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复刊座谈,护这片时代浪潮中的人文绿洲

音符科技网

在2025上海书展的浓厚文化氛围中,一场关乎人文期刊生存与发展的座谈会在上海书展主会场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历经短暂休刊调整后,于2025年3月复刊的《书城杂志》,在复刊半年之际,邀请学界名家、主管领导及出版同仁齐聚一堂,共同回顾杂志三十余年发展历程,探讨新时代人文期刊的定位与未来。

停刊3个月后复刊,延续《书城》的初心

《书城杂志》自1993年创刊以来,便与上海的文化肌理紧密相连。从早期倪墨炎主编时期侧重掌故考订的书评杂志,到面向年轻白领的文化读物,再到借鉴《纽约客》风格倡导“再现文字之美”的转型,杂志始终在时代浪潮中坚守人文内核。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回顾了《书城》30余年的数次转型,他认为,“《书城》如今又回归了学术文化的定位。”

作为国内深度人文领域的标志性刊物,《书城》以思想的深度与文字的温度打动读者。创刊初期,舒芜、萧乾、金性尧等文坛大家曾纷纷为其撰稿,那些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思想火花,让它成为无数读书人心目中 “文化生活中的一束光”,在读者群体中留下了温暖而深刻的记忆。

去年12月26日,《书城》杂志发布休刊公告的消息传出,让许多长期关注它的读者深感惋惜与不舍。今年3月1日,“上海三联书店书城杂志” 公众号发文预告《书城》2025 年 3 月号即将面世,配文 “春天有一种光/不见于一年中/其他的时候/——只在三月的刚开头。”宣告《书城》在春光中回归。回归后的3月号刊登了葛兆光、郑培凯、陈尚君等学者的文章,熟悉的深度人文阅读风格如约而至。

复刊后出版的6期《书城》。

复刊半年来,《书城》杂志以“安全且有品质”为目标,在内容、设计、活动、发行等维度实现显著突破。编辑部聚焦重要专题与名家专栏建设,3 月号推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阐释”专题获葛兆光、郑培凯等学者鼎力支持,成功入选2025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精品期刊展”。陈尚君“漫卷诗书”、戴燕“我的文学史”等新设专栏文章被多家学术公众号及媒体转载,内容影响力持续扩大。

《书城》杂志还进行多维度探索,读书会品牌落地生根,半年内举办6场活动,黄晓丹、王笛、孟钟捷等学者围绕经典诠释与新书解读开讲,搭建起读者与知识的桥梁。微信公众号粉丝持续增长,在 *** 平台传播《书城》的力量。

“在变化中坚守,在坚守中成长”

作为《书城》老作者,历史文化学者郑培凯对杂志有着特殊情感。他坦言钟爱《书城》与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深度联结,更赞赏其“学术严谨却深入浅出”的特质。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汝伦则从读者视角强调 “文章好看” 的重要性。“多年前在报刊亭买的《书城》,现在翻来仍值得重读。”他认为杂志对文章的选择要区别于纯粹学术刊物,更注重文章的灵气与才情,“现在很多学者不缺乏专业度,但表达不够大众化。像许倬云先生这样的学者,文字和表达都声情并茂,才能引发读者兴趣。​”

研讨会现场

“一本杂志要办得久,让读者爱看是十分重要的。”拥有近20年《书城》编辑经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戴燕,认为杂志想要长久发展,要兼顾作者与选题,尤其应青睐既有专业学识,又能写出让大众读懂的文字的“跨界作者”。内容方面,她相信“写出能和时代共呼吸的内容最为重要”,“作为一本杂志,我们不太要求时效性,但也不能完全脱离这个时代。不追求‘端锅爆炒’,而是要‘文火慢炖’,通过作者的笔,煲出好的内容。”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教授陈恒则聚焦纸质出版物面临的现实挑战,建议《书城》主动拥抱变化,“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冲击下,《书城》需探索深度融合路径。”同时,他提出,《书城》可进一步提升封面、版式等装帧质感,顺应读者对纸质书装饰性与审美性的需求。​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图书馆馆长陈引驰用“不必正襟危坐”形容自己阅读《书城》的体验——清晨靠在床上、闲坐沙发时都能饶有兴致地读,“读到好文章会不自觉坐直身子。”他强调,面向大众的读书杂志需兼具“有趣味”与“有想法”,让思想火花在娓娓道来中迸发“是最有趣的部分”。​

