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价格“打下来” 先解险企“高赔付”死结

音符科技网

  “小米SU7 Max在北京地区首年保费是7000多元。如果不出险,第二年保费会降低;如果出险,第二年保费就可能过万。”8月18日,北京某小米汽车门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首保费用与之前相比变化不大,第二年续保不同车主的保费则会有较大差异。记者调研多地新能源车主了解到,保费涨价、续保难等问题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缓解,但与同价位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保费仍处于偏高状态。

  在整个车险业务的大盘子中,新能源车险近年来增长显著,同时,新能源汽车车均保费显著高于燃油车。记者调研了解到,虽然个别险企在新能源车险上实现了盈利,但从行业整体来看,新能源车险业务仍是“赔本买卖”,险企把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控制在100%以下难度很大,甚至面临“赔穿”的困境。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边际效应显现、存量市场增加、险企定价能力提升,新能源车险的承保亏损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行业将趋近盈亏平衡线。未来,新能源车险要进一步降价、提质,需打破数据孤岛,重构定价逻辑,降低维修成本,强化产业链协同。

  ● 本报记者 薛瑾

  价格水平整体偏高

  “前些年我买的这辆车,之一年买保险花了7000多元,那时候好几家保险公司不给出单,现在倒是没有拒保的了。这几年我都是在老家郑州投保,那里比苏州便宜。”生活在苏州的一位特斯拉车主告诉记者,周边朋友的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车,在江浙沪一带出单价格普遍偏高。

  一位车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新能源车险价格与区域存在一定关联,不同地区的保费差异主要由汽车保有量、事故风险、交通状况、维修成本差异等因素导致,因此同一车型在不同地区投保,可能有着较大的保费差异。车型也是影响保费浮动的主要因素之一。“某款车型的赔付率走高,险企会根据市场环境调整这款车型的整体定价系数,从而影响到相关车型车主的保费。”

  这也是一些车型用在网约车比例高导致相关私家车车险费用水涨船高的逻辑所在。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网约车中占比迅速提高,“电费低于油费”的低使用成本逻辑,让新能源汽车在营运车场景的使用强度大大增加。而且,家用车保费显著低于营运车,大量 *** 网约车车主以家用车名义投保。

  “ *** 网约车混在家用车池子里,险企很难区分谁是家用车、谁是 *** 网约车, *** 网约车车主很少按照营运车辆投保,这样做出险率会提高,导致保险公司赔付率上升。高赔付率必然传导至前端消费者,让车险价格难以降下来。”一位车险行业人士分析。

  各家非上市险企近期陆续公布的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车险仍是财险公司业务的主流,行业车均保费平均值接近2000元,但聚焦新能源车险的财险公司如现代财险、财险等,车均保费均超过4000元,可谓差距显著。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车均保费为4395元,较燃油车高出63%。

  险企综合成本率难降

  比亚迪财险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上半年,该公司业绩同比扭亏为盈。这引发了行业对新能源汽车承保是否迎来拐点的讨论。据记者调研了解,比亚迪财险依托自身车机数据和产业链,在业内具有独特优势,渠道费用很低,且理赔在产业链上进行,在短时间内并无可复制性。

  在最新偿付能力报告中,各家非上市财险公司鲜有单独披露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情况。据记者多方了解,新能源车险这一业务板块,从全行业看仍未实现盈利。“目前行业做新能源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超100%。从单家险企来看,把这一指标控制在100%以下其实很难,目前只有个别险企能做到。”上述车险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综合成本率是险企用来核算经营成本的核心数据,包括赔付率和费用率,100%是盈亏平衡线,高于100%一般代表着亏损。

  事实上,保险行业新能源车险业务近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的新能源车险赔付信息显示,2024年,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承保亏损57亿元。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亏损67亿元。

  赔付较多叠加风险难把控,头部公司开展此类业务尚且困难重重,一些中小公司更是不敢承保、无力承保。

  “公司做业务的风格还是比较审慎的,目前新能源车险做得不多,因为新能源车险业务面临的赔付比较多。”一家中型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记者多方了解到,由于行业性亏损犹在,即便是在车险业务比较成熟的公司中,一些中小公司仍不敢大量开拓新能源车险业务板块。从业务占比来看,新能源车险业务体量比较小。

  业内人士表示,车险运营的底层逻辑围绕概率、损失和补偿展开。油车的事故概率和损失金额,经过大量数据验证后相对确定,而新能源汽车的事故概率和损失金额均有较大不确定性,同级别事故,新能源汽车一旦牵扯到电池、雷达等,维修费用及损失对应的成本会大幅抬升,保险公司要面临较多的赔付金额,如果叠加较大的出险率,承保风险更大。

  不过,据业内人士介绍,风险改善迹象也在显现。今年上半年,新能源商业车险签单保费增速超过40%,超过已结赔付额的增长速度,改变了2024年签单保费和已结赔付额增速“倒挂”情况。

  相关监管政策逐步落地,将高赔付风险业务从单家险企进行一定分离,也促使这一业务生态加速向好。今年1月,上海保险交易所搭建的“车险好投保”平台上线,为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提供了线上化便利投保窗口,截至8月12日,该平台服务承保新能源汽车88万辆,提供保险保障8889.5亿元。

