分。此前,新股发售一般安排10%为公开认购(针对个人投资者),90%为国际认购(针对机构投资者,即“基石配售+建簿配售”),并根据超额认购倍数,可以将公开认购的比例最多回拨至50%。

  在此规则下,新股发售在公开认购部分尚未完成时,机构投资者都无法确定可以在配售部分会获分配多少股份,并失去预算。如果在公开认购踊跃的情况下,发行人可能会将多达50%的股份拨往公开认购部分。这也意味着,无论建簿配售热烈与否、基石比例多高,香港公开认购组别的投资者可获得的强制回拨最多为50%。

  此次新规,港交所规定发行人将首次公开招股时初步拟发售股份的至少40%分配至建簿配售部分,即更低分配比例由原建议的50%下调至40%。

  谈及原因,港交所上市主管伍洁镟表示:“现在的新股交易规模往往要比以前大5倍至10倍,也有更多国际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参与其中。今年以来的大型新股,大多数基石投资者及配股部分的机构投资者都来自海外市场,因此制度上也要做出配合以满足国际投资者的需要。”

  有投行人士告诉记者,40%的建簿配售硬性要求有助于稳定大型IPO定价,避免散户过度追捧导致的破发风险。

  “目前香港市场的交易接近九成都来自机构投资者,有必要引入适当的规则调整,确保机构投资者、全球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在新股发行的股份中取得平衡的分配比例。”伍洁镟解释说,如果新股定价机制中没有足够的定价者,定出来的价格就可能不够准确,令公司上市后股价出现较 *** 动。因而,港交所现在要求新股发售须分配至少40%的股份至建簿配售部分的投资者,回补机制也作出修订。

  在公开认购部分,香港联交所允许新上市申请人选用机制A或机制B,作为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的分配机制。机制A下,分配至公开认购部分的更大回拨百分比由原建议的20%上调至35%。对此,一位港股上市公司董秘对记者表示,新规之后,回拨给散户的部分从原来更高可达50%的比例降低到35%了,将进一步限制那些卖不出股票想搞“恶意”回拨的小市值公司。

  机制B下,引入新的机制选项,要求发行人事先选定一个分配至公开认购部分的比例,下限为发售股份的10%(上限为60%),并无回补机制。这意味着,机制B下分配至公开认购部分的更大百分比由原建议的50%上调至60%。对于机制B,前述董秘表示,对机构抢购的IPO项目来说,发行人普遍偏向于压低公开配售比例,目前新规允许压低公开配售比例,下限更低为10%,有利于控制上市当日的股价波动。

  拟调整公众持股量门槛

  此外,香港联交所就持续公众持股量规定展开进一步咨询,今年10月底截止。

  根据此前的规定,无论何时,上市公司应维持上市时的规定公众持股量百分比,即25%或上市时规定的任何较低百分比(初始规定门槛)。

  伍洁镟表示,目前25%的初始公众持股量门槛是多年前的规定,单一比例欠缺灵活性,要求也远高于其他国际交易所。“我们的市场现在迎来越来越多市值庞大的公司上市,在这些情况下,25%的股份可能牵涉庞大的金额。”伍洁镟表示。

  港交所拟引入一个根据市值而设的层级式初始公众持股量要求,为申请上市的企业提供更明确的参考指引,吸引企业来港上市。

  此前,据陈翊庭介绍,设立公众持股量要求的初衷是为了确保公开市场上有足够的股票可供交易,防止股价操控和减少过度的股价波动。与其他国际证券交易所相比,港交所在这方面设定的门槛偏高,可能会削弱市场吸引力。

  根据港交所的咨询文件,普通类型的上市公司公众持股比例除了可以选择25%的初始规定门槛外,也可选择替代方案,即达到10亿港元市值及10%公众持股量。对于“A+H”发行人,港交所建议,公众持股比例调整为“公众持有的H股必须达到10亿港元市值或5%公众持股量”。

