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新国标实施!30%中小企业要凉?

音符科技网

  来源:储能产业网

  最近储能圈的关键词,除了“订单爆单”就是“事故频发”。这边中国企业刚在欧洲、东南亚签完几个大储能项目,那边某储能电站着火又上了新闻。

  但从8月1日起,中国储能行业正式迈入“强制安全时代”——首部强制性国标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落地实施。

  这部被称为“储能安全底线”的新规,用23项严苛测试划定了行业生存红线。

  如今,首批“持证上岗”企业名单正式揭晓:、远景动力、等20余家头部企业产品率先通关,而更多依赖“低价+减配”的企业则面临淘汰危机。

  01

  从“推荐”到“强制”:23项测试成“安全硬指标”

  全球储能市场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却难掩安全事故的隐忧——2024年全球储能安全事故同比激增47%,其中因电池安全设计缺陷导致的占比超60%。

  此前执行的GB/T 36276-2023虽规定了安全要求,却因是“推荐性”标准,部分企业为压低成本,悄悄玩起“减配游戏”:电芯减薄、保护电路简化、测试项目缩水......安全隐患随之埋下。

  而GB 44240作为我国首部储能电池“强制性国标”,它用23项测试织就了一张“安全防护网”,

  以“浅刺测试”为例,要求用Φ5mm耐高温钢针(钨钢,针尖45°圆锥角)以0.1mm/s的“龟速”刺入电芯10mm(或电池厚度30%,取较大值),全程1小时无起火、无爆炸;

  过充测试更严苛——充电至1.5倍截止电压后恒压充电1小时(旧标准总时间仅1小时);

  据悉,测试 *** 还融合了IEC 62619、UN38.3(运输安全)等国际权威标准,部分条款甚至填补了国际空白,被业内人士称为“国际标准的加强版”。

  “这不是考试,是给行业上‘紧箍咒’。”行业专家直言,新国标将作为储能项目招标的“硬门槛”,未通过认证的产品不得进入国内市场。

  这也意味着过去靠“低价+减配”抢市场的企业,这次真的要“考砸了”。

  02

  首批20家企业“突围”:宁德时代、远景动力等“学霸”亮相

  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公布的首批通过测评的企业名单,

  首批共有20余家企业、40余个型号产品通过认证,其中包括宁德时代、远景动力、鹏辉能源、楚能新能源、海辰储能、瑞浦兰钧、青岛力神、利维能、、中创新航、中兴派能、赣锋锂电、、骆驼集团等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新国标中的过充测试——要求充电至1.5倍截止电压后持续恒压充电1小时,比旧标准多出30分钟的高压考验,这能直接暴露部分企业“电芯内阻控制不达标”的短板。

  仅“浅刺测试”一项,大概率能淘汰近三成送检产品。“钢针必须以0.1mm/s的速度缓慢刺入,过程中不能有任何火星,连外壳轻微变形都需重新调整设计。这些测试都意味着储能行业正式迈入“安全合规”新阶段。

  03

  行业加速“去泡沫”,头部企业吃肉

  2025年上半年,锂电储能EPC/PC中标均价跌至0.96元/Wh,同比暴跌24%;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仅0.48元/Wh,降幅近30%。

  某此前二线企业负责人透露:“现在中标不是比技术,是比谁能在电芯成本里再挤5毛钱——电芯占了储能系统成本的60%,不降本根本接不到单。”

  但这种“饮鸩止渴”的价格战,正被新国标彻底打破。没通过认证的企业,连投标资格都没有,安全冗余不足的企业需重新设计产品,低质产能面临加速出清。

  行业洗牌已进入“加速期”:低质产能正在加速出清,预计年底前至少30%的中小企业会被淘汰。这场“安全大考”反而让资源更快向技术型龙头集中。

  2024年上半年,Top5储能企业的市场份额已从58%提升至72%,新国标将推动这一比例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GB 44240的测试 *** 融合了UN38.3(联合国危险品运输)、IEC 62619(工业电池安全)等国际主流标准,部分条款甚至填补了国际空白。

