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步步是坑

音符科技网

对服务消费极度轻视、对 " 实体消费 " 高度重视的消费观念,是物质消费极度匮乏时期留下的心理烙印,和近年来 " 实体经济 " 重一产二产轻三产的经济观念如出一辙。

撰文丨关不羽

自千禧年以来,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持续升温," 银发经济 " 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今 " 银发 " 越来越多," 银发经济 " 却难言出色。目之所及,都是为老人量身定制的消费陷阱,五花八门的保健品销售、乌烟瘴气的低价旅行团、直播间里的 " 养生课 "" 专家义诊 ",等等。

老年人消费市场成了坑蒙拐骗的下沉市场," 银发经济 " 竟成了 " 坑老经济 ",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 银发经济 " 的想象空间有限

银发经济的本质是老年人消费。2024 年,中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 3.1 亿,占总人口比例 22.1%。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消费规模不小。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当代社会服务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 ( 2024 ) 》的数据显示,中国银发经济的年产值高达 7 万亿元。

7 万亿无疑是一块 " 大蛋糕 ",无怪乎各路 " 豪杰 " 趋之若鹜。然而,这块大蛋糕却是好看不好吃,大而不强,是低端中的低端、下沉中的下沉。

7 万亿 " 银发经济 " 在 GDP 中占比仅为 5%,在总消费中占比仅为 12.5%。显然,中国老人的消费力比其他年龄段都要低一大截。

其实," 银发经济 " 这个概念被单独 " 拎 " 出来,不是因为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强,而是因为他们的消费更集中。除了基本开支,更大的消费关注是医疗保健,其次是社交休闲。后者的选项十分有限,无非是餐饮和旅游。没有年轻人丰富多彩的时尚娱乐,更没有中年人买房买车的大宗消费、育儿和教育的家庭消费。

正因为老年人的消费领域单一,才能专门搞个 " 银发经济 " 的统计口径。其实,真要统计年轻人的 " 黑发经济 "、中年人的 " 灰发经济 ",肯定比 " 银发经济 " 要高得多。只不过年轻人、中年人的消费更多元,很难专门统计,也无需统计。

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低于其他年龄段,并不是 " 中国国情 ",而是普遍现象。" 年轻人工作,老年人消费 " 只是一些专家的理论想象。

任何国家的消费主力都是中青年,包括发明 " 银发经济 " 概念的日本也不例外。占日本人口 30% 以上的老人(日本老年人的标准为 65 岁以上)贡献了 100 万亿日元 " 银发经济 " 产值,在 GDP 中占比 16.7%,在消费中占比仅为 8.5% 左右。

" 银发经济 " 的概念在日本已经是 " 今日黄花 ",目前日本社会的关注点不是 " 银发经济 " 做大做强,而是提振年轻人消费。

边富边老的日本," 银发经济 " 不过如此。未富先老的中国," 银发经济 " 能是啥香饽饽?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不要对 " 银发经济 " 有过高的预期。在现实微观层面,更要正视中国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孱弱。这一人群,无论是经济能力,还是市场判断力,都很糟糕。而这正是造成 " 坑老经济 " 的根本原因。

未富先老的中国老年人群体

消费能力的基础是有钱有闲。老年人的时间成本低,这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支撑消费的收入和积蓄。中国老年人,并不富裕。

《2024 年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基本数据公报》显示:

2021 年,我国老年人年人均收入为 32027.4 元,年人均收入中位数为 11400.0 元。城镇老年人年人均收入为 47270.8 元,农村老年人年人均收入为 14105.4 元。城镇老年人主要依赖社会保障性收入,而农村老年人则更多依赖经营性收入。

显然,农村老人的消费能力,充其量是自食其力维持温饱的基本生存水平。按照我国 67% 的城镇化率水平,农村老人的占比至少是 33%,实际肯定还要更高,经常被引用的数据为 1.71 亿。这些靠 " 经营性收入 " 混个温饱的农村老人,高攀不起 " 银发经济 "。

