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的信任困局丨一线

音符科技网

“体检产品擅长于发现常见慢性病、基些肿瘤的早期迹象以及明确可测量的生理指标异常。”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频道)

爱康国宾事件仍然在发酵。

8月7日晚,多家媒体报道,已确认爱康国宾此前正式起诉张晓玲律师侵犯名誉权、索赔经济损失及 *** 费用1000万元的情况属实。与此同时,张晓玲维持硬刚到底的姿态,被起诉后,在社交网站发起《关于征集一万名体检受害者发起公益诉讼的倡议书》。

图源:微博

回顾事件,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北京执业律师张晓玲的命运出现重大变局:她被医院确诊为癌症晚期,代价是不得不切除右肾并留下腰椎终生残疾。

7月,张律师的遭遇登上热搜——“女律师十年体检未有‘患癌风险’预警,确诊已是肾癌晚期”,锋芒直指过去十年北京律协为其购买并指定的体检机构:爱康国宾。

7月30日,爱康国宾举行媒体说明会。现场,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一句“别指望几百块体检什么病都能查出来”,彻底点燃舆情,将一场企业纠纷升级为公众议题。

爱康国宾的舆情应对能力不在本文探讨范围内,但争议语句的数字戳中了许多人的普遍痛点。

据艾媒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健康体检人群愿意为年度体检支付的费用中,52%的人群的意愿金额在1000元以下;另据观研天下数据:2023年,我国健康体检人次约为5.25亿人。

“体检”这个行业,从个体健康到商业模式探讨,都因这次风波陷入巨大的信任困局之中。今天的文章,是我们综合体检行业和消费者的经历与数据,进行一线调研的结果,希望能在波动的情绪中,做一次冷静探讨。

“体检”的信任危机

去年底,90后的小凯被公司行政同事提醒了两次,还是没有如约参加体检。

体检是公司的年度免费福利之一,只需要在三个月时间里挑一天去即可,但在他心中,总觉得这样的体检“很是鸡肋”。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是认为那些都是基础性的体检项目,此前没有曝出太严重的疾病,没必要反复查。

二是,当体检的作用更多是暴露他的老毛病、增加不良情绪,比如脂肪肝——这样的体检让他畏而却步。

“也许存在侥幸心理,不体检约等于无事。”小凯对小巴坦诚道。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健康体检人群参与过的体检项目中,常规体检项目检查位列之一,占比为62.24%。基础体检作为行业的核心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片、超声等常规检查项目。

尽管只是常规体检,但如小凯那样对此缺乏信任甚至“讳疾忌医”的年轻群体不在少数。

2021年,中国青年报社的调查显示:45.2%的受访青年表示害怕参加体检,其中95后受访者表示害怕体检的比例更高,为52.3%;对于参加体检有所顾虑的原因,68.1%的受访青年担心体检会查出身体有问题。

市民在医院内等待体检

“对体检犹犹豫豫”的情形下,体检机构的大部分客户为企业团检。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体检机构由团检项目主导,占比在70—80%左右。

“体检中心前期投入大、固定成本高,而企业团检能快速带来稳定客流和现金流,帮助分摊成本、降低运营风险,因此很多机构会优先从团检业务切入,这是成本压力与市场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拥有多年体检中心创业经历的沈阳康众创咨询管理创始人杨山宁补充说道。

企业团检主导体检市场时,体检能够覆盖的能力边界与企业预算强挂钩,当预算有限时,检测到重大疾病的可能性也因此变小。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单位给的就是吃面条的费用,非得说去吃个人参”,一位头部民营体检机构的资深员工对小巴调侃道,“有的单位三四百块钱的预算,可能连甲状腺彩超(检查有无甲状腺结节)都做不上。”

据他了解,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的预算都是在1000元以内。

附以西南证券的数据作对照:国内体检行业中,份额占69%的公立医院客单价在800—1500元,份额占23%的民营连锁机构的客单价在500—3000元,份额占6%的社区中心客单价在200—500元。