  从政策层面看,2025年堪称中国储能的“转折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整治专利侵权和市场垄断;

  3月 *** 工作报告首提“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7月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征求意见稿》剑指低价倾销;

  8月最严国标落地执行……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正推动储能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竞争”。

  “当安全成为必选项,企业拼的就是真功夫。”过去储能行业的竞争是谁能更便宜,现在则是谁更安全、更可靠。

  随着GB 44240的正式实施,我国储能行业也开始站在新的起点上。

  责任编辑:玉米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捏造大熊猫“受虐”谣言煽动网暴,主播夫妻被判刑
  • 交通银行:积极落实消费贷贴息政策 以数字化手段和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提振消费
  • 洗霸有研固态电池领域布局:携手成立合资公司夯实硫化锂市场领先优势【SMM分析】
  • 黑暗的一天,特朗普生吞冯德莱恩
  • Strategy上周耗资24.6亿美元购入2.1万枚比特币
  • 热点丨特斯拉弃台积电选三星,165亿芯片订单背后的攻坚战
  • “全球最大上市船企”要来了,中国船舶将合并中国重工
  • 比亚迪方程豹钛 3 上市后首次 OTA,支持无人机动态起降
  • 蚂蚁消金首发金融债,火热态势下,还有18家机构未触及发行“门槛”
  • 禾信仪器:上半年亏损1745.96万元
  • 年内举牌21次 险资正跑步入市
  • 天然溶洞遭破坏调查:垃圾成堆,大量钟乳石被售卖
  • 南京银行:南京高科增持750.77万股,持股比例升至9%
  • 格力电器朱磊谈“火焰山”直播:只有格力空调能让你和家人坐在空调前聊天
  • 奕斯伟赴港上市收到证监会反馈:用通俗易懂语音介绍业务模式 说明新增股东入股价格差异原因与合理性
  • 辉创电子收到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 需说明境内子公司权益取得及合规性
  • 科普|哪些人容易患甲状腺癌?如何预防和干预?
  • 嘉应制药信披违规涉2.2亿资金 内控和业绩存风险
  • 大恒科技控股股东郑素贞全部1.3亿股被裁定转让 或导致控制权变更
  • 日播时尚:跨界并购布局双主业 拓宽盈利增长极
  • 大恒科技:李蓉蓉成第一大股东 持股6.29%
  • 和美药业赴港上市收证监会反馈:需说明A股辅导、历史沿革等问题,搭建、拆除红筹架构过程中合法合规情况
  • 10倍大牛股,明日复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减32.91%
  • 盐湖股份:实控人中国五矿增持5300万股
  • 普路通股东张云减持100万股 持股降至6.79%
  • 又一沪琼合作项目有新进展,上海仁济医院三亚医院开启门诊试运营
  • 2025ChinaJoy观众参观人次41.03万,创历史新高
  • 算法失灵?3000亿美元趋势跟踪基金今年表现创1998年以来最差纪录
  •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关税不确定性时期已经过去
  • 马斯克,大消息!
  • 7489亿华安基金迎新“掌门人”
  • 瑞士面临72小时限时挑战 力阻特朗普征收39%的关税
  • 又见增持!南京高科增持南京银行持股重回9% 年内多家上市银行股东出手增持
  • 环世物流赴港上市收证监会反馈:需说明环世集团股权架构调整过程中3次减资原因 是否涉及虚假出资、抽逃出资
  • 泰森食品三季度EPS超预期
  • 这类ETF,有成分股今年以来涨超230%
  • 哪吒汽车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 19.5亿元主力资金“围猎”银行股 农业银行股价再创新高
  • 在热点事件中冒充当事人“高中室友”、“移花接木”扰乱公众认知,两名用户被关闭账号
  • 000716,筹划控制权变更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