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从北京迁址到青岛IPO企业赴港上市,90后总裁427万年薪超同行!
来源:企业上市

华芢生物是一家2012年在中国成立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研发治疗伤口(尤其是烧伤和糖尿病足溃疡)的蛋白质药物,特别是基于一种叫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生长因子。他们目前有两款主打产品在临床试验阶段,并计划在香港上市。
关键信息拆解:
一、公司基本盘:
成立时间: 2012年4月24日(前身是北京公司)。
总部:中国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6月迁址)。
当前状态: 2024年4月1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华芢生物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业务:发现、开发、商业化伤口愈合疗法,重点是PDGF药物。
核心人物:创始人、董事会主席、CEO、大股东贾女士,以及另外几位控股股东(王先生、张女士、李先生),他们是一致行动人(抱团决策)。

主席兼执行董事
贾丽加女士,57 岁,创始人,自 2012 年 4 月本公司成立以来一直担任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她于 2024 年 4 月调任为执行董事。她主要负责领导和治理董事会,负责本集团的整体业务策略和管理。她目前同时担任华仁益海生物科技董事及海南华人生物技术董事。
贾女士拥有逾 27 年的医药行业经验。在成立本集团之前,贾女士于 1997 年 1 月至 2004 年 9 月担任牡丹江灵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的销售经理。随后,贾女士于 2004年 10 月至 2010 年 12 月担任北京盛宏业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家主要从事医药技术开发的公司)的副总经理,主要负责销售及运营管理。
贾女士于 2007 年 6 月自中国澳门的澳门科技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执行董事
王轲珑先生,34 岁,自 2020 年 10 月起担任董事,并于 2024 年 4 月调任为执行董事。他目前亦担任董事会副主席及本公司总裁。他主要负责监督执行本集团的整体策略、业务发展、管理和融资。他目前还担任我们的附属公司香港华人生物技术的董事。
王先生拥有逾九年的企业运营和管理经验。加入本集团之前,王先生任职于BerkshireHathawayAutomotive。随后,他成立北京绿汽科技有限公司,并于 2017 年 4 月至 2020 年 9 月担任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负责该公司的整体运营。
王先生于 2023 年 5 月成为大自然协会大中华理事成员。王先生入选 2019 福布斯中国 30 岁以下精英榜、2024 财富中国 40 岁以下更具潜力的商界精英榜、2018 胡润 30×30 创业领袖、2024 胡润中国医疗青年企业家及 2025 财富中国 40 位 40 岁以下的商界精英。王先生还是多篇 *** 智能及药物递送方面的论文的合著者。
王先生于 2014 年 8 月自美国得克萨斯州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王先生于 2022 年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攻读哈佛商学院高级管理课程。
二、核心产品 & 技术:
主攻方向:伤口愈合,特别是急慢性创面(烧伤、糖尿病足溃疡、压疮等)。
核心药物: rhPDGF-BB(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这是PDGF的一种重要亚型,能 *** 细胞生长、修复组织、促进血管新生,从而加速伤口愈合。
管线上有啥? 10个在研药物,其中7个是基于rhPDGF-BB的,针对不同伤口类型(烧伤、糖足、压疮、干眼症等)。另外3个是早期mRNA/ASO药物(治肿瘤的)。
技术亮点:改进了PDGF的基因序列和生产工艺,建立了自己的蛋白质/肽医药平台和核酸医药平台。生产这种蛋白有难度(纯化难、质量控制严),他们觉得这是技术壁垒。
为啥重要?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商业化的PDGF药物!美国有(治糖足),效果和安全性经过验证。