有社会保障性收入的城镇老人,经济水平明显要比农村老人高出不少。但也只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平,整体上并不富裕。更为关键的是," 平均 " 遮蔽了社会保障性收入巨大的分配差距。

经济学家陆挺曾指出:

处于顶端的约 7% 的群体,他们平均每月的养老金有 6000 多元人民币;处于中间层的企业退休职工平均每月养老金大概有 2000 多元,这个群体占比约 38%。

不难发现,中国的养老保障性收入分配极为不均,城镇老年人主流的收入中位数仅为每年两三万而已。退休金分配的梯度差甚至比市场分配的工资收入更大,后者的中间层即 " 普薪层 " 占比约 60%。

概而言之,城镇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性收入存在贫富差距巨大的结构性问题。少数富裕老人占比不会超过 10%,但是绝大部分城镇老人的收入大幅低于城镇人口的平均水平,属于相对贫困的人群。就这主流水平,消费增长的空间能有多大?

唯一可以给 " 银发经济 " 留点念想的就是存款了。根据央行 2025 年 Q2 数据,全国 50 岁以上人群平均存款 18.6 万元。即便不考虑 " 平均 " 因素,这点存款提供的消费潜力也是很有限的。何况这些用于应急的储蓄,并不会轻易投入日常消费。

所以,不要高估中国老年人群体的经济能力。有能力涉足中高端消费的富裕老人少之又少,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才是大多数。1.71 亿农村老人苟活于公众视野之外。城市广场舞、暴走团的元气老人,也绝非想象中那般富裕。

中国老人有限的经济实力,决定了 " 银发经济 " 的天花板上限不高,下限却很低。目前 " 银发经济 " 的实际表现也可以作为印证。

比如,银发经济中更具代表性的养老设施产业,并没有随着老龄化的加剧 " 一床难求 "。上海的情况很有代表性。上海的中国老龄化程度在全国排名靠前,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也在全国名列前茅,养老观念也较为先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海都应该是养老市场的 " 富矿 "。然而,2024 年上海养老机构的实际入住率却仅为 63%,约有 6.2 万张床位常年空置。

不是上海老人不想住,而是真的住不起。据上海市养老服务中心调查,中等偏上养老机构月均费用为 8500 元,而 2024 年上海老年人月均退休金为 4930 元,费用超纲了。上海老人住不起养老院,其余地方可想而知。

再如,旅游市场的 " 银发旅游 " 热。2023 年我国银发旅游者就达到了 11.6 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 20.6%,颇具规模。然而,《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 ( 2023 — 2024 ) 》的数据显示,60 岁以上老人超过 60% 选择的是 200 元以下的低价团。在 OTA 平台上,99 元、199 元的 " 老年特惠团 " 超低价产品长期占据销售榜首。

优质服务消费不起,低端产品乐此不疲。" 银发经济 " 显然不是消费升级的上升市场,而是直戳淤泥层的极限下沉。那些超低价的 " 老年特惠团 ",隐藏着中国老年人消费市场畸形的生态。

中国老年人不会消费

经济实力是消费能力的基础,但不是消费能力的全部。消费能力还包括消费习惯、市场鉴别能力。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很多中国老人的消费习惯和鉴别能力比他们的经济实力更糟糕。那些 " 坑老 " 的老年低价团正是迎合这一人群消费特征的产物,的确是 " 坑 ",却不是单方面的 " 骗 "。

这些老人更大的消费特征,是极高的价格敏感。收入微薄的现实处境和长期贫困养成的消费习惯。因此,正规的旅游机构不愿也不能为他们定制产品,甚至部分旅游机构会采取年龄歧视的措施将 " 银发 " 拦在门外。正规的不做这些老人的生意,接盘的都不正规。因此形成了市场逆淘汰机制。

不少旅行社负责人坦言:" 纯玩团根本做不起来,老年人价格敏感度太高,我们只能在其他环节找补 "。这些低价团的操作曾经颇为神秘,但是互联网时代无秘密。尤其是视频技术发达,各路 UP 主大显神通,明察暗访全程录播,可以窥其全貌。没有想象中的鸡飞狗跳,异常平静,非常和谐。