体检机构

其次,预算之外,企业相关负责人和消费者自身,对体检也存在认知误区。

“20年前,客户没病不会去体检,现在客户有体检的习惯跟意识,但还是不专业,不知道检查什么?”杨山宁说道。

比如,当预算实在有限,应根据单位人群特点,对于某些领域疾病的筛查做倾斜,像老年人群倾向于检查心脑血管类的疾病,程序员人群倾向于颈椎、腰椎类疾病等。

“检测的针对性强不强还是取决于负责人的重视程度,以及他对于团队成员的健康认知。”一位行业人士补充道。

综上所述,以团检为主要商业模式的体检行业,因缺乏精细化的体检服务,天然存在漏检等问题,从而 *** “体检鸡肋论”的产生。

一位爱康国宾的资深员工告诉小巴,对于销售人员的考核之一是促使单位负责人监督员工尽可能到检。“你签了个10万的单子,只来了5万,销售算业绩是按5万算。”

作为对比,“如果是一个散客,我们可能就会问客户,上一年体检是什么时间?之前有没有什么异常状况?有没有不适症状?家族遗传情况?所有的东西问完再推荐相应套餐,会更加有针对性。”另一位业内人士说道。

常规体检的能力边界

体检的核心目标是:在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人群中,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线索、疾病风险因素或早期病变。

据《美年健康2024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基于美年健康2024年度1990万体检人群样本统计)显示:

检出率更高的前10位疾病或健康异常依次为:肺结节(63.6%)、超重或肥胖(51.4%)、甲状腺结节(48.7%)、脂肪肝(43%)、女性乳腺结节(37.2%)、血脂异常(29.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25%)、高血压(23.8%)、颈动脉斑块(21.8%)和高尿酸血症(20.3%)。

“常规体检项目并非为筛查少见病设计,能检出往往是发现可疑的线索(如某项指标显著异常或影像学发现特殊改变),提示医生需要进一步针对性检查才能确诊。”一位美年大健康的负责人对小巴强调说。

常规体检所能提供的检出部分少见病可疑线索,具体情况如图所示:

不过,绝大多数少见病都非常难以通过常规体检直接发现或诊断。

比如,①缺乏特异性筛查项目:常规体检套餐项目的设置针对常见病,没有包含针对绝大多数少见病的特定检测(如特殊基因检测、特殊的酶活性测定、高度特异性的影像学检查等)。

②早期症状隐匿或不典型:很多少见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如乏力、疼痛、发育迟缓)普通,容易被忽略或归因于常见问题。

③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少见病常累及多个系统,表现千差万别,没有单一的特异性指标。常规体检的分散项目难以将这些碎片信息联系起来指向某个特定少见病。

④诊断依赖高度专业化检测:确诊往往需要复杂的基因测序(全外显子、全基因组)、特殊的生化检测、病理活检、甚至侵入性检查,这些远超常规体检范围。

总结来说,体检产品擅长于发现常见慢性病、基些肿瘤的早期迹象以及明确可测量的生理指标异常。因此,一些针对性的体检项目,是对常规体检项目的必要补充。

举例来说,低剂量螺旋CT是目前筛查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手段;胃癌的早筛首选胃镜检查+组织活检,其次是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胃泌素检测。

尽管对复杂疾病或少见病检出能力有限,此外有假阳性(结果异常但实际无病)、假阴性(结果正常但实际有病)的可能,但体检和确诊依然是健康管理链条中两个密切相关的环节。

体检行业的未来

据《2023—2028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到2028年,整体健康体检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2023—2028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12.5%。

其中,中国银发经济规模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老年群体对慢性病管理和癌症早筛的需求,将成为行业核心增长动力之一。

与行业乐观趋势相匹配的,是疾病筛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在这次事件爆发前,行业内也已开始经历深刻变局。

首先,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过去部分医院对体检中心的重视程度有限,因其在营收和业务优先级中不及核心诊疗;而DRG改革后,住院业务的成本控制压力增大,体检中心稳定的现金流和不受DRG直接约束的特性被进一步凸显。”杨山宁说道。

良性竞争有助于提高体检覆盖率,以及新产品的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健康体检覆盖率为30.52%,较发达国家至少70%以上的健康体检覆盖率仍然较低。

“这些年,民营体检机构更大的价值跟意义是市场的教育。没有销售天天讲你得来体检,大家就不会来,有病去医院就完了。”杨山宁说道。

新产品推广方面,“胶囊胃镜最早就是在体验机构推广开的,机器人胶囊进了胃之后拍视频,拍片,主要看胃部炎症,包括息肉、部分肿瘤情况。”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道,他认为这是民营体检机构灵活性的表现。