三、研发进展(重中之重):
Pro-101-1(治烧伤):
在中国:已完成IIb期临床试验(2025年4月),显示“令人满意的疗效和安全性”。正在写最终报告,计划2025年Q3完成。下一步准备和药监局开会讨论III期试验设计,计划2025年Q4启动III期,2026年Q4完成。目标2027年在中国上市。
在美国:2021年向FDA提交了IND前沟通申请。FDA同意他们后续走BLA(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路径。计划2026年Q1向FDA提交IND申请。
Pro-101-2(治糖尿病足溃疡):
在中国:正在进行II期临床试验(2022年2月启动)。中间调整过产品规格和方案。预计2027年Q2完成II期,2027年Q3启动III期,2029年Q2完成III期。目标2030年在中国上市。
其他适应症:大部分处于更早期的临床前开发阶段。
四、市场有多大?
伤口愈合市场:中国很大!2024年约957亿人民币,预计2033年达1180亿。
烧伤市场: 2024年约15亿,预计2033年达18亿。二度烧伤是主力(占80%)。
糖尿病足市场:中国糖尿病人全球最多(2024年约1.44亿,2033年预计1.77亿)。约1/4糖友会得糖足(2024年约840万患者,2033年预计1070万)。现有疗法效果有限,需求巨大。
五、融资与股权(钱从哪里来,谁说了算):
多次融资:
Pre-A轮 (2021年5月):融资后估值8.054亿人民币。张鸿个人投了500万。
A轮 (2021年10月):融资后估值20.211亿人民币。主要投资方是鼎晖投资旗下的两个基金(青岛鼎晖、嘉兴鼎晖)投了1亿。
B轮 (2023年5月):融资后估值33.003亿人民币。主要投资方是青岛高科(青岛崂山区国资背景)投了3亿。
股权结构 (上市前):
创始人&一致行动人:贾女士(19.54%)、王先生(17.98%)、张女士(17.47%)、李先生(12.00%) ——合计控股约66.99%。
重要股东:青岛高科(9.09%)、员工持股平台青岛华芢(8.00%)、宋建青(5.76%)、员工持股平台海南华人(4.78%)、鼎晖系(青岛鼎晖3.03%+ 嘉兴鼎晖1.80%)、张鸿(0.54%)。
员工持股平台:青岛华芢和海南华人,用于激励员工和顾问。
六、财务表现:
收入微乎其微,基本可以忽略:
2023年收入47.2万人民币,2024年收入26.1万人民币。对于一家药企来说,这点钱连塞牙缝都不够。
截至2024年5月31日的5个月和2025年5月31日的5个月,收入直接是“—”(零)。这说明公司完全没有产品上市销售,之前的零星收入可能是些微不足道的其他来源(比如少量技术服务、利息等)。
毛利?几乎没有:
因为收入太少,对应的销售成本也低,算出来的那点毛利(2023年21.7万,2024年24.1万)毫无意义,不能反映公司业务状况。
巨额亏损是常态,且越亏越多:
2023年亏了1.05亿人民币。
2024年亏了2.12亿人民币(亏损翻倍!)。
2025年前5个月就亏了7200多万人民币。
亏损总额非常大,并且亏损速度在加快(2024年比2023年亏得多得多)。
钱都花哪去了?主要是两大块:
搞研发(R&D):这是烧钱的更大头!
2023年花了3990万。
2024年花了9130万(比前一年多了一倍多!)。
2025年前5个月花了3200多万。
这些钱主要用来推进核心产品Pro-101-1(治烧伤)和Pro-101-2(治糖足)的临床试验(IIb期和II期),以及其他管线的研发。
公司日常运营管理(行政开支):
2023年花了4210万。
2024年花了1.16亿(也是大幅增加)。
2025年前5个月花了4000多万。
这些钱包括员工工资(尤其是研发和管理人员)、办公室租金、专业服务费(律师、审计、顾问)、差旅费、IPO相关费用等公司运转的基本开销。
其他开销:财务成本(主要是借款利息等)和其他杂项支出,相对占比小一些。
其他收入:主要是 *** 补助、银行利息等“意外之财”,金额不大(2024年1800多万是相对多的,但也远不够覆盖亏损)。
所得税:亏损的公司不用交所得税,所以是“—”。

七、上市计划 (IPO):
去哪上?香港联交所主板 (H股)。
公眾持股量:上市后,核心创始人/一致行动人的股份(约66.99%)不算公众持股。其他股东(如青岛高科、员工持股平台、鼎晖、宋建青等)持有的股份转换成的H股,以及新发行给公众的H股,会构成公众持股,目标是达到总股本的25%以上。
融资用途 (预计):招股书提到还没最终确定,但暗示不会用于青岛那个产业园项目(原计划有变)。
与青岛的故事:
2023年为了享受当地政策优惠(投资、土地、补贴等),把总部从北京搬到了青岛崂山区。
青岛高科(B轮投资者)就是当地 *** 关联的投资平台。
原计划由 *** 建产业园,公司未来租或买。但后来国家出台了更严格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这些优惠政策的合规性存疑。双方在2023年底达成共识,原合作协议的主要义务(特别是产业园部分)自2023年12月31日起不再有强制约束力。公司未来是否租买产业园,看情况再说。
总结一下华芢生物是干嘛的:
他们是做“伤口愈合药”的生物药公司。
核心武器是一种叫PDGF-BB的生长因子蛋白,能加速伤口长好。
主攻两种大伤口:烧伤和糖尿病烂脚(糖足)。
在中国,他们治烧伤的药刚完成中期试验(IIb期),治糖足的药正在中期试验(II期)。
这药在中国还没人上市卖过,市场潜力巨大(烧伤、糖足病人多,好药少)。
他们技术上有两把刷子(基因改造、生产工艺),觉得别人不好抄。
公司融了好几轮钱,国资、知名风投(鼎晖)都投了。
老板是贾女士领头的四人小团体(一致行动)。
他们刚把公司从北京搬到青岛(为了政策),但和青岛 *** 签的大合作(主要是产业园)现在不算数了。
现在准备去香港上市筹更多钱,继续搞研发和未来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