旅行社的所谓 " 找补 ",就是节流和开源并举。节流,就是极限压低成本。不少价格两三百元的老年团,三四天上千公里的行程全程大巴,动辄几小时高速,人称 " 铁腚团 "。

如此不合理的通行安排,就是为了省交通成本。各地为了拉动旅游经济,给旅游大巴不少优惠补贴。如果换成坐火车、飞机,开销要大得多。

出行方式选择能省则省,吃饭、住宿更是得过且过,都是选更低端的。可是,参团的老人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在意。他们信奉 " 吃苦文化 ",平时都会 " 没苦硬吃 ",旅行吃得差、住得差不是问题。

饶是如此极限压成本,也挤不出利润空间。节流不够,还得开源。购物点要排满,半天旅游半天购物都算是良心的。景点走马观花,入店滔滔不绝,是低价团的标配。百元级的保健品、家居用品为主,家电、珠宝之类的千元级 " 大件 " 也不少。

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些省到极致的老人购物却是异常慷慨。空手进店,大包小包出店的不在少数。三四天消费几百上千的,很正常。并不是老人没见过世面被骗,恰恰相反,不少参团者都是 " 老客户 ",对购物点的营销套路熟悉到你说上句他们就能说出下句。但是,他们还是心甘情愿地掏钱大包小包地购买。

有老人坦诚心迹,觉得花钱吃好住好是浪费,买东西带回家是实实在在的收获。这种对服务消费极度轻视、对 " 实体消费 " 高度重视的消费观念,是物质消费极度匮乏时期留下的心理烙印,和近年来 " 实体经济 " 重一产二产轻三产的经济观念如出一辙。

当然, 个人的消费偏好本身也谈不上对错,但要有相应的鉴别能力。可是,这些老人对 " 实体消费 " 的鉴别力不合格。珠宝的真假、保健品的优劣、家居用品的品质,压根分不清。买不买的判断依据,就是跟风。所以购物店的营销其实挺轻松的,只要重点 " 公关 " 几个老人,基本上就能拿下一团人的生意。

就这样一路 " 铁腚 " 颠簸、走马观花走下来,大包小包拎回家之前,老人们会展现最后的精明。开团时说好的赠品——几个鸡蛋、一瓶洗发水之类的,那是万万不会忘记的。

这些低价老年团给人的观感五味杂陈。显然是 " 坑货 ",却很难说是 " 受骗 "。走得累、吃得糟、住得差,老人们无怨无悔。购物店里消磨大半的时间,他们心甘情愿。这些算是低时间成本、低消费力的表现,不算意外。

然而,为了那些劣质产品慷慨解囊,又算什么呢?花在购物上的钱,足够一次舒适度很高的纯玩了。他们宁可选择钱花得不明白、旅游体验也是极差的低价团,并且乐此不疲。中国老人会省钱、爱省钱,却不会消费。花的冤枉钱远比省的钱要多,而不自知。

都是大几十岁的人了,竟然没有基本的经济常识和生活经验吗?还真可以说是没有。他们的经济观念,仍停留在市场经济发展前的时代。他们的消费观念,是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形成的。他们已经与时代和环境脱节了,无论是经济能力,还是经济观念。

他们是被坑了,但很难说是被骗了。因为导致他们进坑的,主要不是外部的引导,而是他们的经济认知是畸形的。明知团费价格低到不正常,他们有不正常的价格敏感。明知道购物店是在玩套路,他们的 " 实体消费观念 " 会把购买行为自我合理化。要说欺骗,大部分都是自己骗自己。

某种程度上,他们和低价团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也算是愿打愿挨的 " 供需匹配 "。推而广之,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 " 套路 ",保健品营销、收藏投资的 " 做局 " 乃至电信诈骗,都不是简单的 " 抓坏人 "、" 严惩 " 能解决的。这代中国老人是经济活动中天然的弱势群体,无论合法的、非法的,只要和钱有关,他们的处境都不好。