而需要警惕的是恶性竞争,会加剧行业的内卷。

“现在拼折扣,你卖3折,我卖两折,你卖800,我卖600。”杨山宁说道。

其次,在产品设计方面,体检机构的经营模式,正从由企业团检的“大锅饭”转化为更为个性化、精细化和便携化。

当前,一个行业共识正在凝聚:降低团检客户、增大自付费用户的比重,是提高品牌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我们现在在企业推行‘1+X’模式,除了提供基础体检项目,可以个性化定制。”一位头部民营体检机构人士强调。比如,家族中间有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可以去相应地深入体检。

“随着科技发展,检测会变得更便捷。便携设备或可以代替大型设备。”另一位业内人士说道。

咨询结束时,该业内人士告诉小巴:现在有不少报告已经由人工智能辅助解读了。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爱康国宾的风暴掀开了体检行业的“面纱”,一场激烈的舆情交锋过后,为所有关注健康的人打了一剂预防针:体检的本质是风险提示,而非健康担保,任何从健康出发的行业,都要接受商业和人性的双重考验。

本篇作者 | 林波 |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

原标题:《“体检”的信任困局丨一线》

阅读原文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苏超欢乐经济席卷南京:全城皆主场,文商旅体借势“激情进球”
  • 新华日报评大丰麋鹿被“路杀”案:与动物为邻不是简单让路
  • 西班牙增派500名应急部队人员应对山火
  • 开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 碳酸锂涨超3%
  • 欧洲领导人赴美为泽连斯基“壮胆”:无法达成停火就加大对俄施压
  • COSMOPOL INT‘L根据配售协议发行1亿股新普通股
  • 门店装饰天花板掉落致1名店员不幸身亡,茉莉奶白官方统一负责装修,成立4年门店超1500家
  • 百胜中国8月15日斥资626.17万港元回购1.79万股
  • 广骏集团控股拟更名为“中盈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 万国黄金集团公布中期业绩 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加约136.3%至约6.01亿元
  • 欣融国际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769.4万元同比下降6.6%
  • 万国黄金集团将于11月28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03港元
  • 鲍威尔本周将在杰克逊霍尔讲话 债券市场降息押注迎来关键时刻
  • 梧桐国际发盈喜 预计中期综合除税前溢利约9940万港元
  • 每人罚款5000元!深圳开出全国首张罚单
  • 美高域授出1500万份购股权
  • 汽车早报|长城汽车巴西工厂竣工投产 蔚来G318川藏换电路线正式贯通
  • 航旅纵横,成不了12306
  • 山火肆虐,葡萄牙再延长全国警戒状态
  • 协合新能源获董事局主席刘顺兴增持200万股
  • 安德利果汁拟投1.6亿于辽宁绥中建果汁生产线
  • 中石化炼化工程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3.84亿元同比增加4.8%
  • 华虹半导体拟购华力微控股权解同业竞争 A股明起停牌不超过10日
  • 复星国际附属斥资3亿元增资丰瑞氟业 获15.79%股权
  • 雅生活服务发盈喜 预计取得中期股东应占利润约3亿至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 中石化炼化工程将于10月27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6元
  • 质疑校服质量被拘7天,当事人已申请再审,甘肃宁县:正全面调查核实
  • 天岳先进:发售价厘定为每股H股42.8港元
  • 雅仕维发盈喜 预计中期取得净利润约146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 恒月控股附属拟120万美元认购Asia Strategy Partners LLC的2.97%权益
  • 8月18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或利空消息
  • EDA集团控股发盈警 预期中期取得净利润1800万至2100万元同比下滑30%至40%
  • 日本日经225指数创历史新高 迅销公司领涨
  • 联想控股:联泓新科中期股东应占净利润1.61亿元 同比增加14.15%
  • 股海导航 8月18日沪深股市公告与交易提示
  • 牛弹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鸿门宴
  • 361度附属与斯坦德订立战略合作协议
  • 8月18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 俄特使:俄罗斯有权从西方获得与乌同等的安全保障
  • 陈果:牛市二阶段,非银继续战略底仓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