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强调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专家:已将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音符科技网

  8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总结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对下阶段货币政策思路进行了阐述。

  人民银行在去年实施了四次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之后,今年上半年又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包括降准降息,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等三大类十项举措,并在1个月内全部落地实施。

  专家表示,货币政策力度在进一步加大。面对上半年复杂严峻国际环境以及诸多不确定性,货币政策组合拳与其他宏观政策相互配合,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持续营造适宜的环境。

  货币政策报告指出,下一阶段,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总结了上半年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市场人士表示,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已累计降准12次,累计下调政策利率9次,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15个、130个基点。这些政策举措,既有总量保障也有结构优化、价格引导,既有传统工具的拓展优化,也有新工具的探索创新,在注重部门协调的同时,也强调与外界沟通。

  上半年央行在官方网站增设“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操作情况”信息栏目,工具不断丰富,操作更加透明,传导更加顺畅,效果自然也就更好。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广义货币供应量、人民币贷款等金融总量指标增长平稳,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利率处于低位,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近日央行公布的7月最新金融数据显示,货币信贷和融资增长依然延续较好走势。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生产、消费、投资、进出口等主要指标好于预期,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业内专家指出,政策举措从中央银行到金融体系再到实体经济,其传导效果会持续下去,已实施政策的成效会进一步显现,不断累积。下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关键还是抓好落实,对前期政策的传导情况和实际效果要密切跟踪,保持连续性,增强灵活性,充分释放政策效应。也要看到,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需要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进一步发挥政策合力。今年以来,财政、货币、产业等宏观政策加强协同配合,效果也在持续显现。

  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展示了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人民银行逐步转变宏观调控思路,支持推进结构优化。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目前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和广义货币M2余额已分别突破430万亿元和330万亿元,金融总量已经很大。

  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

图表来源: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图表来源: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

  报告指出,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在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需要不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

  专家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每期货币政策报告都会安排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主题专栏,体现了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政策导向。在宏观调控思路上也注重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要求。

  2025年6月末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同比增速

  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四篇专栏聚焦信贷结构优化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业内专家表示,从微观视角看,人民银行从多个维度着手优化信贷结构。大部分新增贷款投向新动能和扩内需相关领域,新增贷款结构已由2016年的房地产、基建贷款占比六七成,转变为目前的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领域贷款占比六七成。

  当前贷款期限提升有助于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短期贷款主要用于企业日常运行和 *** ,中长期贷款更多用于投资和扩大再生产。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期限结构,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了近11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贷款增速,对于进一步挖掘内部需求,稳住投资消费意愿提供了有效保障。

  贷款主体中企业贷款占比也稳步上升。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在每年新增贷款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占比持续上升。居民贷款以房贷为主,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居民贷款购房需求减弱,但各类新的增长动能不断涌现,相应的企业贷款需求稳步增加。这种结构转变也是我国经济增长动能和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体现。

  从宏观视角看,人民银行持续支持优化融资结构,有效促进提高直接融资占比。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企业债券、 *** 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相较2018年末提升了4.4个百分点。

  发展普惠金融是人民银行长期坚持的主线。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梳理了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十年成就,并表示人民银行将不断提升普惠小微金融可获得性、可持续性,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支持科技创新也是未来改善金融服务的重点方向。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近年来,大量信贷资源投向科技领域,而且还有更多工具提供政策支持,有力推动科技贷款服务量增、价降、面扩。今年,人民银行又联合 *** 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进一步丰富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渠道和机制,有助于培育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

  金融支持促消费要更加关注改善高品质服务供给。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逐渐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

  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中的服务消费占比低于50%,还有较大增长空间。从宏观视角看,需求较强领域的服务消费供给不足是当前我国促消费面临的突出矛盾,这也为未来金融支持促消费指明了方向。金融部门要支持推动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展现了宏观调控思路转变效果逐步显现。业内专家表示,5月人民银行推出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近期国家又宣布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育儿补贴,并将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这些都表明我国宏观政策思路在加快转变,更加关注惠民生、促消费。我国已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居民消费尤其是高质量的服务消费空间巨大,有助于实体经济供求动态平衡。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逐渐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均表现出这一趋势,未来服务消费有望保持蓬勃发展势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专家表示,从GDP核算角度看,我国服务业估值有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空间,比如自有住房、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