  今年以来,A股公司密集筹备赴港上市。部分发行人及机构认为,此前港交所对“A+H”股设定的发行比例过高,且单一的比例门槛欠缺灵活性。

  “考虑到‘A+H’发行人也须符合A股市场的公众持股量规定,因此港交所对其在香港上市的初始公众持股量要求也采用一个较灵活的标准。”伍洁镟介绍。

  港交所还引入了初始自由流通量规定,例如,适用于“A+H”发行人的初始自由流通量门槛由原建议中“占H股总数的10%”降低为“占A+H股总数的5%”。目的在于,确保这些企业在IPO之后有足够股份在市场上交易。这些新的规定既符合国际惯例,也能提升香港上市机制的吸引力。

  退市机制方面,此前港交所规定,主板公司停牌18个月,GEM(香港创业板)公司停牌12个月,即可除牌。此次咨询文件建议,若发行人公众持股量严重不足,便加上股票标记;若发行人未能于18个月(GEM公司12个月)内恢复公众持股量,即可除牌。

  伍洁镟表示:“港交所致力于不断优化香港《上市规则》,以满足全球不同行业及不同规模发行人的需要。这次的建议为发行人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方便其进行更好的资本管理,同时也引入了有力防止长期违规情况发生的措施,加强保护公司股东的利益。”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年内举牌21次 险资正跑步入市
  • 天然溶洞遭破坏调查:垃圾成堆,大量钟乳石被售卖
  • 南京银行:南京高科增持750.77万股,持股比例升至9%
  • 格力电器朱磊谈“火焰山”直播:只有格力空调能让你和家人坐在空调前聊天
  • 奕斯伟赴港上市收到证监会反馈:用通俗易懂语音介绍业务模式 说明新增股东入股价格差异原因与合理性
  • 辉创电子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 需说明境内子公司权益取得及合规性
  • 科普|哪些人容易患甲状腺癌?如何预防和干预?
  • 嘉应制药信披违规涉2.2亿资金 内控和业绩存风险
  • 大恒科技控股股东郑素贞全部1.3亿股被裁定转让 或导致控制权变更
  • 日播时尚:跨界并购布局双主业 拓宽盈利增长极
  • 大恒科技:李蓉蓉成第一大股东 持股6.29%
  • 和美药业赴港上市收证监会反馈:需说明A股辅导、历史沿革等问题,搭建、拆除红筹架构过程中合法合规情况
  • 10倍大牛股,明日复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减32.91%
  • 盐湖股份:实控人中国五矿增持5300万股
  • 普路通股东张云减持100万股 持股降至6.79%
  • 又一沪琼合作项目有新进展,上海仁济医院三亚医院开启门诊试运营
  • 2025ChinaJoy观众参观人次41.03万,创历史新高
  • 算法失灵?3000亿美元趋势跟踪基金今年表现创1998年以来最差纪录
  •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关税不确定性时期已经过去
  • 马斯克,大消息!
  • 7489亿华安基金迎新“掌门人”
  • 瑞士面临72小时限时挑战 力阻特朗普征收39%的关税
  • 又见增持!南京高科增持南京银行持股重回9% 年内多家上市银行股东出手增持
  • 环世物流赴港上市收证监会反馈:需说明环世集团股权架构调整过程中3次减资原因 是否涉及虚假出资、抽逃出资
  • 泰森食品三季度EPS超预期
  • 这类ETF,有成分股今年以来涨超230%
  • 哪吒汽车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 19.5亿元主力资金“围猎”银行股 农业银行股价再创新高
  • 在热点事件中冒充当事人“高中室友”、“移花接木”扰乱公众认知,两名用户被关闭账号
  • 000716,筹划控制权变更
  • 骅升科技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 聚焦境内运营实体合规性及收购合规性
  • 海特高新:已回购617.56万股,使用资金总额6497.29万元
  •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丛林赴北京密云、河北兴隆现场督导金融支持服务防汛救灾工作
  • 麦当劳计划2027年前加码AI布局 印度将成核心枢纽
  • 金融“反内卷”,不得低于成本报价!
  • 赛腾股份: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孙丰于7月31日存在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票的情形
  • 拓璞数控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是否涉及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A股科创板上市撤回原因
  • 驭势科技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 关注境外子公司、国有股东程序等问题
  • 我国成功救助一失火外籍集装箱船
  • 河南省长王凯调研抗旱保秋:积极组织群众抢浇快浇、能浇尽浇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