虽然有不敬老之嫌,但是现实真相无法回避。这代中国老人中的主流人群,缺乏基本的经济常识和理性的消费习惯,支撑消费的经济基础孱弱。这一群体的自身缺陷难以克服。因此,不要把 " 银发经济 " 想象得多美好。7 万亿产值并不高,其中还有很高的 " 含坑量 "。

总之," 银发经济 " 解决不了内需不足的经济问题," 银发经济 " 的低质量本身就是问题。与其操心少数高收入老人高质量养老的 " 银发经济 ",还是多关心怎样让那些低收入、低认知能力的老人安度余生吧。

步步是坑,活得真不容易。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瑞士面临72小时限时挑战 力阻特朗普征收39%的关税
  • 又见增持!南京高科增持南京银行持股重回9% 年内多家上市银行股东出手增持
  • 环世物流赴港上市收证监会反馈:需说明环世集团股权架构调整过程中3次减资原因 是否涉及虚假出资、抽逃出资
  • 泰森食品三季度EPS超预期
  • 这类ETF,有成分股今年以来涨超230%
  • 哪吒汽车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 19.5亿元主力资金“围猎”银行股 农业银行股价再创新高
  • 在热点事件中冒充当事人“高中室友”、“移花接木”扰乱公众认知,两名用户被关闭账号
  • 000716,筹划控制权变更
  • 骅升科技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 聚焦境内运营实体合规性及收购合规性
  • 海特高新:已回购617.56万股,使用资金总额6497.29万元
  •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丛林赴北京密云、河北兴隆现场督导金融支持服务防汛救灾工作
  • 麦当劳计划2027年前加码AI布局 印度将成核心枢纽
  • 金融“反内卷”,不得低于成本报价!
  • 赛腾股份: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孙丰于7月31日存在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票的情形
  • 拓璞数控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是否涉及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A股科创板上市撤回原因
  • 驭势科技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 关注境外子公司、国有股东程序等问题
  • 我国成功救助一失火外籍集装箱船
  • 河南省长王凯调研抗旱保秋:积极组织群众抢浇快浇、能浇尽浇
  • 中电环保: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393.68万元,同比增长2.87%
  • 创记录内地资金涌入港股ETF,IPO规则改革将为市场再“添一把火”?
  • 基孔肯雅热“后遗症”到底怎么回事?如何预防?专家解答
  • 万亿赛道“振翅高飞”!低空经济三股涨停封板,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劲涨3.29%
  • 日御光伏港股IPO收证监会反馈:聚焦经营范围、股东入股价格差异原因等问题
  • 马尔代夫银行CEO:目前就开设人民币账户、发行银联银行卡等业务正与中方银行对接
  • 消息称买华为原生鸿蒙手机用户要签知情书:系统使用或有不便
  • 单月暴涨220%!广生堂股价疯涨难掩业绩崩塌,定增9.77亿元补血
  • 正链科技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 需说明股权结构、主营业务等问题
  • 中国外运:已回购8825.45万股,使用资金总额4.48亿元
  • 反腐风暴席卷石油石化领域,一月内十余名干部官宣被查、2人被处分
  • 美国货币经济决策机构公信力出现裂痕 美元及美国资产面临抛售风险
  • 国家防总向内蒙古调拨1.3万余件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
  • 上海市民日校首度上线,错峰共享延续文化惠民温度
  • 290亿美元!特斯拉批准向马斯克授予9600万股限制性股票奖励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 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上海这项重磅政策向何处发力?
  • 俄罗斯克拉舍宁尼科夫火山喷发,火山灰高达4000米
  • 收紧能耗红线与产能兼并重组并行,能否疏通多晶硅“堰塞湖”
  • 至少3500亿美元!美股科技四巨头新财年继续砸钱AI竞赛,实际收益有多大?
  • 科慕、杜邦和科迪华将与新泽西州就环境索赔达成和解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