  今年 *** 工作报告强调,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到,有效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有助于经济供需平衡,对物价回升也会产生积极影响。专家表示,近年来货币政策持续多次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社会融资条件比较宽松,在提升物价方面,货币政策做了很多努力,并已将其作为政策的重要考量。弗里德曼货币主义“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的观点曾广为流传,但这种观点是有上世纪60~70年代全球能源紧张、供给不足的时代背景和前提条件的。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也发文提出,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货币供应量急剧上升,通胀却急剧下降,近些年我国信贷和广义货币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但通胀持续走低,这些现实情况说明,物价根本上还是由供需决定,提振物价需要各项宏观政策发挥合力。中央提出整治“内卷”、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后,近期焦煤焦炭、热轧卷板、玻璃等大宗商品价格都出现了明显上涨。随着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供需良性循环有望加快,对于促进物价回升也有积极作用。

  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关于供应链和行业等方面的表述,体现了对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关注。专家表示,一些支柱产业的供应链产业链长,涉及面广,稳定发展对经济金融具有重要影响。以汽车行业为例,我国在业、存续的汽车产销相关企业超150万家,汽车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15%。

  货币政策报告提到,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推动供应链票据平台、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充分满足企业供应链融资需求,在盘活应收账款、缓解现金流压力方面效果很明显。一些实体行业和银行业也出现了过度竞争。近期《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后出台,已明确大型企业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要求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付款期限原则上应在6个月以内,最长不超过1年,多家主流车企也集体承诺“供应商账期统一为60天内”,这些政策受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普遍关注和欢迎。未来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将对我国促进产业链提质增效、企业经营和竞争行为更趋理性有序产生积极影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中国神华:拟向国家能源集团及西部能源购买资产,股票下周一复牌
  • 特朗普与普京阿拉斯加会晤,国际油价应声下跌
  • 吉训明任协和医学院校长,一人肩挑两校校长?
  • Profound Medical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70%-75%
  • 特朗普:半导体关税将不久宣布 税率可能达到300%
  • 上海临港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出租正式接单:稳步推进规模化商业化
  • 孤悬敌后的战略支点:华南抗日纵队的“中流砥柱”地位 何以能够确立?
  • 巴西BRF公司预计中国和欧洲将恢复进口其鸡肉产品
  • 道指创历史新高,受美联储降息及贸易协议预期推动
  • 伯克希尔披露新持股信息后,联合健康股价创五年来最大涨幅
  • 卢卡申科与特朗普通电话,讨论美俄元首会晤事宜
  • 美股在纪录高点附近徘徊 零售销售数据缓和了部分经济忧虑
  • 撕破脸!以色列政府与军方矛盾大爆发
  • https:ysxw.cctv.cnarticle.html?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item_id=3586055048872806654&channelId=1119
  • 艾布鲁:补选赵桂林先生、邓洁女士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 碧水源:选举高艳伟先生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
  • KULR Tech计划2025年实现营收翻倍
  • 美联储古尔斯比:在央行考虑下一步利率调整之际,认为市场“存在不安迹象”
  • 龙湖披露中期业绩预告,非开发业务强化业绩韧性
  • 惠勒卸任,OpenDoor寻找新首席执行官
  • 万科A:控股子公司为银行贷款事项提供担保
  • 智慧农业: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约977万元
  • 凯赛生物: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约3.09亿元,同比增加24.74%
  • 俄总理突然“早退”:抱歉,我必须返回莫斯科
  • 江阴银行:董事陈强辞职
  • 迈克尔・塞勒押注1000亿美元比特币“信贷”梦想
  • 华润三九上半年净利18.15亿元,同比下降24.31%
  • *ST苏吴控股股东所持约1.23亿股股份被轮候冻结
  • 科兴制药拟发行不超8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 天士力上半年净利7.75亿元,同比增长16.97%
  • 西藏药业上半年净利5.67亿元,同比下降8.96%
  • 朗盛二季度利润下跌17%:经济环境恶化,下调全年盈利预期
  • 新诺威上半年净利亏损274.61万元,同比盈转亏
  • 云南白药拟收购聚药堂100%股权,作价6.6亿元
  • Evolv Tech股价大涨15.5% 上调2025年营收增长预期
  • 寒武纪: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 曼达尼试图吸引纽约商界领袖,包括摩根大通的戴蒙
  • 002173豪取“9天6板”,脑机接口技术何时能挑业绩大梁?
  • 悦达投资:扣非净利连续攀升,转型赋能成效斐然
  • 影石创新:公司已全面检视内部管理行为规范漏洞,强化相关行为规范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