  一整套举措有待跟上

  不同于以往传统车险领域改革,新能源车险面临的消费端价格贵、险企端盈利难问题,很难单纯依靠保险行业监管和保险行业自身力量解决,而是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促进行业生态圈中各方主体通力合作。

  这意味着,要把新能源车险价格“打下来”,未来还需监管部门、险企、车企形成合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内数据共享,重估承保车辆驾驶风险,重构承保定价模型,进行更加精准化定价,同时在汽车设计和维修方面进行改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认为,要从新能源汽车技术源头降低风险,还需不断创新以破解难题,包括放开车险的条款设计、定价等运营模式创新;在风险可隔离的情况下,进一步探索车险市场化改革。他建议,应推行按里程、安全驾驶行为等因素增减保费,贯通服务链来对冲车企与车企“封闭生态”的挑战,运用承保车辆的出行大数据、智能驾驶方面的信息,设计出风险与定价、理赔更匹配的创新性车险产品。

  多位专家建议,从上游来看,车企应在汽车设计、维修方面进行优化,加强车辆可维修性和易维修性;增加标准件、通用件比例;鼓励新能源汽车社会化维修厂设立,加速售后良性竞争格局形成。这可降低维修成本,亦可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

  今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从数据共享、维修标准、费率厘定、产业协同等多方面推动行业提质增效。

  险企走出“赔本买卖”的路径也藏于规模效应中。业内人士表示,当承保车辆达到一定量级,才能通过规模分摊风险、摊薄成本,进而实现盈利。车车科技董事长张磊此前对记者表示,由于边际效应发挥、存量市场增加和险企定价能力提升,新能源车险的承保亏损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行业将趋近盈亏平衡线。随着社会化修理能力的提升、维修技术的成熟,以及配件供应链的完善,险企赔付成本逐渐下降;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不同车型的配件可以通用,维修成本也会边际递减;险企通过积累更多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实现数字化闭环,定价将更加精准,并能够更好地反映车辆的差异化水平。同时,科技手段能够帮助中小险企控制风险,让其赔付率和承保利润得以优化,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水平。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纪念|追忆周志高先生与上海书法界
  • 开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 燃料油、烧碱涨超2%
  • 川青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绳索断裂,已致4人遇难12人失联
  • 警方通报受胡雷资助女孩去世
  • 国恩控股拟折让约11.76%配股 最多净筹约270万港元
  • 胡锡进再谈武大图书馆事件:听说相关当事方分歧很大,谈不拢,所以通报一直出不了
  • 美联储高官呼吁拥抱加密行业:无需畏惧数字资产创新
  • 华商基金张明昕:争创主动权益好体验 华商均衡成长混合近1年涨超97%
  • 思捷环球:股本重组将于8月25日生效
  • 悟喜生活拟折让约19.12%配股 最高净筹约1350万港元
  • 一脉阳光:拟折让约12.53%配售3500万股
  • 观察|热闹过后,美院毕业展的作品何去何从?
  • 思捷环球发盈喜 预期中期纯利约1亿港元同比扭亏为盈
  • 第四范式上半年净亏收窄:AI平台收入增七成,目标2029年前实现200亿营收
  • 福田实业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067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
  • 领航医药生物科技拟折让约9.78%发行1.45亿股配售股份 净筹5882.5万港元
  • 莱茵生物干燥设备发生爆炸致1死7伤,初步核算财产损失200多万元
  • 马来西亚一战机起飞时坠毁,两名飞行员弹射逃生
  • 华强方特:上半年盈利7202万元,同比减少79.53%
  • 8月22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或利空消息
  • 南京新百三任董事长齐遭上交所纪律处分,实控人袁亚非去年被罚十年市场禁入
  • 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发生施工绳索断裂事故
  • 马上评|李福贵走红,善良是最大的流量密码
  • 股海导航 8月22日沪深股市公告与交易提示
  • 源想集团与业务伙伴及深圳大白时代科技订立谅解备忘录
  • 内蒙古巴彦淖尔山洪致12人遇难,搜救工作结束
  • 美图公司获创始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吴泽源增持70万股公司股份
  • 8月22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 伊朗海军举行演习,发射导弹摧毁目标
  • 中核国际获授高达5000万美元的融资
  • 蓝月亮集团将于9月30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8港仙
  • 国金证券:AI服务器出货量带动电子氟化液需求快速提升
  • 韩国暂停进口阿根廷家禽产品,因禽流感爆发
  • 中国电力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利润25.87亿元同比增加0.65%
  • 汽车早报|何小鹏增持小鹏汽车310万港股 特斯拉因延迟提交事故报告面临美国监管机构调查
  • 大额存单搬家!“与股市回暖显著关联”,商业银行大额存单转让区“热闹”起来
  • 中联发展控股拟1亿港元收购RWA代币化相关业务公司NVTH Limited 20%股权
  • 乌克兰高官:乌方不打算就被占领土问题举行公投以及修改宪法
  • 中国资产吸引力大增!韩国“欧巴”迷上中国科技股
  • 日本7月份核心通胀率降至3.1%,米价涨幅有所放缓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