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教授鄢秀从读者反馈出发,提及学生群体将《书城》视为 “值得投入有限深度阅读时间” 的杂志,海外学子、汉学家也常提及杂志文章。她认为,高质量文章吸引读者、读者好评反哺作者的良性循环,正是杂志生命力的体现。​

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特聘教授傅杰点赞《书城》“学术性与可读性兼顾”的风格,指出其作者群“文人中带学者化、学者中有文人气”的特质是读者喜爱的关键。他建议持续巩固优质作者队伍,同时借助海外学者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面对数字化浪潮与市场竞争,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书城杂志》主编黄韬表示《书城》要“在变化中坚守,在坚守中成长”。从 1993 年创刊时的筚路蓝缕,到复刊后的浴火重生,《书城》三十余年的历程,恰是上海乃至中国人文期刊发展的缩影。未来《书城》将进一步以深度阅读为核心,以优质内容为基石,让人文精神在字里行间延续,让深度阅读成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最动人的生活方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把文化讲“活”:网络大V在流量之上的追求
  • 特朗普:泽连斯基18日访美,若一切顺利之后将安排同普京的会谈
  • 80后付瑞彪升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
  • 空客即将打破波音保持数十年的纪录
  • 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去哪了?存款“搬家”信号初现,“00后”股民入市:行情热起来,感觉到处都是机会
  • 海底捞同店同款麻辣烫,美团便宜售罄,闪购价高可买?官方暂无回应
  • 泰柬军方召开会议讨论边境问题
  • 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原副总经理宋全安一审获刑3年半
  • 齐云山食品IPO:分红4370万,6位原国企身份董事分得近3000万,员工社保欠缴,产能利用不足,产品单一
  • 专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范式转变——访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
  • 局地超39℃,湖北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特朗普刚谈完,就给泽连斯基上压力:俄罗斯非常强大,达成协议吧…
  • 特朗普宣布:半导体关税或达300%
  • 山西大同市云州区发生3.8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 中国严禁车企过度宣传辅助驾驶
  • “破冰”几何?美俄会晤的可能影响
  •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福特申请召回 102 辆汽车
  • 广东佛山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66例
  • 上海的“卷卷”警官意外出圈,还撞脸演员张译?本人回应
  • 因人为事故再次受伤!谷爱凌:遇可怕意外,请粉丝训练时别录像合影
  • 兴证策略:8月以来各行业在交易什么?
  • 两年一次!医保“打包付费”将实行动态调整
  • 两年一次,医保“打包付费”将实行动态调整
  • 山东荣成一载11人面包车坠海,已致6人遇难
  • 泽连斯基最新发文:支持特朗普提出的乌美俄三方会谈
  • “200万月薪”荒诞议案引爆伯朗特内斗
  • 泽连斯基同特朗普通话,称将赴美会晤
  • 美联储官员Daly称今年降息两次是较为合理的预测
  • 梅德韦杰夫列举俄美会晤5项成果:俄乌能否停火要看乌克兰和欧洲
  • 银轮股份:公司自制电子水泵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 孤儿院福利院3岁以内婴幼儿能否申领育儿补贴?陕西渭南:可以
  • 14次入侵住宅偷窥女生隐私,男子偷配钥匙装摄像头偷窥被抓
  • 泽连斯基:美俄会谈后已与特朗普通话,支持乌美俄三方会晤提议
  • 重庆巫山县发生一起危岩崩塌,42人提前撤离无人员伤亡
  • 世界经济论坛调查澄清其创始人施瓦布未涉及重大不当行为
  • 官方通报“女司机亮证逼迫让道”事件后续处理结果:多人被问责
  • 俄罗斯梁赞州一工厂火药车间爆炸事故已致11人死亡
  • 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将于9月开启,主会场设在徐汇滨江
  • 《书城》复刊座谈,护这片时代浪潮中的人文绿洲
  • 《人间随读:生活的纬度》新书首发:烟火人间的学问传承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